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过流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7164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具体是一种电源过流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力变换装置均工作在大功率环境中,过流和短路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确保电力变换装置安全可靠地工作,有效的电流保护设计是必须的,现代电力变换装置均采用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其所能承受的电流过载能力相对于旋转变流装置要低得多。现有的过流保护的电路设计多种多样,有些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控制,虽然精度较高,但是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电源过流保护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位器RP1、电阻R1、单向可控硅VS、三极管VT1和按键开关SB,所述电阻R1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P1一端、电位器RP1滑片和电源VCC,电位器RP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发射极,三极管VT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和单向可控硅VS的G极,单向可控硅VS的A极分别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三极管VT1基极、二极管D1负极、按键开关SB、电位器RP2一端、电阻R6、电阻R7、电容C1和输出端Vo,单向可控硅VS的K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正极、按键开关SB另一端和电位器RP2另一端,电位器RP2滑片连接三极管VT3基极,三极管VT3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6另一端和三极管VT4基极,三极管VT4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7另一端和三极管VT5基极,三极管VT5集电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4集电极、三极管VT3集电极和电阻R2另一端,三极管VT5发射极连接电容C1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过流保护电路,采用多个三极管配合单向可控硅进行控制,在输出端Vo处出现过载或短路故障而导致过流时,自动切断输出端Vo输出,当需要恢复电路时,只需要按下按键开关SB即可,使用方便,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一些对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源过流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位器RP1、电阻R1、单向可控硅VS、三极管VT1和按键开关SB,所述电阻R1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P1一端、电位器RP1滑片和电源VCC,电位器RP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发射极,三极管VT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和单向可控硅VS的G极,单向可控硅VS的A极分别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三极管VT1基极、二极管D1负极、按键开关SB、电位器RP2一端、电阻R6、电阻R7、电容C1和输出端Vo,单向可控硅VS的K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正极、按键开关SB另一端和电位器RP2另一端,电位器RP2滑片连接三极管VT3基极,三极管VT3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6另一端和三极管VT4基极,三极管VT4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7另一端和三极管VT5基极,三极管VT5集电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4集电极、三极管VT3集电极和电阻R2另一端,三极管VT5发射极连接电容C1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请参阅图1,电源VCC正常的情况下,三极管VT1、VT3、VT4和VT5均处于截止状态,输出端Vo正常输出电压,当输出端Vo处出现过载或短路故障时,检测电阻R1上的压降增大,三极管VT1和单向可控硅VS受到触发而导通,由于它短接了稳压二极管D1,因此三极管VT3、VT4截止,调整管VT5导通,达到过电流保护的目的。当过载或短路故障消除后,若要电源恢复到初始状态,只需按动一下复位按钮SB即可。因为按动按钮后,单向可控硅VS的阳极-阴极短路,故单向可控硅VS截止。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