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光伏充电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9632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光伏充电宝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光伏充电宝。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Mobile Power Pack,MPP),也叫充电宝、旅行充电器等。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一般由锂电芯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

现有的太阳能式充电宝是将太阳能板设置在移动电源上,并可为移动电源充电,但是太阳能板具有过硬、质量大、易碎、容易毁坏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轻、不易碎、便于携带的光伏充电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光伏充电宝,包括移动电源,在移动电源的侧边设有保护壳,在保护壳外设有卡座,保护壳内设转动卷轴,转动卷轴一端伸出保护壳外,并且转动卷轴的伸出保护壳外的端部设置转动把手,保护壳上设有伸出孔,所述转动卷轴上卷绕有光伏薄膜电池,光伏薄膜电池内端连接在转动卷轴上,外端从伸出孔伸出保护壳外,并且光伏薄膜电池的外端可拆卸地连接在卡座上,卡座与保护壳通过插扣可拆卸连接;移动电源外侧还连接一个折叠定位架,所述折叠定位架由两根斜撑杆构成,所述斜撑杆一端与移动电源铰接、另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卡座上设有一个用于插入斜撑杆上定位孔的定位插柱,所述移动电源包括充电控制器和电池,电池与充电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光伏薄膜电池通过导线与充电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斜撑杆为伸缩杆。

保护壳内设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压板、压在固定压板侧边的弹簧压板和压在弹簧压板外侧的压簧,所述光伏薄膜电池的外端先从固定压板和弹簧压板之间经过,再从伸出孔伸出保护壳外。

所述转动卷轴为管状的空心轴,转动卷轴设有轴向延伸的插口,所述光伏薄膜电池的内端固设有档条,档条位于转动卷轴内并被挡在插口的内侧。

当两斜撑杆的两定位孔重叠时,两斜撑杆呈锐角夹角状设置,定位插柱依次穿插过两斜撑杆的两定位孔。

所述充电控制器的型号为BQ24030,所述电池为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光伏充电宝,需要充电时,将光伏薄膜电池从保护壳中拉出,放在日光下照射,为移动电源中的电池充电,不充电时,将光伏薄膜电池在卷进保护壳中即可,该便携式光伏充电宝源结构质量轻,不易受损,并且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光伏薄膜电池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插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光伏薄膜电池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斜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卡座1、卡条2、弹簧压板3、定位插柱4、压簧5、移动电源6、铰接轴7、斜撑杆8、转动卷轴9、中心孔10、光伏薄膜电池11、档条12、插口13、固定压板14、伸出孔15、保护壳16、母插扣17、公插扣18、轴支架19、转动把手20、导线21、充电控制器22、锂电池23、倒钩24、挂孔25、分管26、伸出部27、卡挡部28、定位孔29。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6一种便携式光伏充电宝,包括移动电源6,所述移动电源6包括外壳、充电控制器22和电池,充电控制器22和电池均设于外壳内,所述充电控制器22的型号为BQ24030,所述电池为锂电池23,电池与充电控制器22电连接。移动电源6为现有技术,故不详细叙述。

在移动电源6的左侧边设有保护壳16,保护壳16固定在移动电源6的外壳的左侧。

在保护壳16外设有卡座1,保护壳16内设转动卷轴9,所述转动卷轴9为管状的空心轴,转动卷轴9设置前后轴向通透的中心孔10,保护壳16、移动电源6和转动卷轴9均为前后延伸,保护壳16对应转动卷轴9的前端设置轴孔,保护壳16内前后设置两个轴支架19,轴支架19设有支撑孔,转动卷轴9依次穿插过两轴支架19的两支撑孔,并且转动卷轴9前端通过轴孔伸出保护壳16外,转动卷轴9的伸出保护壳16外的前端设置转动把手20。

保护壳16上设有前后延伸的伸出孔15,伸出孔15设于保护壳16的顶板上。

所述转动卷轴9上卷绕有光伏薄膜电池11,光伏薄膜电池11内端连接在转动卷轴9上,外端从伸出孔15伸出保护壳16外,转动卷轴9设有前后轴向通透的插口13,插口13与转动卷轴9的中心孔10连通,所述光伏薄膜电池11的内端固设有档条12,档条12位于转动卷轴9的中心孔10内并被挡在插口13的内侧,档条12的宽度大于插口13的宽度,使档条12被卡住不能从插口13脱出。

光伏薄膜电池11的外端可拆卸地连接在卡座1上,光伏薄膜电池11的外端固定连接一个横截面为“T”字形的卡条2,卡座1的端面对应该卡条2设有前后通透的横截面为“T”字形的插槽,所述卡条2插入插槽中兵可从插槽中取出。

卡座1位于保护壳16的上侧,卡座1与保护壳16通过插扣可拆卸连接,所述插扣包含固设在卡座1后端的公插扣18和固设在保护壳16后端的母插扣17,公插扣18设有两个倒钩24,母插扣17设有可容纳两倒钩24的容腔和与容腔连通的两挂孔25,当公插口13扣入母插扣17,两倒钩24插入容腔并分别钩在两挂孔25的孔沿上,当公插口13从母插扣17脱出,两倒钩24从两挂孔25以及容腔中脱出。插扣为现有技术,故不详细叙述。

保护壳16内设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压板14、压在固定压板14侧边的弹簧压板3和压在弹簧压板3外侧的压簧5,固定压板14、弹簧压板3和压簧5为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压簧5水平设置且一直处于压缩状态,压簧5一端固定在保护壳16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压板3上,压簧5将弹簧压板3压紧在固定压板14上。

所述光伏薄膜电池11的外端先从固定压板14和弹簧压板3之间经过,再从伸出孔15伸出保护壳16外。

移动电源6外侧还连接一个折叠定位架,所述折叠定位架由两根斜撑杆8构成,折叠定位架设于移动电源6的右侧,所述斜撑杆8一端与移动电源6铰接、另一端设有定位孔29,并且斜撑杆8一端通过竖直的铰接轴7铰接移动电源6的外壳。

斜撑杆8可以为定长杆或者伸缩杆,优选地,斜撑杆8为伸缩杆,如图6所示,斜撑杆8包含数个依次连接的分管26,分管26的一个端口内设卡挡部28、另一端口外设伸出部27,斜撑杆8的数个分管26的管径沿斜撑杆8纵向依次从大变小,当伸缩杆完全伸出,相邻两分管26中较细分管26的伸出部27卡在较粗分管26的卡挡部28的内侧。伸缩杆为现有技术,故不详细叙述。

所述卡座1上设有一个用于插入斜撑杆8上定位孔29的定位插柱4,定位插柱4设于卡座1的右端面中部,当两斜撑杆8的两定位孔29重叠时,两斜撑杆8呈锐角夹角状设置,定位插柱4依次穿插过两斜撑杆8的两定位孔29。

两斜撑杆8与移动电源6铰接处间隔设置,并且两铰接轴7为前后间隔设置。

所述光伏薄膜电池11通过导线21与充电控制器22电连接,保护壳16和移动电源6的外壳均设有过孔,导线21依次穿过保护壳16和移动电源6的外壳的过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光伏充电宝,当光伏薄膜电池11未工作时,通过转动把手20旋转转动卷轴9,光伏薄膜材料的卷绕转动卷轴9数圈呈卷状,卡座1的公插扣18插入保护壳16上的母插扣17内,卡座1位于保护壳16的上侧,两斜撑杆8收至移动电源6的下侧;当光伏薄膜电池11工作时,光伏薄膜材料通过伸出孔15从保护壳16内向右拉出,转动两斜撑杆8,使两斜撑杆8的两定位孔29上下重合,此时,两斜撑杆8呈锐角夹角状设置,定位插柱4向下依次穿插过两斜撑杆8的两定位孔2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