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保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382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箱,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设备保护箱。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遗留在箱体内部会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传统做法是在箱体四周设置透气孔,这些透气孔虽然可以缓解箱体内部热量对机器造成的压力,但灰尘会透过气孔进入机器内部,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坏机器的零部件。现有技术中,也有人在箱体的顶盖下沿或者箱体的底板设置透气孔,这样虽然可以有效减少灰尘的进入,但在雨季或者冬季降雪量较大的天气里,雨水或溶化后的雪水会从底部的透气孔流进箱体,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甚至引发更大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电力设备机箱散热采用的散热孔的方式存在灰尘、雨水或溶化后的雪水易进入机箱内,损坏电力设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力设备保护箱。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保护箱,它包括四个侧壁1、照明窗2、排水管3、驱鸟刺5、顶盖6、排水台7、挡水板8和散热装置9;

四个侧壁1的侧边依次连接构成框体,顶盖6设置在四个侧壁1的顶端构成箱体,顶盖6为四棱锥形,所述顶盖6的底端设有沿四棱锥底边向外延伸的排水台7,所述排水台7的外侧设有挡水板8;排水台7上设有四个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位于排水台7的四个角处;顶盖6的顶端设有驱鸟刺5;

每相邻的两个侧壁1之间均设有一个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竖直插接在侧壁1内,且排水管3的顶端口高于侧壁1的顶端插接在排水台7上的竖直通孔内;

照明窗2和散热装置9分别安装到不同的两个侧壁1上,所述照明窗2和散热装置9均设置在侧壁1的上部;四个侧壁1的底端均等间隔沿水平方向设有排水孔4,所述排水孔4均通过导水管与排水管3的底端口连通。

进一步地,散热装置9的外侧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散热装置9采用风扇实现。

进一步地,照明窗2的外侧设置有可拆卸的遮阳板。

进一步地,驱鸟刺5为多根金属棒交叉连接与一根竖直杆上。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四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照明窗和散热装置,既满足照明需求,又能够加快保护房中的散热,屋顶上方安装有驱鸟刺,在上部空间、近距离上具有了良好的驱鸟效果;将排水管安装在墙面中,通过雨水降低墙面温度,具有很好的散热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电力设备保护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保护箱,它包括四个侧壁1、照明窗2、排水管3、驱鸟刺5、顶盖6、排水台7、挡水板8和散热装置9;

四个侧壁1的侧边依次连接构成框体,顶盖6设置在四个侧壁1的顶端构成箱体,顶盖6为四棱锥形,所述顶盖6的底端设有沿四棱锥底边向外延伸的排水台7,所述排水台7的外侧设有挡水板8;排水台7上设有四个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位于排水台7的四个角处;顶盖6的顶端设有驱鸟刺5;

每相邻的两个侧壁1之间均设有一个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竖直插接在侧壁1内,且排水管3的顶端口高于侧壁1的顶端插接在排水台7上的竖直通孔内;

照明窗2和散热装置9分别安装到不同的两个侧壁1上,所述照明窗2和散热装置9均设置在侧壁1的上部;四个侧壁1的底端均等间隔沿水平方向设有排水孔4,所述排水孔4均通过导水管与排水管3的底端口连通。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照明窗为透明板嵌固在侧壁上,使外界光线投射至箱体内,驱鸟刺上涂有红色油漆。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保护箱的进一步说明,散热装置9的外侧设有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保护箱的进一步说明,散热装置9采用风扇实现。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保护箱的进一步说明,照明窗2的外侧设置有可拆卸的遮阳板。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保护箱的进一步说明,驱鸟刺5为多根金属棒交叉连接与一根竖直杆上。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保护箱的进一步说明,它还包括多根排水管,所述多根排水管等间设置在四个侧壁1的内侧,且均与四个侧壁1的内表面平行,所述多根排水管的顶端口均通过导水管与排水台7上的竖直通孔连通,所述多根排水管的下端口均通过导水管与四个侧壁1底端的排水孔4连通。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排水管有效的实现了对电力设备保护箱进行降温。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