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直流电机的附极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3902阅读:8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铁直流电机的附极线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铁直流电机的附极线圈。



背景技术:

相较于交流电机,直流电机具有优良的调速性能和较大的过载能力,可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等操作,不但能满足矿山冶金、纺织印刷、化工等生产的需求,而且,还被广泛的应用于高铁等交通运输中。

直流电机的定子线圈包括主极线圈和附极线圈,主极线圈提供主要的磁场变化,为转子提供主要的动能;而附极线圈则主要辅助主机线圈来改变转子的转动方向。在普通的直流电机中,定子线圈的主要发热源为主极线圈,而附极线圈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散热。

对应用于高铁动车上的直流电动机具有特殊的要求,由于高铁动车的机动性较强,其直流电动机须具有较强的换向性能,这就对其附极线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高铁用直流电机容量大,启停频繁,发热厉害,因此,亟需一种具有较好的散热性的附极线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性好的高铁直流电机的附极线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铁直流电机的附极线圈,包括由单根扁铜线扁绕而成的扁铜线线圈,该扁铜线线圈的层数为一层,匝数为14匝,所述扁铜线截面的厚度为7-11mm,宽度为18-26mm;在所述扁铜线线圈的匝间设有匝间绝缘层,所述匝间绝缘层为NOMEX纸和玻璃坯布,在扁铜线线圈上设有对地绝缘层,该对地绝缘层为亚龙带;所述匝间绝缘层的厚度为0.4-0.6mm,所述对地绝缘层的厚度为4-5.5mm。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扁铜线截面的厚度为8.7mm,宽度为22.25mm。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匝间绝缘层的厚度为0.51mm,所述对地绝缘层的厚度为4.56mm。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匝间绝缘层包括3层NOMEX纸和3层玻璃坯布。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对地绝缘层包括两层亚龙带。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对地绝缘层外设有一层聚酰亚胺胶带。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扁铜线线圈的水平截面的形状包括两条相平行的直线段,两直线段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弧形段对应连接,所述扁铜线线圈的两引线位于两直线段的同一端且相向弯曲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亚龙带是一种加了导热性好的填料的硅酮胶的带状物,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绝缘性能,可从市场上采购。因此,该亚龙带使本附极线圈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和对地绝缘性能。NOMEX纸和玻璃坯布的设计,使本附极线圈具有较好的匝间绝缘性。本附极线圈的扁铜线线圈为采用单根扁铜线扁绕而成,层数为单层,保证了本附极线圈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综上,本高铁直流电机的附极线圈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性好的特点,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扁铜线线圈,2、NOMEX纸,3、玻璃坯布,4、亚龙带,5、聚酰亚胺胶带,6、直线段,7、弧形段,8、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5所示,该高铁直流电机的附极线圈,包括由单根扁铜线扁绕而成的扁铜线线圈1,该扁铜线线圈1的层数为一层,匝数为14匝,所述扁铜线截面的厚度为7-11mm,宽度为18-26mm;在所述扁铜线线圈1的匝间设有匝间绝缘层,所述匝间绝缘层为NOMEX纸2和玻璃坯布3,在扁铜线线圈1上设有对地绝缘层,该对地绝缘层为亚龙带4;所述匝间绝缘层的厚度为0.4-0.6mm,所述对地绝缘层的厚度为4-5.5mm;所述扁铜线截面的厚度为8.7mm,宽度为22.25mm,所述匝间绝缘层的厚度为0.51mm,所述对地绝缘层的厚度为4.56mm;所述匝间绝缘层包括3层NOMEX纸2和3层玻璃坯布3;所述对地绝缘层包括两层亚龙带4;在所述对地绝缘层外设有一层聚酰亚胺胶带5;所述扁铜线线圈1的水平截面的形状包括两条相平行的直线段6,两直线段6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弧形段7对应连接,所述扁铜线线圈1的两引线8位于两直线段7的同一端且相向弯曲设置。

该实施例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不但保证了扁铜线线圈1具有良好的匝间绝缘性能;还使其具有良好的对地绝缘性能。同时,本高铁直流电机的附极线圈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能够防止其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害其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