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中浪涌保护器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481阅读:1774来源:国知局
光伏系统中浪涌保护器接线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浪涌保护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光伏系统中浪涌保护器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系统防直击雷和防雷电磁脉冲的措施、设置光伏系统的民用及公共建筑应采取防雷措施,其防雷等级分类及防雷措施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的相关规定。

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功能的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既要考虑顶层雷击,还要考虑侧向雷击,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土建防雷系统的建筑物中,其光伏系统不专设接地装置,应与土建防雷系统连接公用接地装置。

我国现阶段光伏系统包括平板系统、追日系统,在光伏系统中击穿电压在1000V以上,当采用非隔离型逆变器或者箱变隔离性差的情况下需考虑直流电压返送至交流电压上,否则会导致带负载运行时现场浪涌保护器(其接线图如图1所示)击穿的现象发生。应对于这种现象,传统设计时会直接选用击穿电压为大于1000V的浪涌保护器,因击穿电压不稳定无法预计其具体数值,选型不便,同时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光伏系统中浪涌保护器因击穿电压不稳定无法预计其动作阈值导致选型不便等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增加击穿电压的耐压能力的光伏系统中浪涌保护器接线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光伏系统中浪涌保护器接线结构,具有一个三极浪涌保护器和一个单极浪涌保护器,其中三相浪涌保护器的进线端与三相电源线连接,出线端三相并联连接,再与单相浪涌保护器串联连接后接地。

具有四个单极浪涌保护器,其中第一~三单极浪涌保护器的进线端分别连接三相电源线,第一~三单极浪涌保护器的出线端并联,再与第四单极浪涌保护器串联连接后接地。

具有一个四极浪涌保护器,该四极浪涌保护器的第一~三进线端分别与三相电源线连接,相应的三个出线端三相并联连接后与第四进线端连接,经第四出线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3+1即三并一串的接线结构,在一定电压的基础上可增加击穿电压的耐压能力,更好的起到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直观的效益是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技术中浪涌保护器的接线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浪涌保护器的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系统中浪涌保护器接线结构,具有一个三极浪涌保护器和一个单极浪涌保护器,其中三相浪涌保护器的进线端与三相电源线连接,出线端三相并联连接,再与单相浪涌保护器串联连接后接地。

或者,本实用新型具有四个单极浪涌保护器,其中第一~三单极浪涌保护器的进线端分别连接三相电源线,第一~三单极浪涌保护器的出线端并联,再与第四单极浪涌保护器串联连接后接地。

或者,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个四极浪涌保护器,该四极浪涌保护器的第一~三进线端分别与三相电源线连接,相应的三个出线端三相并联连接后与第四进线端连接,经第四出线端接地。

上述三种元件的选用以及接线结构的工作原理相同,匀设置了两级浪涌保护,即在传统浪涌保护器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级保护,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电阻,电阻值增大耐压能力增高,只有当电压足够大时,电阻被击穿,而有涌流时,浪涌保护器自动跳开。

传统耐压500V的浪涌保护器按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结构改进后,其耐压可达到750~1000V。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接线结构增大击穿电压、工作电压来避免浪涌保护器频繁击穿的现象发生的发生,降低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