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逆变传输系统的稳流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5056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逆变传输系统的稳流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逆变传输系统的稳流罩。



背景技术:

在逆变传输系统中,逆变器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是逆变传输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到把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的作用。现在的逆变器在安装时,操作较为繁琐,连接稳定性不高,在移动时容易产生晃动或者发生偏移甚至产生部件脱落,导致线路紊乱,工作压力不稳定,容易发生故障,且逆变器内各个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发出大量的热量,若散热不及时,电子元件相互之间容易受到影响,降低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性;此外现在的逆变器的外壳框架很多都是一体成型的,内部有很多组装元件,都需要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固定在逆变器壳体的内部,不仅组装繁琐,且逆变器元件安装后,更换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逆变传输系统的稳流罩,结构简单、稳定,有效保护逆变传输系统的稳定工作,成本低廉且易于组装,散热性能好,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也防止外界的灰尘等污染物进入到壳体内部,保护壳体内的逆变器元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逆变传输系统的稳流罩,包括壳体和隔离板,壳体的内侧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相互对称设置,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壳体的左右两内侧壁上设有相互对称的连接块,隔离板上设有穿线孔、绕线柱和连接孔,连接孔与连接块配合连接。利用固定装置将逆变器元件安装到壳体内,安装时,拉开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将逆变器元件安放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之间,然后放松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夹紧逆变器元件,安装方便,易于组装和拆卸,连接稳定性好,设置的隔离板进一步对逆变器元件的安装起到稳固作用,通过连接块与连接孔的连接,就可以将隔离板安装到壳体上,并覆盖在逆变器元件的外侧,保护逆变器元件,连接简单,操作方便,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替换,同时隔离板上设有穿线孔和绕线柱,将壳体内逆变器元件上的电线穿过穿线孔并将多余的电线绕在绕线柱上,防止电线脱落以及壳体内线路结构紊乱,避免发生短路等线路问题,提高逆变传输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连接块均呈L形。

进一步,第一固定架采用两个,第二固定架采用两个,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分别位于壳体内部的四个周角上。按照周角设置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将需要安装的逆变器元件的四个周角固定,结构稳定,固定牢固,不易晃动。

进一步,壳体内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滑轨,滑轨横向设置,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分别滑动连接在滑轨上。设置的滑轨使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沿着滑轨左右移动,保持移动的稳定性,避免移动时脱离方向。

进一步,壳体的左右两外侧均设有至少三个散热孔,散热孔上设有透气膜。设置的多个散热孔进行散热,扩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性能,设置的透气膜既可以使热量透过透气膜排出,又可以防止外界的水汽、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壳体内部,有效保护壳体内的逆变器元件。

进一步,穿线孔和绕线柱均设有至少三个,穿线孔的内侧设有保护垫。设置的多个穿线孔和多个绕线柱,使得传输系统中的多种线路相互隔离,分别进行连接,保证了线路之间的独立性,防止线路中的电线相互缠绕而引起线路错乱;设置的保护垫用来保护电线,避免电线在穿孔时与穿线孔内侧发生摩擦而引起线路的磨损,延长线路的使用时间。

进一步,隔离板和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设置的密封圈加强隔离板与壳体之间的连接紧密性,提高隔离板的安装稳定性以及加强壳体的密封性能,防止外界对壳体内部逆变器元件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固定装置将逆变器元件安装到壳体内,安装时,拉开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将逆变器元件安放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之间,然后放松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夹紧逆变器元件,安装方便,易于组装和拆卸,连接稳定性好,设置的隔离板进一步对逆变器元件的安装起到稳固作用,通过连接块与连接孔的连接,就可以将隔离板安装到壳体上,并覆盖在逆变器元件的外侧,保护逆变器元件,连接简单,操作方便,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替换,同时隔离板上设有穿线孔和绕线柱,将壳体内逆变器元件上的电线穿过穿线孔并将多余的电线绕在绕线柱上,防止电线脱落以及壳体内线路结构紊乱,避免发生短路等线路问题,提高逆变传输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有效保护逆变传输系统的稳定工作,成本低廉且易于组装,散热性能好,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也防止外界的灰尘等污染物进入到壳体内部,保护壳体内的逆变器元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逆变传输系统的稳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隔离板;21、穿线孔;22、绕线柱;23、连接孔;24、保护垫;3、固定装置;31、第一固定架;32、第二固定架;33、弹簧;41、连接块;42、滑轨;43、散热孔;44、透气膜;4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逆变传输系统的稳流罩,包括壳体1和隔离板2,壳体1的内侧设有固定装置3,固定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架31和第二固定架32,第一固定架31和第二固定架32相互对称设置,第一固定架31和第二固定架32之间通过弹簧33连接,第一固定架31采用两个,第二固定架32采用两个,第一固定架31和第二固定架32分别位于壳体1内部的四个周角上。按照周角设置的第一固定架31和第二固定架32,将需要安装的逆变器元件的四个周角固定,结构稳定,固定牢固,不易晃动。壳体1内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滑轨42,滑轨42横向设置,第一固定架31和第二固定架32分别滑动连接在滑轨42上。设置的滑轨42使第一固定架31和第二固定架32沿着滑轨42左右移动,保持移动的稳定性,避免移动时脱离方向。利用固定装置3将逆变器元件安装到壳体1内,安装时,拉开第一固定架31和第二固定架32,将逆变器元件安放在第一固定架31和第二固定架32之间,然后放松第一固定架31和第二固定架32,第一固定架31和第二固定架32在弹簧33的弹力作用下夹紧逆变器元件,安装方便,易于组装和拆卸,连接稳定性好。

壳体1的左右两内侧壁上设有相互对称的连接块41,第一固定架31、第二固定架32和连接块41均呈L形。隔离板2上设有穿线孔21、绕线柱22和连接孔23,连接孔23与连接块41配合连接。穿线孔21和绕线柱22均设有至少三个,穿线孔21的内侧设有保护垫24。设置的多个穿线孔21和多个绕线柱22,使得传输系统中的多种线路相互隔离,分别进行连接,保证了线路之间的独立性,防止线路中的电线相互缠绕而引起线路错乱;设置的保护垫24用来保护电线,避免电线在穿孔时与穿线孔21内侧发生摩擦而引起线路的磨损,延长线路的使用时间。设置的隔离板2进一步对逆变器元件的安装起到稳固作用,通过连接块41与连接孔23的连接,就可以将隔离板2安装到壳体1上,并覆盖在逆变器元件的外侧,保护逆变器元件,防止逆变器元件的脱落,连接简单,操作方便,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替换,同时隔离板2上设有穿线孔21和绕线柱22,将壳体1内逆变器元件上的电线穿过穿线孔21并将多余的电线绕在绕线柱22上,防止电线脱落以及壳体1内线路结构紊乱,避免发生短路等线路问题,提高逆变传输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隔离板2和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45,设置的密封圈45加强隔离板2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提高隔离板2的安装稳定性以及加强壳体1的密封性能,防止外界对壳体1内部逆变器元件的污染。壳体1的左右两外侧均设有至少三个散热孔43,散热孔43上设有透气膜44。设置的多个散热孔43进行散热,扩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性能,设置的透气膜44既可以使热量透过透气膜44排出,又可以防止外界的水汽、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壳体1内部,有效保护壳体1内的逆变器元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