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5070阅读:1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路,具体设置一种用于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尘器也走进了各家各户。众所周知,吸尘器主要部件是电机,而无刷电机的核心部件是电路驱动板。目前,手持式吸尘器对待机功耗的要求非常高,所以驱动板的待机静态电流必须要非常低。

现有技术包括采用机械开关或电子开关,关断所有驱动板电源实现低功耗的目的,但是其对开关的功率要求较大,开关的成本较高,且开关的体积过大,影响吸尘器的美观。

故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实现低功耗,低成本的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亟待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该开关电路结构简单,低成本,低功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包括:

电源;

电子开关单元,用于控制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的通电状态;

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用于控制全桥功率回路单元的工作状态;

全桥功率回路单元,为吸尘机电机驱动板的工作回路;

电子开关单元和全桥功率回路单元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的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其另一端与电子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结构简单,其利用 电子开关单元来控制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的通电状态,从而来控制全桥功率回路单元的工作状态,不管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的通电状态如何,全桥功率回路单元一直处于有电的状态。由于电子开关单元只需要控制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的通电状态,其只需要低功率的电子器件即可实现,故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成本低,低功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电子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以及第一电阻;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用于输入开关信号。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低功耗。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保护电路。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三极管为PNP型功率三极管。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低功耗。

作为优选的方案,电子开关单元包括:P沟道MOS管、第二三极管以及第一电阻;

P沟道MOS管的源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P沟道MOS管的漏极与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连接,P沟道MOS管的栅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P沟道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用于输入开关信号。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低功耗。

作为优选的方案,P沟道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保护电路。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低功耗。

作为优选的方案,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还包括信号过滤单元,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通过信号过滤单元与全桥功率回路单元连接,信号过滤单元对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过滤后发送给全桥功率回路单元。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信号过滤单元将外界的干扰信号进行过滤,保证控制信号稳定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其中:1电子开关单元、11第一三极管、12第二三极管、13第一电阻、14第二电阻、15P沟道MOS管、2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3全桥功率回路单元、4信号过滤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包括:电源、电子开关单元1、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以及全桥功率回路单元3。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包括主控制芯片和电压信号采集部分,单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信号。

电子开关单元1用于控制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的通电状态;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用于控制全桥功率回路单元3的工作状态;全桥功率回路单元3为吸尘机电机驱动板的工作回路;电子开关单元1和全桥功率回路单元3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的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其另一端与电子开关单元1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

1.电子开关单元1受控于外部开关信号,即图中的Onoff,Onoff为高电平时电子开关单元1接通,为低时电子开关单元1断开。

2.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的电源受控于电子开关单元1的通和断,当电子开关单元1收到为接通状态时,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正常工作,并控制全桥功率回路单元3。当电子开关单元1断开时,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断电,全桥功率回路单元3仍然有电,但由于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断电而失去控制信号,全桥功率回路单元3几乎没有待机功耗。

本实用新型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结构简单,其利用电子开关单元1来控制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的通电状态,从而来控制全桥功率回路单元3的工作状态,不管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的通电状态如何,全桥功率回路单元3一直处于有电的状态。由于电子开关单元1只需要控制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的通电状态,其只需要低功率的电子器件即可实现,故一种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成本低,低功耗。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另外 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子开关单元1包括:第一三极管11、第二三极管12、第一电阻13以及第二电阻14;

第一三极管11的发射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三极管11的集电极与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连接,第一三极管11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1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11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13与第二三极管1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12的发射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12的基极用于输入开关信号,第一三极管1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14与第二三极管1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11为PNP型功率三极管。第二三极管12为NPN型三极管。

采用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方案,结构简单,低功耗。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子开关单元1包括:P沟道MOS管15、第二三极管12、第一电阻13以及第二电阻14;

P沟道MOS管15的源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P沟道MOS管15的漏极与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连接,P沟道MOS管15的栅极与第二三极管12的集电极连接,P沟道MOS管15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13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12的发射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12的基极用于输入开关信号,P沟道MOS管15的栅极通过第二电阻14与第二三极管1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12为NPN型三极管。

采用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方案,结构简单,低功耗。

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吸尘器电机驱动板的开关电路还包括信号过滤单元4,单片机控制信号单元2通过信号过滤单元4与全桥功率回路单元3连接,信号过滤单元4对单片 机控制信号单元2发出的控制信号过滤后发送给全桥功率回路单元3。

采用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信号过滤单元4将外界的干扰信号进行过滤,保证控制信号稳定有效。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