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302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



背景技术:

微电网技术是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关键。而逆变器是微电网的核心接口元件,是微电网高效运行的保证,是分布式能源和电网间能量交换的媒介;传统的电压型逆变器仅能降压输出,为实现传统逆变器并网发电,需增加一级dc-dc升压环节,构成两级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复杂,控制困难。

z源逆变器利用直通状态实现单级升压,适用于单级式并网发电系统,但是启动冲击电流大,低升压增益,能量不能双向流动等问题;例如申请号为“201110166524.4”的一种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虽然提高了升压能力,但没解决能量的双向流动的问题;又申请号为“201510037253.0”的一种新型z源并网变流器虽然使得电容电压应力减小,但是没有改变z源阻抗网络的升压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能够提高单级逆变器的升压能力,实现高增益升压,提高整个逆变器的输出质量;有效减小z网络电容的电压应力,从而减小逆变器体积重量;同时在阻碍能量回馈的二极管上反并联全控开关管,具备能量双向流动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为了全面提升z源逆变器性能,将高升压能力与抑制启动冲击的能力结合起来,在z源逆变器和开关电感型逆变器的基础上,通过将开关电感技术引入串联型逆变器,在串联型逆变器抑制启动冲击的基础上增强逆变器的升压能力。将开关电感技术加入逆变器的z源网络中,逆变桥与z源网络相串联,用开关电感单元替代串联逆变器的电感,可以将两种逆变器的优势相结合,串联型结构抑制启动冲击,同时通过开关电感单元提高z源逆变器升压比,另外,本发明选择用双向开关管替代二极管,保留了各自拓扑结构的优点,同时可实现电流的双向流动。

一种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包括直流电压源、x型z源阻抗网络、三相逆变桥构成的三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开关电感和电容组成的x型z源阻抗网络、功率二极管;其中所述x型z源阻抗网络中的电感包括第1开关电感支路和第2开关电感支路,所述第1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串联放电,所述第2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串联放电,从而使该z源逆变器获得更高直流链峰值电压;所述x型z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在直通时与输入电源串联分别向第一、第二电感(l1、l2)、第三、第四电感(l3、l4)充电,有效减小z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电压应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主要优点是:与电压源逆变器相比,本z源逆变器单级实现升降压;不需要死区时间,能够消除传统逆变器死区时间带来的输出噪声;同桥臂直通成为常态,增加逆变器的抗干扰能力;与传统的z源逆变器相比,本z源逆变器利用开关电感技术,升压能力增强,避免高增益时直通比太高调制比太低导致系统不稳定性增大、输出质量降低等问题,并且z源网络的电容电压应力小,逆变器体积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

图2为直通状态下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等效电路图;

图3为非直通状态下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高增益z源逆变器主电路做详细介绍:

本发明提出的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包括直流电压源、x型z源阻抗网络、三相逆变桥构成的三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开关电感和电容组成的x型z源阻抗网络、功率二极管;其中所述x型z源阻抗网络中的电感包括第1开关电感支路和第2开关电感支路,所述第1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串联放电,所述第2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串联放电,从而使该z源逆变器获得更高直流链峰值电压;所述x型z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在直通时与输入电源串联分别向第一、第二电感(l1、l2)、第三、第四电感(l3、l4)充电,有效减小z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电压应力。

进一步的,所述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其特征在于:直流电压源(vdc)正极连于第一电容(c1)的负端;第一电容(c1)的负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正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正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负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d4)、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逆变桥的上桥臂的三个开关管的集电极连于一起,连于x型z源阻抗网络的第二电容(c2)的负极;所述三相逆变桥下桥臂的三个开关管的发射极连于一起,构成三相逆变桥的负端,连于直流电压源的负极;三相逆变器的输出连接三相负载。

本发明提出的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可分为直通状态以及非直通状态,根据网络对称性电感电容元件取值分别相等,设电容电压为,电感电压为,电感电流为

逆变器工作在直通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在逆变器的直通状态情况下,电感电压及直流链电压为:

非直通状态下,逆变器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电感电压及直流链电压为:

式中:为直通状态时间,为逆变器的升压因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