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穿线的带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2840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穿线的带线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每年的新建建筑面积为20亿平方米左右,北京市每年新建建筑面积为900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建筑电气线路都是预埋线管后,在线管内预先放入用于后期将电缆引导入线管的带线,带线一般采用直径1.2mm~2.0mm的钢丝,先将钢丝的一端弯成不封口的圆圈,再利用穿线器将带线穿入管路内,带线在管路的两端均应露出10cm~15cm。但是,由于带线穿入后不一定立即通过带线引导电缆穿入线管,有可能延迟数月或数年以后才进行穿电缆作业,当需要通过作为带线的钢丝引导电缆穿线时,一般将电缆一端绑扎在钢丝的一端,然后从钢丝的另一端抽拽钢丝,从而将电缆拽入线管内。由于钢丝经过这么长的闲置时间,往往会锈蚀变细,造成穿线过程中一用力就断裂,影响穿电缆作业的顺利进行,必须重新放入带线后再行穿线,费工费时。另外,钢丝带线由于锈蚀、断裂,无法再次利用,造成资源浪费,费钢丝堆积现场容易造成污染,影响文明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建筑电气电缆布线工程采用钢丝作为带线易断裂,影响电缆布线效率,并浪费资源、影响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穿线的带线系统,包括缠线系统、导线系统和底座;

所述缠线系统包括电机、线棒、支架和电源开关,所述线棒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线棒的另一端支撑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电机的电源串联;

所述导线系统包括带线盘、传动轴和传动轴支架,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带线盘,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支撑在所述传动轴支架上;

所述电机、支架和传动轴支架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可开启式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功率为0.18kW。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尼龙绳代替钢丝,杜绝钢丝带线容易锈蚀而断裂的缺陷;

2、节省劳动力,电动缠线每盘缠线时间为4分钟,人工缠线每盘时间为一小时20分,且需要2人共同完成,电动缠线只需要一人就可以操作多台本设备,节省时间,减少人工成本;

3、节约资源,作为传统带线的16#镀锌钢丝每1000m重量为15.8公斤,每1万平米建筑需要5.6万米16#镀锌钢丝,每年20亿平米建筑,需要消耗17万吨钢材,采用尼龙绳代替钢丝后,可以节约大量钢材;

4、减少污染,钢丝带线锈蚀严重,不能再重复利用,现场堆积容易造成污染,影响现场文施,尼龙绳带线可避免对现场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机1;线棒2;线棒支架3;带线盘4;尼龙绳5;传动轴6;传动轴支架7;底座8;电源开关9。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穿线的带线系统,包括缠线系统、导线系统和底座8;

缠线系统包括电机1、线棒2、支架3和电源开关9,线棒2的一端连接至电机1的输出轴上,线棒2的另一端支撑在支架3上,电源开关9与电机1的电源串联;

导线系统包括带线盘4、传动轴6和传动轴支架7,传动轴6的一端连接至带线盘4,传动轴6的另一端支撑在传动轴支架7上;

电机1、支架3和传动轴支架7均安装在底座8上。

优选地,支架3为可开启式支架,方便线棒2的安装和取出。

优选地,电机1的功率为0.18kW。

使用时,首先进行缠绕作业,将进入施工现场的一盘盘的尼龙绳5套装在带线盘4上,将尼龙绳5的绳头固定在线棒2上后,闭合电源开关9,启动电机1,则电机1驱动线棒2旋转,由于尼龙绳5连接线棒2和带线盘4,则随着尼龙绳5不断缠绕在线棒2上,带动带线盘4转动,将成盘的尼龙绳5一圈圈放开,如此可将一盘盘的尼龙绳5全部缠绕于线棒2上,供穿带线使用;其次进行穿带线作业,将缠绕于线棒2上的尼龙绳5的绳头放在线管入口处,闭合电源开关9,启动电机1,则电机1驱动线棒2旋转,源源不断地输送尼龙绳5,供带线器带线。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