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3534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属于数码周边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手持设备大部分的充电方式,都是通过金属电线的有线接触充电方式。在长时间的使用经验中,有线充电物理接口较容易因多次拔插而损坏。同时,较长的充电线经常因为缠绕而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以其便捷性和通用性的优势,能避免有线充电设计中的诸多缺陷。

在车载电子领域,有限的内部车厢空间需要简单,便捷的充电解决方案。同时,由于越来越多地手持设备支持无线充电的方式,因此寻求一种适合多种手持设备的无线充电设备,变得越来越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对手机等手持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车载无线充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厢空间无法简单,便捷的进行充电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主背板、用于固定手持设备的固定支脚,以及用于将所述主背板固定于车体上的锁定夹;

所述固定支脚和所述锁定夹均连接在所述主背板上;

所述主背板内设置有无线发射电路板和电磁感应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电路板与电磁感应发射线圈电连接;所述固定支脚为可调节支脚。

如上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固定支脚包括一对分布于所述主背板左右两侧的两个夹持臂,每个所述夹持臂包括上关节和下关节;

所述主背板背面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母,所述上关节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螺母固定在所述主背板上;

所述上关节和所述下关节通过第二调节螺母相互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下关节为多段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的折弯处设有用于卡合手持设备的凸点。

如上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锁定夹固定在主背板背面;所述锁定夹包括:锁定螺母、万向球头和弹簧夹;

所述锁定螺母设置于所述主背板背面,且通过所述万向球头与所述弹簧夹相连。

如上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无线发射电路板由稳压电路,检测电路,以及开关驱动电路组成。

如上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中,所述主背板顶端设置有充电指示灯;所述主背板底端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与车载点烟头的连接,可将电能以电磁感应的方式传递到手持设备的无线接收端,以达到给手持设备充电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脚为可调节支脚,通过调节可配合不同尺寸的手持设备,达到最佳的充电感应效率;且锁定夹可将整体固定在车载通风口处,安全牢靠,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无线充电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无线充电器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主背板1、用于固定手持设备的固定支脚2,以及用于将所述主背板1固定于车体上的锁定夹3;所述固定支脚2和所述锁定夹3均连接在所述主背板1上;如图2,所述主背板1内设置有无线发射电路板11和电磁感应发射线圈10;所述无线发射电路板11与电磁感应发射线圈10电连接;所述固定支脚2为可调节支脚。

所述无线发射电路板11通过与车载点烟头的连接,可将电能以电磁感应的方式传递到手持设备的无线接收端(手持设备本身需支持无线充电),同时达到给接收端所连手持设备充电的目的。

如图2,一般情况下,所述无线发射电路板11由整流稳压电路,检测电 路,以及开关驱动电路组成。驱动电路通过电磁感应发射线圈10和接收端线圈之间的磁场耦合进行能量传输。无线发射电路板11通过螺丝固定于主背板1的后盖12内部。结构上,电磁感应发射线圈10位于主背板1内部的凹槽,一面与主背板1的后盖12内壁紧贴,面向手持设备;另一面与无线发射电路板11连接。

所述主背板1的后盖12通过螺丝固定,用于保护无线发射电路板11。主背板前盖下方留有槽孔作为电源输入接口18。主背板1上方则设有充电指示灯15,充电指示灯15设置于主背板1顶部的凹槽19内。工作中,车载点烟口通过直流降压电路转换为适合无线发射电路板11的输入电压规格,接入无线发射电路板11的输入端口,此时充电指示灯15亮起。

如图1和图2,所述固定支脚2包括一对分布于所述主背板1左右两侧的两个夹持臂,每个所述夹持臂包括上关节22和下关节21;所述主背板1背面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母220,所述上关节22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螺母220固定在所述主背板1上;所述上关节22和所述下关节23通过第二调节螺母210相互连接。拧松第一调节螺母220,可调整上关节22与主背板1的夹角。上关节22与下关节21通过第二调节螺母210,其二者间夹角可自由调整。因此,通过上下关节的角度调节,可适应不同宽度尺寸的手持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下关节21为多段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的折弯处设有用于卡合手持设备的凸点23。凸点23可使手持设备更加牢固地卡住。

使用时,先调整调节第一调节螺母220,使下关节21敞开角度能够容纳手持设备的宽度,将手持设备放入下关节21。再调整第二调节螺母210,此时手持设备将随上关节22上下移动。由于不同手持设备的无线接收线圈位置不同,可通过该调整,使电磁感应发射线圈10与接收端线圈对齐,以提高传输效率。当所有位置调整完毕,重新锁紧两个调节螺母以固定。下次使用时,如为同款手持设备,无需重新调整。

本实施例的车载无线充电器,所述锁定夹3固定在主背板1背面;所述锁定夹3包括:锁定螺母32、万向球头31和弹簧夹30;所述锁定螺母32设置于所述主背板1背面,且通过所述万向球头31与所述弹簧夹30相连。弹簧夹30可固定于汽车通风口。弹簧夹30角度可调,因此可适应于不同厚度的通风口。弹簧夹30通过万向球头31与锁定螺母32相连。万向球头31的 松紧度可调,通过万向球头31可自由调整弹簧夹30与主背板之间的角度。使用时,调整弹簧夹30的角度,使其可轻松夹在汽车通风口处,再根据喜好调整万向球头31的松紧度,使其承受住手持设备的重量,同时可自由旋转。由此可见,用户可在充电的同时随时方便地存取手持设备,而无需担心充电线的缠绕。

本实用新型通过与车载点烟头的连接,可将电能以电磁感应的方式传递到手持设备的无线接收端,以达到给手持设备充电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脚为可调节支脚,通过调节可配合不同尺寸的手持设备,达到最佳的充电感应效率;且锁定夹可将整体固定在车载通风口处,安全牢靠,拆装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