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的屏蔽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2637阅读:10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子的屏蔽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转子的屏蔽套。



背景技术:

循环泵上的电机一般采用屏蔽式电动机,由于循环泵在工作时,将泵送的液体作为电机转子的润滑液和冷却液,因此,需要有一个屏蔽结构将液体与电机的定子部分隔离开来。

授权公告号为CN2059372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屏蔽套,包括屏蔽套体、设于屏蔽套体底端的扩张套和设于屏蔽套体顶端的轴承座,扩张套上设有安装环,轴承座与屏蔽套体之间设有连接结构一,扩张套与屏蔽套体之间设有连接结构二,屏蔽套体的上端还设有用于封闭屏蔽套体上端部的顶盖,轴承座设于顶盖的内侧,顶盖上设有排气结构。

上述屏蔽套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轴承座受外力作用容易变形偏离,从而影响转子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转子的屏蔽套,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果提高转子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转子的屏蔽套,包括套体和用于与转子配合的轴座,所述套体呈筒状,所述套体的顶部具有盘状的端盖,所述端盖沿径向向内收缩,所述端盖的底部具有环状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沿径向向外延伸,所述轴座筒状,该轴座设于套体内且与套体同轴线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和轴座之间设有环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沿周长方向呈波浪弯折形成若干向内或向外凸起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呈锯齿状,该支撑部的内侧与所述轴座的外围相切且抵靠,该支撑部的外侧与所述套体的内侧壁相切且抵靠。

屏蔽套设于电机内,电机的转子设于套体内,转子的一端与轴座配合,端盖与电机壳相连接,安装座与电机壳的另一端固连,这样套体将电机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空间,从而使定子和转子分置于两个空间内,这样外界的流体不会通过转子所在的区域侵入定子的区域而造成损坏,从而实现屏蔽泵的正常运转。通过在套体和轴座之间设置波浪弯折的支撑架,使支撑架上锯齿状支撑部的内外侧分别与轴座和套体内侧壁相抵靠,这样支撑架能够沿圆周多点对轴座进行径向支撑和定位,使轴座具有更好的同轴度,且支撑架的波浪弯折结构具有弹性,当轴座受偏载力时,支撑架的预紧力能够自动调整轴座回位,从而提高转子的安装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的屏蔽套中,所述套体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安装段和磁感段,所述安装段与所述端盖相连接,该安装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磁感段的内径尺寸,所述支撑架的外侧与所述安装段的内侧壁相抵靠,所述安装段内侧壁与磁感段的内侧壁接合处具有导向面。在屏蔽套进行装配时,需要将支撑架压入至安装段,为保证支撑架的径向支撑预紧力,将施加较大的作用力,通过在安装段内侧壁与磁感段的内侧壁接合处设置导向面,这样导向面为支撑架压入提供导向作用,避免支撑架受到阻力过大而造成损坏,提高机构的装配便捷性和安装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的屏蔽套中,所述轴座的外缘均经倒角处理。支撑架装入套体前需要先将轴座卡入支撑架内,通过对轴座的外缘进行倒角处理,为轴座与支撑架的装配提供导向,从而提高机构的装配便捷性和安装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的屏蔽套中,所述磁感段的厚度小于安装段的厚度,所述安装段的厚度小于端盖的厚度。为保障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磁感效果,将磁感段的厚度设为最小值,这样在保障屏蔽效果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屏蔽套对于电机转换效率的影响,提高电机的工作性能,设置磁感段、安装段和端盖厚度的渐变,避免屏蔽套各部位厚度落差过大而造成应力集中,提高屏蔽套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的屏蔽套中,所述套体还包括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磁感段和安装座相连接,所述过渡段的内径尺寸与磁感段的内径尺寸相同,该过渡段的厚度大于磁感段的厚度且小于安装座的厚度。设置磁感段、过渡段和安装座厚度的渐变,避免屏蔽套各部位厚度落差过大而造成应力集中,提高屏蔽套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的屏蔽套中,所述磁感段的厚度与安装段的厚度比值在1/2到1/5之间。通过设置磁感段的厚度与安装段的厚度比值一定范围之内,使屏蔽套的结构强度和电机磁感效果的保障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

在上述的一种转子的屏蔽套中,所述套体为金属一体式拉伸成型。本屏蔽套通过使用旋压工艺由金属板一体拉伸成型,使各部位实现不同的厚度且保障了提高了屏蔽套的结构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转子的屏蔽套通过在套体和轴座之间设置星形弯折的支撑架,为轴座提供径向多点支撑和定位,使轴座具有更好的同轴度吗,当轴座受偏载力时,支撑架的预紧力能够自动调整轴座回位,从而提高转子的装配精度。

2、本转子的屏蔽套通过在安装段内侧壁与磁感段的内侧壁接合处设置导向面,为支撑架压入提供导向作用,避免支撑架受到阻力过大而造成损坏,提高机构的装配便捷性和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屏蔽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屏蔽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屏蔽套中支撑架和轴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屏蔽套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套体;11、安装段;12、磁感段;13、过渡段;2、轴座;3、端盖;4、安装座;5、支撑架;51、支撑部;6、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屏蔽套包括套体1和用于与转子配合的轴座2,套体1呈筒状,套体1的顶部具有盘状的端盖3,端盖3沿径向相内收缩,端盖3的底部具有环状的安装座4,安装座4沿径向向外延伸,轴座2筒状,轴座2设于套体1内且与套体1同轴线布置,套体1和轴座2之间设有呈环形的支撑架5,支撑架5沿周长方向呈波浪弯折形成8个向外凸起的支撑部51,支撑部51呈锯齿状,支撑部51的内侧与轴座2的外围相切且抵靠,支撑部51的外侧与套体1的内侧壁相切且抵靠。屏蔽套设于电机内,电机的转子设于套体1内,转子的一端与轴座2配合,端盖3与电机壳相连接,安装座4与电机壳的另一端固连,这样套体1将电机的内腔分隔为两个空间,从而使定子和转子分置于两个空间内,这样外界的流体不会通过转子所在的区域侵入定子的区域而造成损坏,从而实现屏蔽泵的正常运转。通过在套体1和轴座2之间设置呈波浪状弯折的支撑架5,使支撑架5上锯齿状支撑部51的内外侧分别与轴座2和套体1内侧壁相抵靠,这样支撑架5能够沿圆周多点对轴座2进行径向支撑和定位,使轴座2具有更好的同轴度,且支撑架5的波浪弯折结构具有弹性,当轴座2受偏载力时,支撑架5的预紧力能够自动调整轴座2回位,从而提高转子的安装稳定性。作为优选,支撑部51沿支撑架5的周向均匀布置,使轴座2具有更好的同轴度。

如图2-5所示,套体1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安装段11和磁感段12,安装段11与端盖3相连接,安装段11的内径小于磁感段12的内径尺寸,支撑架5的外侧与安装段11的内侧壁相抵靠,安装段11内侧壁与磁感段12的内侧壁接合处具有导向面6。在屏蔽套进行装配时,需要将支撑架5压入至安装段11,为保证支撑架5的径向支撑预紧力,将施加较大的作用力,通过在安装段11内侧壁与磁感段12的内侧壁接合处设置导向面6,这样导向面6为支撑架5压入提供导向作用,避免支撑架5受到阻力过大而造成损坏,提高机构的装配便捷性和安装稳定性。进一步来讲,轴座2的外缘均经倒角处理。支撑架5装入套体1前需要先将轴座2卡入支撑架5内,通过对轴座2的外缘进行倒角处理,为轴座2与支撑架5的装配提供导向,从而提高机构的装配便捷性和安装稳定性。

如图1、图2所示,磁感段12的厚度小于安装段11的厚度,安装段11的厚度小于端盖3的厚度。为保障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磁感效果,将磁感段12的厚度设为最小值,这样在保障屏蔽效果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屏蔽套对于电机转换效率的影响,提高电机的工作性能,设置磁感段12、安装段11和端盖3厚度的渐变,避免屏蔽套各部位厚度落差过大而造成应力集中,提高屏蔽套的结构稳定性。套体1还包括过渡段13,过渡段13的两端分别与磁感段12和安装座4相连接,过渡段13的内径尺寸与磁感段12的内径尺寸相同,过渡段13的厚度大于磁感段12的厚度且小于安装座4的厚度。设置磁感段12、过渡段13和安装座4厚度的渐变,避免屏蔽套各部位厚度落差过大而造成应力集中,提高屏蔽套的结构稳定性。作为优选,磁感段12的厚度与安装段11的厚度比值为1/3。通过设置磁感段12的厚度与安装段11的厚度比值为1/3,使屏蔽套的结构强度和电机磁感效果的保障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套体1为金属一体式拉伸成型。本屏蔽套通过使用旋压工艺由金属板一体拉伸成型,使各部位实现不同的厚度且保障了提高了屏蔽套的结构的强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