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821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接线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盒,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接线盒,属于电力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而如今的自然资源缺愈发的匮乏,因此太阳能成了逐渐被开发的新能源,而光伏组件板长时间在室外使用,大型电站系统大部分使用在偏远山区、高原等热照充足的地方,每张电池板运用串并联方式通过普通接线盒将电源输出,长时间风吹日晒,尤其是在天气较为炎热的时候没接线盒内的温度就会很高,不仅降低了输电效率也加快了接线盒的老化,并且接线不方便,且电压不够稳定,所以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接线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线不方便,接线盒易老化,电压不稳的的问题,使其寿命更长,方便接线拆线,电压更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接线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的一侧通过传动轴活动连接于盒盖,所述盒体内部的底端开设有多个压缩腔,所述压缩腔的顶部铺设有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导线卡,所述防水透气膜纵向相邻的导线卡之间均活动安装有导电端子,且所述导电端子之间均通过弹簧活动连接,且所述弹簧的中部固定安装在盒体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弹簧之间安置有稳压计,所述稳压计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其中的两个导电端子,所述盒盖内开设有透气腔,所述透气腔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腔的两侧安装有弧形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气腔的两侧开设有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盒体的上檐和所述盒盖的下檐均贴设有防水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线卡的走向呈纵向整齐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的的表面包裹有绝缘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压缩腔、透气腔和透气孔来将接线盒内部所产生的热气散出去,较少由于较高温度对元器件及接线盒的损害,通过设有导电端子以及弹簧方便了导线之间的连接和拆卸,并且使连接好的线路可以有伸缩的空间,防止由于过紧扯坏导线或导电端子,通过设有稳压计有利于稳定输送的电压,通过设有导线卡来方便固定导线,防止其发生偏移,通过设有弧形挡板防止雨水进入透气腔,用过设有防水透气膜不仅有利于散热还可防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正视图;

图中:1、弧形挡板;2、盒盖;3、透气腔;4、盒体;5、压缩腔;6、防水透气膜;7、透气孔;8、稳压计;9、弹簧;10、导电端子;11、导线卡;12、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接线盒,包括盒体4和盒盖2,盒体4的一侧通过传动轴12活动连接于盒盖2,盒体4内部的底端开设有多个压缩腔5,压缩腔5的顶部铺设有防水透气膜6,防水透气膜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导线卡11,防水透气膜6纵向相邻的导线卡11之间均活动安装有导电端子10,且导电端子10之间均通过弹簧9活动连接,且弹簧9的中部固定安装在盒体4上,相邻的两个弹簧9之间安置有稳压计8,稳压计8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其中的两个导电端子10,盒盖2内开设有透气腔3,透气腔3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孔7,透气腔3的两侧安装有弧形挡板1。

进一步的,透气腔3的两侧开设有开口,有利于将接线盒内部的热气排出,盒体4的上檐和盒盖2的下檐均贴设有防水密封垫,增强盒体4与盒盖2之间的密封性,防止雨水进入,导线卡11的走向呈纵向整齐排列,有利于输电导线的整齐布线,弹簧9的的表面包裹有绝缘橡胶套,防止发生漏电和触电事故。

该种太阳能光伏用接线盒,在使用时,首先打开接线盒,然后分别将输电导线的一端连接在导电端子10上,然后对应的卡在导线卡11上,然后盖上盒盖2,当输电导线的电压不稳定时,稳压计8就会对其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电压值,并且在天气较为炎热的条件下,接线盒底部的空气会通过压缩腔5的压缩冷却(由于其内部空间由宽变窄,空气被压缩温度就会降低),然后通过防水透气膜6进入到盒体4内,然后将其内部热气冷却,且热气流会通过透气孔7进入透气腔3内,然后从两侧的开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线不方便,接线盒易老化,电压不稳的的问题,使其寿命更长,方便接线拆线,电压更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