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车式断路器电动底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2920阅读:24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断路器电动底盘车。



背景技术:

随着10kV铠装移开式配电开关设备(简称10KV开关柜)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厂矿企业,供电企业以及变电站等一些单位用户, 通常需要操作人员在现场手动操作断路器手车,以达到手车试验位置和工作位置切换。目前有些变电站开闭所已经实现10KV开关柜中断路器分合以及手车的摇进摇出都实现远方电动操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断路器手车从试验位置推进到工作位置时,小车触臂与10kV静触头接触和分离过程中,由于活门卡死、断路器电动底盘车电机等原因造成断路器动静触头未能完整的咬合和分离引起的电弧烧伤人身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当下流行的主流产品中,直流电机与减速器体积较大,电机与减速器竖于底盘车上,与真空断路器配合安装时须对现有断路器框架进行改造,并需要综合考虑断路器框架装完机构后所能余留的空间,各制造企业为防止由于机械故障导致电动进出车故障,在控制回路设计中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判断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大小确定断路器手车运行是否正常如电流超过规定值,则切断电机电源回路。该种设计对风险点的控制不够,没有考虑电动手车停止时可能所处的位置,特别危险的一种情况是电动手车在前进过程中动静触头马上要接触时因为异常原因停止,此时动静触头间将会发生放电,母线挡板处于半开状态,由于采用电动进出手车的变电站绝大部分会选用无人值守方式,当监控人员发现故障,通知操作人员到现场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一期间内,存在问题的开关柜将始终处于高度危险状态,且断路器手车停留在“运行-试验”的中间位置时,给操作人员的现场事故判断和处理带来很大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手车式断路器电动底盘车,有效解决了断路器底盘车电动机构安装不变和在远方电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卡死以及手车进出不到位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机传动机构、电机采用卧装内嵌于底盘上;电机输出端与电机驱动传动机构输入端连接,电机驱动传动机构输出端经齿轮与传动丝杆机构传动连接,断路器装于传动丝杆机构,在断路器设定行程端点位置外设有限位挡圈,电机驱动传动机构与齿轮之间装有与限位挡圈配合、或出现卡滞时、或断路器停止前进时,使齿轮与传动丝杆机构接合或分离的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丝杆机构上有手柄操作孔。

所述限位挡圈设置于断路器设定行程端点大于或等于15mm, 小于或等于25mm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电机驱动传动机构输出端与齿轮连接、且驱动齿轮咬合传动丝杆机构,传动丝杆机构驱动断路器靠近、远离限位挡圈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电机与减速器卧在底盘车中,可配任何形式真空断路器而无需改动断路器框架,防止手车电动推动断路器由“试验”向“工作”位置行进时出现故障;增加离合器,在出现卡滞时,离合器自动脱开,电机空转,保证了丝杠所拥有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机传动机构6、电机5、离合器7采用卧装内嵌式装于手车底盘1上,这样断路器9和底盘车的机构不会有任何改动,基本能形成统一标准,统一尺寸。当电机5有电后,转动前进开关后,电机5带动电机驱动传动机构6顺时针运转驱动齿轮4咬合传动丝杆机构3后,断路器9前进,当断路器9到位后(即断路器9的动触头与开关柜的静触头完全咬和),到达限位挡圈8,离合器7就会使齿轮4与传动丝杆3分离,从而使断路器9不前进,断路器9退出过程反之即可。在出现卡滞时,离合器7也会自动脱开,电机空转,传动丝杆机构3上有手柄操作孔2,手柄操作孔2和传动丝杆机构3是一个整体,其作用就是在电动失灵或无电的情况下,可以用专用的摇把插入手柄操作孔2,进行手动摇进摇出断路器9。传动丝杠机构3的前部安装好齿轮4和限位挡圈8,再把电机传动机构6和电机5,离合器7利用工具装配好,调整限位挡圈8根据具体尺寸位置固定在传功丝杆机构3上,电机传动机构6、电机5、离合器7采用卧装内嵌式装于手车底盘1上,引出电源接线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