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拓扑约束的双母单分段母联CT断线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36086阅读:20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拓扑约束的双母单分段母联CT断线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继电保护中的母线保护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拓扑约束的双母单分段母联ct断线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currenttransformer,ct)作为一次回路电流信息的测量装置,在电网中大量应用,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提供原始数据,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ct断线故障。母联(分段)ct断线后,根据其大差无流,母联(分段)两侧母线小差有流的电气特性,以往母线保护常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1)将ct断线的母联(分段)两侧母线作为互联母线处理;母联(分段)ct断线后的电气特性与母线互联后的电气特性及其相似,将两侧母线作为互联母线处理,消除母联(分段)ct断线对于差流的影响,但由于互联处理是将两段母线当作一条母线处理,因此发生区内故障时,母线保护同时切除两条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扩大故障范围;

(2)报母联(分段)ct断线告警,发生断线相母线保护区内故障时,先跳母联(分段),延时100ms后选择故障母线;先跳母联,起到了隔离故障的作用,100ms的延时保证了母联断路器能够完全跳开,之后再根据差流特性去选择故障母线。但对于双母单分段的接线方式而言,若发生与ct断线母联(分段)不相邻的母线发生故障,装置会切除非故障母线的母联(分段),扩大了故障的范围,改变了系统结构,不利于故障分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拓扑约束的双母单分段母联ct断线的处理方法,能够对区内故障正确响应,不扩大故障范围,不误跳无故障母线,确保用电安全,减小母线故障对电网系统及用户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拓扑约束的双母单分段母联ct断线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双母单分段接线方式,母线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为i、ii、iii三段母线;

(2)在装置未互联时,计算出大差a相差流为零,i母及ii母小差a相均有差流,表明i、ii母之间的母联1发生a相ct断线,母线保护装置发出“母联1ct断线”告警信号;

(3)若ct断线的母联1非相邻母线即iii母发生区内a相故障,三条母线均存在差流,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于i、ii母线构成的小区1,其有效区域内的节点差流应为除去母联1以外,i、ii母上所有相关断路器的电流之和;

id1a=id1a+id2a=0(1-8)

其中,id1a为小区1对应差流,id1a为i母小差电流,id2a为ii母小差电流;消除了母联1的影响后,小区1的整体差流为零,结合母联1ct断线的特征,认为故障发生在小区1以外区域,装置闭锁i、ii母差动,跳开iii母上所有支路断路器,切除故障。

优选的,步骤(1)中,装置未互联指没有互联压板投入或没有支路刀闸双跨。

优选的,步骤(2)中,若发生母联1ct断线,则对应电气量关系如下:

ida=0(1-1)

id1a>ictdx(1-2)

id2a>ictdx(1-3)

id3a=0(1-4)

id1a=0(1-5)

其中,ida为大差电流,id1a为i母小差电流,id2a为ii母小差电流,id3a为iii母小差电流,ictdx为ct断线定值电流,id1a为小区1对应差流;母联作为两段母线的联络开关,其电流只计入小差计算,不计入大差计算,在母线仅有母联ct断线时,会表现出大差无流,小差有流的特性;根据公式(1-1)、(1-2)和(1-3),可以得出母线区内大差无流,母联1两侧i、ii母小差有差流,母线保护装置发出“母联1ct断线”告警信号。

优选的,步骤(3)中,若ct断线的母联1非相邻母线即iii母发生区内a相故障,故障点短路电流为ifault,根据电路拓扑约束关系,故障后,故障电流从母联1流过,对应的电气量关系如下:

ida=id3a=ifault>icd(1-6)

|id1a|=|id2a|>0(1-7)

故障后,三条母线均存在差流,无法进行故障母线的选择;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于小区1,其有效区域内的节点差流应为除去母联1以外,i、ii母上所有相关断路器的电流之和;

id1a=id1a+ia2a=0(1-8)

其中,ida为大差电流,id3a为iii母小差电流,icd为差动电流定值,id1a为i母小差电流,id2a为ii母小差电流,id1a为小区1对应差流;公式(1-8)表明,消除了母联1的影响后,小区1的整体差流为零,结合母联1ct断线的特征,认为故障发生在小区1以外区域,装置闭锁i、ii母差动,跳开iii母上所有支路断路器,切除故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解决在双母单分段母线接线方式下,母线联络开关发生ct断线时,若发生与ct断线母联不相邻的母线故障,并且有故障电流从ct断线的母联流过时,由于大差及三条母线小差均表现出差流,而导致三条母线均动作,造成母线保护失去选择性,误跳非故障母线,扩大故障范围的问题;本发明在母联(分段)ct断线后,母线保护装置对区内故障正确响应,不扩大故障范围,不误跳无故障母线,确保用电安全,减小母线故障对电网系统及用户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母单分段接线示意图。

图2是母联ct断线后继而故障未用本发明方法处理,装置动作跳闸的波形示意图。包含支路跳闸开关量及支路1(母联1)、支路3、支路13、支路14、支路20(分段)、支路21(母联2)c相电流波形,i、ii、iii母小差差流及大差差流波形。

图3是使用本发明的母线ct断线后故障装置动作跳闸的波形示意图。包含支路跳闸开关量及支路1(母联1)、支路3、支路13、支路14、支路20(分段)、支路21(母联2)c相电流波形,包含i、ii、iii母小差差流及大差差流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拓扑约束的双母单分段母联ct断线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双母单分段接线方式,母线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为i、ii、iii三段母线;

(2)在装置未互联时,计算出大差a相差流为零,i母及ii母小差a相均有差流,表明i、ii母之间的母联1发生a相ct断线,母线保护装置发出“母联1ct断线”告警信号;

(3)若ct断线的母联1非相邻母线即iii发生区内a相故障,三条母线均存在差流,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于i、ii母线构成的小区1,其有效区域内的节点差流应为除去母联1以外,i、ii母上所有相关断路器的电流之和;

id1a=id1a+id2a=0(1-8)

其中,id1a为小区1对应差流,id1a为i母小差电流,id2a为ii母小差电流;消除了母联1的影响后,小区1的整体差流为零,结合母联1ct断线的特征,认为故障发生在小区1以外区域,装置闭锁i、ii母差动,跳开iii母上所有支路断路器,切除故障。

母线保护装置的主保护为基于基尔霍夫原理的差动保护,利用整体大差和各个母线的小差的电气特性,区分区内外故障和选择故障母线。

双母单分段接线方式下,母线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为i、ii、iii三段母线。母线保护范围内,母联(分段)不参与大差计算,只参与相邻母线的小差计算。以a相为例,在装置未互联(没有互联压板投入或没有支路刀闸双跨)时,计算出大差a相差流为零,i母及ii母小差a相均有差流,此电气量特征表明i、ii母之间的母联1发生ct断线。以此为前提,母线发生位于iii母的k1点a相故障,差动保护大差及三条母线小差a相差流均会大于定值,使得三条母线差动全部满足动作条件。

利用电路拓扑约束关系作为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发生母联(分段)ct断线时,若将母联两侧母线作为一个整体区间,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减除母联ct电气量对整体区间差流的影响,可以得出,ct断线的母联(分段)相邻两侧母线,在非相邻母线发生同相故障时,这一整体区间内差流为零。

本发明将双母单分段母线接线方式下的三条母线,利用组合理论,两两为一组,形成三个区间,分别定义如下:

小区1:包含范围i、ii母;对应差流用id1a、id1b、id1c表示;

小区2:包含范围i、iii母;对应差流用id2a、id2b、id2c表示;

小区3:包含范围ii、iii母;对应差流用id3a、id3b、id3c表示;

大差电流为:ida、idb、idc;

i母小差:id1a、id1b、id1c;

ii母小差:id2a、id2b、id2c;

iii母小差:id3a、id3b、id3c;

母联1电流:im1a、im1b、im1c;

母联2电流:im2a、im2b、im2c;

分段电流:im3a、im3b、im3c;

ct断线定值:ictdx;

差动电流定值:icd;

双母单分段母线结构中,以a相为例,若发生母联1a相ct断线,则对应电气量关系如下:

ida=0(1-1)

id1a>ictdx(1-2)

id2a>ictdx(1-3)

id3a=0(1-4)

id1a=0(1-5)

母联作为两段母线的联络开关,其电流只计入小差计算,不计入大差计算,在母线仅有母联ct断线时,会表现出大差无流,小差有流的特性;根据公式(1-1)、(1-2)和(1-3),可以得出母线区内大差无流,母联1两侧i、ii母小差有差流,母线保护装置发出“母联1ct断线”告警信号。

若ct断线的母联1非相邻母线即iii母发生区内a相故障(故障点短路电流为ifault),根据电路拓扑约束关系,故障后,故障电流从母联1流过,对应的电气量关系如下:

故障后,故障电流从母联1流过:

ida=id3a=ifault>icd(1-6)

|id1a|=|id2a|>0(1-7)

故障后,三条母线均存在差流,无法进行故障母线的选择。通过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于小区1,其有效区域内的节点差流应为除去母联1以外,i、ii母上所有相关断路器的电流之和。

id1a=id1a+id2a=0(1-8)

公式(1-8)表明,消除了母联1的影响后,小区1的整体差流为零,结合母联1ct断线的特征,认为故障发生在小区1以外区域,装置闭锁i、ii母差动,跳开iii母上所有支路断路器,切除故障。

综合上述分析,非相邻母线发生故障时,小区1区域差流为零。在发生母联(分段)ct断线后,继而发生区内同相故障时,将小区差流作为ct断线的母联两侧母线差动动作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这种约束关系,能够在双母单分段接线方式下解决母联(分段)ct断线后区内故障的选择故障母线的困难,确保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

图1所示的是双母单分段接线用例,图中支路13在i母、支路3在iii母、支路14在ii母、支路1为母联1、支路20为分段、支路21为母联2。支路极性指向i母,母联1、分段极性指向i母,母联2极性指向iii母。

利用rtds(realtimedigitalsimulator)仿真模拟系统母联2c相ct断线后,发生i母区内c相故障并将故障保持,验证本发明方法对保护行为的影响。

模拟母联2c相ct断线,如图2及图3中模拟量第63通道所示。待装置报出母联2ct断线后,模拟iii母区内c相故障,此时各个差流分别为:

|idc|=|i3c+i13c+i14c|≈15.6a(1-9)

|id1c|=|i13c+i1c+i20c|≈15.6a(1-10)

|id2c|=|i14c-i1c-i21c|≈12.5a(1-11)

|id3c|=|i3c+i21c-i20c|≈12.5a(1-12)

|id2c|=|id2c+id3c|≈0a(1-13)

根据公式(1-9)至公式(1-13),结合比例制动原理,在母联2ct断线后,发生非相邻母线故障,未使用本发明处理时,装置无延时跳母联1、支路13、分段断路器,由于故障保持,ii母、iii母差动动作,延时跳支路13、支路14,误跳故障母线;使用本发明处理方法使得装置无延时跳母联1、支路13、分段断路器,利用小区2差流为零的特征,闭锁ii母、iii母,做到不误跳非故障母线。比较图2、图3可以得出,本发明方法能够确保装置动作的正确性。

尽管本发明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