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平单轴跟踪系统中推拉杆与摆动杆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5395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平单轴跟踪系统中推拉杆与摆动杆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平单轴跟踪系统中推拉杆与摆动杆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平单轴跟踪系统中,推拉杆多采用方钢管,因推拉杆横向跨度大、长度较长,易产生挠度变形,采用方钢管可有效抑制挠度变形增加结构强度,回转电机带动推拉杆摆动,推拉杆连接多个摆动杆、并带动摆动杆绕旋转主轴轴心转动,进而带动旋转主轴轴转动,实现光伏板的角度调节;其中推拉杆与摆动杆连接后会在往复的摆动过程中产生松动或滑脱,进而使多个摆动杆不能达到同步转动,影响光伏板角度控制精度;而产生松动的主要原因来自采用方钢管的推拉杆和摆动杆连接处产生的间隙,为确保摆动杆的同步摆动,推拉杆与其连接时,通常采用对推拉杆进行包覆固定的方式,这样便于调节推拉杆和摆动杆的作用位置,如果通过螺栓固定,则在安装初始时相邻摆动杆会产生夹角,最终会导致光伏板在角度控制过程中倾斜角度不统一,影响光伏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推拉杆产生松动或滑脱现象、为光伏板搅动调节精确性提供保障的用于平单轴跟踪系统中推拉杆与摆动杆的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平单轴跟踪系统中推拉杆与摆动杆的连接结构,包括推拉杆、摆动杆和铰连固定结构,所述铰连固定结构包括卡托和铰接座,在所述卡托一侧设置有顶持锁紧结构,卡托和铰接座通过连接件连接后可将推拉杆包覆固定,铰接座一端通过连接轴铰接在摆动杆上,顶持锁紧结构作用在推拉杆和卡托之间;

进一步,所述卡托包括U形槽板、设置在U形槽板侧壁顶端的连接板;

进一步,所述铰接座包括底座板、并列设置在底座板上的铰接耳板;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和底座板之间可通过连接件连接,卡托和铰接座将推拉杆包覆紧固时在连接板和底座板之间预留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顶持锁紧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U形槽板侧壁上的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母配合且可延伸至U形槽板内部的调节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卡托和铰接座的连接将推拉杆在上下方向进行夹持固定,再通过顶持锁紧结构将推拉杆与卡托之间所产生的左右方向的间隙消除,这样在推拉杆作用过程中可以使推拉杆四周始终保持紧固状态,避免了推拉杆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产生蠕动,有效避免了滑脱和松动的现象的发生,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为光伏板的角度调节精确性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平单轴跟踪系统中的整体结构展现示意图。

其中:1-推拉杆;2-摆动杆;3-卡托;4-铰接座;5-连接轴;6-U形槽板;7-连接板;8-底座板;9-铰接耳板;10-固定螺母;11-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用于平单轴跟踪系统中推拉杆与摆动杆的连接结构,包括推拉杆1、摆动杆2和铰连固定结构,铰连固定结构包括卡托3和铰接座4,在所述卡托3一侧设置有顶持锁紧结构,卡托3和铰接座4通过螺栓固定螺母连接件连接后可将推拉杆1包覆固定,铰接座4一端通过连接轴5铰接在摆动杆2上,连接轴5可以采用螺杆,在螺杆端部设置部分螺纹通过活动螺母进行连接,顶持锁紧结构作用在推拉杆1和卡托3之间;卡托3包括U形槽板6、设置在U形槽板6侧壁顶端的连接板7,连接板7用于连接件的连接其可以和U形槽板6一体成型,铰接座4包括底座板8、并列设置在底座板8上的铰接耳板9,底座板8为平直板,铰接耳板9为倾斜直板;其中U形槽板6可卡扣在推拉杆1外侧,为便于装配在U形槽板6和推拉杆1之间预留有配合间隙,而该配合间隙是产生松动或活脱的主要原因,以推拉杆1的截面为正方向,为克服推拉杆1在上下方向的间隙,通过卡托3和铰接座4将推拉杆1包覆紧固时在连接板7和底座板8之间预留间隙进行控制,该预留间隙不小于5mm通过螺栓固定螺母连接件连接后可消除推拉杆1在上下方向的间隙;在进行左右方向间隙调节时,可以通过调节螺栓11和固定螺母10的配合,使调节螺栓11的端部将推拉杆1的一侧壁压紧在在U形槽板6上,固定螺母10焊接在U形槽板6一侧;这样就消除了推拉杆1在安装过程中与卡托3和铰接座4之间的间隙,有效避免了推拉杆1在动作过程中在连接处产生蠕动位移,也就避免了推拉杆1产生松动或滑脱现象的发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邻的推拉杆1要连接在一个摆动杆2上,为实现相邻摆动杆的同步转动,相邻的两个铰接座4位于摆动杆2两侧并通过同一个连接轴5铰接在摆动杆2上。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