一种BUS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4460阅读:866来源:国知局
一种BUS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UPS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US放电电路。



背景技术: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不间断电源)系统即不间断电源系统,它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元件、稳压稳频输出的电源保护设备。目前UPS系统中BUS总线上有很大的滤波电容,正常工作时滤波电容上聚集了很高的直流电压,当UPS系统断电时必须将该直流电压进行以控制在安全范围,以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BUS放电电路,其能够对BUS总线上的直流电压进行放电,从而将BUS总线上的直流电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US放电电路,包括正BUS放电电路和负BUS放电电路,正BUS放电电路连接在正BUS和节点N之间,负BUS放电电路连接在节点N和负BUS之间;所述正BUS放电电路包括第一放电功率电路和第一放电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所述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放电功率电路进行放电;所述负BUS放电电路包括第二放电功率电路和第二放电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所述第二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放电功率电路进行放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BUS放电电路通过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实现控制所述第一放电功率电路进行放电,负BUS放电电路通过第二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实现控制所述第二放电功率电路进行放电,从而实现对BUS总线上的直流电压进行放电,从而将BUS总线上的直流电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维修 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正BUS放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BUS放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接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正BUS放电电路的电路和一种负BUS放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BUS放电电路包括正BUS放电电路10和负BUS放电电路11,正BUS放电电路10连接在正BUS和节点N之间,负BUS放电电路11连接在节点N和负BUS之间,且正BUS放电电路10和负BUS放电电路11的电路结构完全一致;正BUS放电电路10包括第一放电功率电路101和第一放电控制电路102,第一放电控制电路102包括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3,该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3用于控制第一放电功率电路101进行放电。负BUS放电电路11包括第二放电功率电路111和第二放电控制电路112,第二放电控制电路112包括第二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13,第二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13用于控制第二放电功率电路111进行放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BUS放电电路10通过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3实现控制第一放电功率电路101进行放电,负BUS放电电路11通过第二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13实现控制第二放电功率电路111进行放电,从而实现对BUS总线上的直流电压进行放电,从而将BUS总线上的直流电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以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

优选地,第一放电控制电路102还包括第一二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4,且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3和第一二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4通过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实现电路控制。

藉由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可使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3和第一二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4相隔离,从而解决第一放电功率电路101和第一放电控制电路102的不共地问题,以使第一放电控制电路102更安全。

优选地,第一二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4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以及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电源+VCC,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的第一引脚1,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的第二引脚2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放电控制信号+BUS_DIS,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GND_S,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的第三引脚3和第四引脚4连接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3。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该第一放电控制信号+BUS_DIS为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无法导通,并使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不导通,第一二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4处于不工作状态,此时,可通过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3控制第一放电功率电路101进行放电;第一放电控制信号+BUS_DIS为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导通,并使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导通,进而实现第一二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4与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3的电路控制。

优选地,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3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以及第五电阻R5,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的第四引脚4同时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以及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的第三引脚3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后接节点N,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放电功率电路101,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节点N。

第一放电功率电路101包括第三电阻R3、及第二开关管Q2,第三电阻R3的一端同时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正BUS,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另一端连接节点N。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该第一放电控制信号+BUS_DIS为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无法导通,并使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的第一引脚1和第 二引脚2不导通,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的第三引脚3和第四引脚4无法导通,此时正BUS上存储有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一稳压二极管ZD1形成通路,由于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串联后与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相并联,通过第五电阻R5的分压为第二开关管Q2提供导通电压,以使第一放电功率电路101开始工作,此时正BUS的直流电压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二开关管Q2后被快速释放,直至低于安全电压以下,从而将BUS总线上的直流电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

优选地,第二开关管Q2为MOS管,MOS管的栅极G同时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MOS管的漏极D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MOS管的源极S连接节点N。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管Q2可以为MOS管,且MOS管的栅极G同时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MOS管的漏极D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MOS管的源极S接节点N,从而实现开关控制。可以理解地,第二开关管Q2还可以为三极管等,此处不作限定。MOS管的源极S和漏极D之间寄生有二极管(图中未标注),二极管的阳极连接MOS管的源极S,二极管的阴极连接MOS管的漏极D。

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负BUS放电电路11包括第二放电功率电路111和第二放电控制电路112,第二放电控制电路112包括第二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13和第二二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14,第二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13和第二二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14通过第二光电耦合单元U2实现电路控制,第二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13用于控制第二放电功率电路111进行放电。

具体地,第二二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14包括第六电阻R6、第二光电耦合单元U2、以及第三三极管Q3,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控制电源+VCC,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光电耦合单元U2的第一引脚1,第二光电耦合单元U2的第二引脚2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放电控制信号-BUS_DIS,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GND_S,第二光电耦合单元U2的第三引脚3和第四引脚4连接第二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13。

第二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13包括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以及第十电阻R10,第二光电耦合单元U2的第四引脚4同时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以及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 第二光电耦合单元U2的第三引脚3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阳极后接负BUS,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放电功率电路111,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负BUS。

第二放电功率电路111包括第八电阻R8、及第四开关管Q4,第八电阻R8的一端同时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节点N,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一端,第四开关管Q4的另一端接负BUS。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开关管Q4可以为MOS管,且MOS管的栅极G同时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第十电阻R10的一端,MOS管的漏极D连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MOS管的源极S接负BUS,MOS管的源极S和漏极D之间寄生有二极管(图中未标注),二极管的阳极连接MOS管的源极S,二极管的阴极连接MOS管的漏极D,从而实现开关控制。可以理解地,第四开关管Q4还可以为三极管等,此处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正BUS上的直流电压超出允许值时,可通过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3进行放电,当正BUS上的直流电压降低至平衡设定电压后,可通过控制第一放电控制信号+BUS_DIS为高电平,以使正BUS放电电路10停止放电;当负BUS上的直流电压超出允许值时,可通过第二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13进行放电,当负BUS上的直流电压降低至平衡设定电压后,可通过第二放电控制信号-BUS_DIS为高电平,以使负BUS放电电路11停止放电,从而解决BUS高压正负不平衡问题。

具体地,当UPS在特殊负载条件下出现输出能量回灌BUS导致BUS过高时,若正BUS电压过高,可通过第一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03进行放电,当正BUS上的直流电压降低至平衡设定电压后,使控制第一放电控制信号+BUS_DIS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1导通,并使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导通,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的第三引脚3和第四引脚4导通,从而将第一稳压二极管ZD1以及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短路,从而使得第二开关管Q2关断,第一放电功率电路101停止放电;若负BUS电压过高,可通过第二一次侧放电控制电路113进行放电,当负BUS上的直流电压降低至平衡设定电压后,使第二放电控制信号-BUS_DIS为高电平,第三三极管Q3导通,并使第二光电耦合单元U2导通,第二光电耦合单元U2的第三引脚3和和第十电阻R10导通,从而将第二稳压二极管ZD2以及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短路,从而使得第四开关管Q4关断, 第二放电功率电路111停止放电,从而解决BUS高压正负不平衡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