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铁塔内垂直巡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3420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铁塔内垂直巡检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修装置,具体为一种电力铁塔内垂直巡检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电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输电线路总长度超过了135万千米,500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已成为各区电网输电主力。我国的国土幅员辽阔,地形也相对复杂,丘陵较多、平原较少,加上气象条件的复杂多变,给跨区电网和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带来一定难度,加上建成之后的维护与保养,仅仅依靠现有的检查手段和常规测试并不能满足高效快速的要求,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现今无人机技术的运用,能够很好的完成电力巡检和建设规划任务,得到了电力企业的认可及大规模应用。

无人机可垂直起飞和降落,无需任何辅助装置,不需要专门的机场和跑道,对环境要求极低,可在野外随处起飞和降落。无人机飞行精度高,可长时间悬停、前飞、后飞、侧飞、盘旋等。多旋翼无人机能在平原、湖泊、高山等地形地貌下飞行巡检,可以利用空中优势,全方位、高精度检查输电线路运行情况,因此能够很好地弥补人工巡检的不足。但是使用工业级的无人机巡检,成本较高。成本主要高在无人机飞行器本身,摄像系统费用很低。因此我们考虑在某些地质条件良好的地区,用较为低廉的手段对电力铁塔进行巡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无人机在电力线路巡检中电力续航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力铁塔内垂直巡检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铁塔内垂直巡检系统,包括电力铁塔,在电力铁塔中部设有升降杆,在升降杆上装有升降器,升降器上装有摄像机,所述的升降杆横截面为矩形,矩形的两个相对的面上设有齿;所述的升降器包括平台和下部的机壳,平台上设有通孔,机壳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的升降杆穿过平台以及机壳底部的通孔;在平台上设有摄像机,摄像机有四台,分别位于平台四个角的位置,在机壳内设有两个齿轮组成的升降齿轮对、蓄电池、控制器、电机、减速器,两个齿轮的轴分别连接驱动齿轮,两个驱动齿轮直接咬合,升降杆位于升降齿轮对之间,升降杆的齿和齿轮咬合;蓄电池通过控制器和导线连接电机,电机通过传送带连接减速器,减速器连接其中一个驱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案是,将升降器插在升降杆上,然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再带动升降齿轮转动,升降齿轮带着整个升降器在升降杆上运动。升降器在向上运动过程中,摄像机不断拍摄电力铁塔周边的影响,可以实时传回地面,也可以自带储存模块,等拍摄结束后由巡检工人带回驻地,放入电脑中进行详细分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没有使用无人机等复杂的精密装置,仅仅在电力铁塔内部安装一个升降杆,通过简单的电器控制方式,即可将摄像器材送到高空,可以搭载多种摄像头,运行稳定,拍摄视频清晰。重要的是这种装置价格较为低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升降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力铁塔;2-升降杆;3-升降器;4-升降齿轮对;5-机壳;6-平台;7-摄像机;8-蓄电池;9-控制器;10-轴;11-驱动齿轮;12-减速器;13-传送带;14-电机;15-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意,一种电力铁塔内垂直巡检系统,包括电力铁塔1,在电力铁塔1中部设有升降杆2,在升降杆2上装有升降器3,升降器3上装有摄像机7,如图2、3所示意,所述的升降杆2横截面为矩形,矩形的两个相对的面上设有齿;所述的升降器3包括平台6和下部的机壳5,平台6上设有通孔,机壳5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的升降杆2穿过平台6以及机壳5底部的通孔;在平台6上设有摄像机7,摄像机有四台,分别位于平台6四个角的位置,在机壳5内设有两个齿轮组成的升降齿轮对4、蓄电池8、控制器9、电机14、减速器12,两个齿轮的轴10分别连接驱动齿轮11,两个驱动齿轮11直接咬合,升降杆2位于升降齿轮对4之间,升降杆的齿和齿轮咬合;蓄电池8通过控制器9和导线15连接电机14,电机14通过传送带13连接减速器12,减速器12连接其中一个驱动齿轮11。

所述的控制器为无线遥控控制器。可以在地面遥控电机正反转,或者停顿,以便于摄像机开展工作。控制器也可以为内设程序控制器,只提供正转反转两个控制动作即可。一个升降为一个工作程序,完成后回到地面,将摄像机内的存储卡收集即可。

所述的摄像机7为可见光成像仪或红外热像仪或紫外成像仪,在夜晚也能发挥作用。红外热像仪能够通过温度异常变化对比值,发现隐蔽性较强的发热故障点;紫外成像仪能够利用电晕和表面局部放电的产生和增强间接评估运行设备的绝缘状况和及时发现绝缘设备的缺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