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443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交通工具尤其是列车需要对不同电源进行充电,但其本身自带的只有一种电源,对于交通工具上的设备来说,随着功耗和信号电压幅度的降低,电源噪声叠加在信号上,对信号失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其次由于交通工具的充电设备受温度影响比较严重,在寒冷的季节充电效率严重降低,延长充电时间,进而人们的工作受到制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设备,通过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NMOS管、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二NMOS管的电路设计在直流充电过程中,分解充电过程,降低电源充电时的纹波噪声,充电压差幅度线性减小,使得电压平稳过渡无突变;通过调温模块对充电电源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保证其充电效率最大化,缩短充电时间,不受地点、外界温度的影响;通过电子制冷制热片一步到位简化调温模块的结构及减小其体积,使其更加实用;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模块和用于辅助充电的调温模块,所述调温模块设置于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源处,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NMOS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NMOS管、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NMOS管的控制端相连,且其正向输入端与基准电压相连;所述第一NMOS管的输入端与充电电源相连,输出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相连,并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一电阻并联且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和第二NMOS管的输入端均与第一NMOS管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第二NMOS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NMOS管的输出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相连,并与被充电电源相连;所述第二NMOS管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接地的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并联接地,所述调温模块包括壳体、电子制冷制热片和用于给调温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源,所述壳体分为内层和外层,其内层将充电电源包裹;所述电子制冷制热片插入壳体的内层与外层形成的空腔内,并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壳体的空腔内填充有易导热的液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散热片,其设置于壳体外层的外表面,并与供电电源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准电压的电压值位于充电电源和被充电电源的电压值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供电电源与电子制冷制热片的连接电路的电流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NMOS管、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二NMOS管的电路设计在直流充电过程中,分解充电过程,降低电源充电时的纹波噪声,充电压差幅度线性减小,使得电压平稳过渡无突变;通过调温模块对充电电源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保证其充电效率最大化,缩短充电时间,不受地点、外界温度的影响;通过电子制冷制热片一步到位简化调温模块的结构及减小其体积,使其更加实用;整个车载充电设备设计合理,适应范围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车载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模块和用于辅助充电的调温模块,所述调温模块设置于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源处,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1、第一NMOS管2、第一电容3、第一电阻4、第二运算放大器5、第二NMOS管6、第二电容7和第二电阻8,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1的输出端与第一NMOS管2的控制端相连,且其正向输入端与基准电压100相连;所述第一NMOS管2的输入端与充电电源200相连,输出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1的反向输入端相连,并通过第一电阻4接地;所述第一电容3与第一电阻4并联且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5的正向输入端和第二NMOS管6的输入端均与第一NMOS管2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第二NMOS管6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NMOS管6的输出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5的反向输入端相连,并与被充电电源300相连;所述第二NMOS管6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接地的第二电容7和第二电阻8,所述第二电容7和第二电阻8并联接地,所述调温模块包括壳体9、电子制冷制热片10和用于给调温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源11,所述壳体分为内层9-1和外层9-2,其内层9-1将充电电源200包裹;所述电子制冷制热片10插入壳体9的内层与外层形成的空腔9-3内,并与供电电源11电连接;所述壳体9的空腔9-3内填充有易导热的液体。

优选的,当外界温度过高,充电电源需要降温才能保持高效的充电效率时,还包括散热片12,其设置于壳体外层9-2的外表面,并与供电电源11电连接;通过散热片与电子制冷制热片制热制冷过程相互配合,对充电电源及时进行降温处理。

优选的,所述壳体9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制成;防止壳体内部液体泄露。

进一步,所述基准电压100的电压值位于充电电源200和被充电电源300的电压值之间。

更进一步,所述供电电源11与电子制冷制热片10的连接电路的电流可调节,电子制冷制热片的吸热和放热时通过电流的大小决定的。

通过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NMOS管、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二NMOS管的电路设计在直流充电过程中,分解充电过程,降低电源充电时的纹波噪声,充电压差幅度线性减小,使得电压平稳过渡无突变;通过调温模块对充电电源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保证其充电效率最大化,缩短充电时间,不受地点、外界温度的影响;通过电子制冷制热片一步到位简化调温模块的结构及减小其体积,使其更加实用。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