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供电电路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354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供电电路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供电电路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USB接口,包括:(1)Type-A:标准版USB接口,Type-A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USB接口类型,在电脑上常用,其存在一些显著问题即有方向要求,必须从某个特定的方向才能将接头(公口)插入接口(母口),但由于 USB 公口的两面外形非常接近,这个插入的过程经常出错;2)Micro-B:移动设备的USB标准接口,当前大部分安卓手机中采用的是Micro USB 接口(即 USB Micro-B),这种接口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移动便携式设备上;(3)USB Type-C:新出现的新型USB接口,该接口具有尺寸小、正反都能插、速度快(10Gb)等优点,虽然Type-C接口出现不久,但可以预见,随着USB Type-C技术的成熟,未来的各种笔记本、平板电脑甚至是智能手机都会开始普及USB Type-C接口。而随着USB Type-C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消费类电子产品采用USB Type-C接口来承担系统的充电、数据传输、显示输出等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供电电路的电子装置,其供电电路能够在仅有外部电源接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时,外部电源经第一开关电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在仅有外部电源接入第二外部电源接口时,外部电源经第二开关电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在外部电源同时接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和第二外部电源接口时,外部电源经第一开关电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电路结构简单,具有自动侦测功能,可实现单路或双路并行供电,实现DC接口和USB Type-C接口供电方式自动侦测切换的协同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供电电路的电子装置,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外部电源接口、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电源接口侦测电路和输出接口,所述外部电源接口包括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和第二外部电源接口,用于接入外部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双通道MOS管,设置于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和输出接口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双通道MOS管,设置于第二外部电源接口和输出接口之间,所述电源接口侦测电路设置于第一外部电源接口与第一、第二开关电路之间,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连接系统用电电路;

在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接入外部电源,第二外部电源接口未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外部电源经第一开关电路与输出接口形成通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

在第二外部电源接口接入外部电源,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未接入外部电源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外部电源经第二开关电路与输出接口形成通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

在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和第二外部电源接口同时接入外部电源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第二开关电路关闭,外部电源经第一开关电路与输出接口形成通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源接口侦测电路包括第一路侦测电路和第二路侦测电路,所述第一路侦测电路包括第五MOS管,所述第五MOS管为N型MOS管,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经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源极接地,漏极经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连接所述输出接口,所述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并联;所述第二路侦测电路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二双通道MOS管的栅极经第四电阻连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双通道MOS管和第二双通道MOS管均为双P型MOS管,所述第一双通道MOS管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二双通道MOS管包括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栅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输出接口,栅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还包括一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正极经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连接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并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外部电源接口,栅极经第五电阻接地,漏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输出接口,栅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和第二外部电源接口分别为DC接口和USB Type-C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三开关电路,用检测第一外部电源接口的接入状态,在外部电源接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时,第三开关电路导通,通知系统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插入外部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开关电路包括第六MOS管、系统VCC电压端和状态输出端,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分别经第六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外部电源接口以及经第七电阻接地,源极接地,漏极分别经第八电阻连接所述系统VCC电压端以及经第九电阻连接所述状态输出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六MOS管为N型MOS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供电电路的电子装置,其供电电路结构简单,包括外部电源接口、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电源接口侦测电路和输出接口,通过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来切换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和第二外部电源接口供电,在仅有外部电源接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时,外部电源经第一开关电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在仅有外部电源接入第二外部电源接口时,外部电源经第二开关电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在外部电源同时接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和第二外部电源接口时,外部电源经第一开关电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电路结构简单,具有自动侦测功能,可实现单路或双路并行供电,可实现不同接口的自动侦测切换的协同供电。在原有DC充电的基础上增加USB Type-C接口,可实现USB Type-C、DC任意电源输入开机,开机状态单/双路电源输入切换时系统不掉电,USB Type-C进入数据传输模式时可用DC替代电池输入供电,实现DC接口和USB Type-C接口供电方式协同工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供电电路的电子装置,其供电电路功耗损耗低,采用MOS管构成的开关电路,PCB占用面积低,响应时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供电电路的电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供电电路的实施例一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供电电路的实施例二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供电电路的电子装置,供电电路包括:外部电源接口10、第一开关电路20、第二开关电路30、电源接口侦测电路50和输出接口40,外部电源接口包括第一外部电源接口11和第二外部电源接口12,用于接入外部电源,第一开关电路20包括第一双通道MOS管21(图中未示出),设置于第一外部电源接口11和输出接口40之间,第二开关电路30包括第二双通道MOS管31(图中未示出),设置于第二外部电源接口12和输出接口40之间,电源接口侦测电路50设置于第一外部电源接口11与第一20、第二开关电路30之间,输出接口40用于连接系统用电电路,

在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接入外部电源,第二外部电源接口未接入外部电源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外部电源经第一开关电路与输出接口形成通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

在第二外部电源接口接入外部电源,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未接入外部电源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外部电源经第二开关电路与输出接口形成通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

在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和第二外部电源接口同时接入外部电源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第二开关电路关闭,外部电源经第一开关电路与输出接口形成通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供电电路的电子装置,其供电电路结构简单,包括外部电源接口、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电源接口侦测电路和输出接口,通过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来切换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和第二外部电源接口供电,在仅有外部电源接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时,外部电源经第一开关电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在仅有外部电源接入第二外部电源接口时,外部电源经第二开关电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在外部电源同时接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和第二外部电源接口时,外部电源经第一开关电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电路结构简单,具有自动侦测功能,可实现单路或双路并行供电,可实现不同接口的自动侦测切换的协同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举例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侦测电路50包括第一路侦测电路51和第二路侦测电路52,其中第一路侦测电路51包括第五MOS管Q5,第五MOS管为N型MOS管,第五MOS管Q5的栅极G(1脚)经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源极S(2脚)接地,漏极D(3脚)经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连接输出接口,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并联,第二路侦测电路52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二双通道MOS管的栅极G(2、5脚)经第四电阻R4连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双通道MOS管和第二双通道MOS管均为双P型MOS管,第一双通道MOS管包括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第二双通道MOS管包括第三MOS管Q3和第四MOS管Q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个供电电路功率损耗低,采用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构成的开关电路,减少了导通时的耗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MOS管Q1的源极S(1脚)连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栅极G(2脚)连接第五MOS管Q5的漏极D(3脚),漏极D(6脚/7脚)连接第二MOS管Q2的漏极D(8脚/3脚),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MOS管Q2的源极S(4脚)连接输出接口,栅极G(5脚)连接第五MOS管的漏极D(3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采用第五MOS管以及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并联构成的回路使得在单/双路电源输入切换,系统不掉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开关电路还包括一二极管OR1,二极管OR1的负极连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正极经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容C2连接第五MOS管的漏极D(3脚),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容C2并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开关电路的二极管能够有效防止漏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三MOS管Q3的源极S(1脚)连接第二外部电源接口,栅极G(2脚)经第五电阻R5接地,漏极D(6脚/7脚)连接第四MOS管Q4的漏极D(3脚/8脚),第四MOS管Q4的源极S(4脚)连接输出接口,栅极G(5脚)连接第三MOS管Q3的栅极G(2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和第二外部电源接口分别为DC接口和USB Type-C接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在原有DC充电的基础上增加USB Type-C接口,可实现USB Type-C、DC任意电源输入开机,开机状态单/双路电源输入切换时系统不掉电,USB Type-C进入数据传输模式时可用DC替代电池输入供电,实现DC接口和USB Type-C接口供电方式协同工作。

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工作情况如下:

当外部电源接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即DC接口时,第五MOS管Q5栅极S为高电平,第五MOS管Q5导通,漏极D接地,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的栅极G为低电平,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导通即第一开关电路导通;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的栅极G为高电平,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截止即第二开关电路不导通,此时外部电源通过DC接口和第一开关电路与输出接口形成通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

当外部电源接入第二外部电源接口即USB Type-C接口时,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的栅极G为低电平,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导通即第二开关电路导通;第五MOS管Q5栅极S为低电平,第五MOS管Q5截止,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的栅极G为高电平,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截止即第一开关电路不导通,此时外部电源通过USB Type-C接口和第二开关电路与输出接口形成通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

当外部电源接入同时接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即DC接口和第二外部电源接口即USB Type-C接口时,第五MOS管Q5栅极S为高电平,第五MOS管Q5导通,漏极D接地,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的栅极G为低电平,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导通即第一开关电路导通;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的栅极G为高电平,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截止即第二开关电路不导通,此时外部电源通过DC接口和第一开关电路与输出接口形成通路,给系统用电电路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还包括第三开关电路60,用检测第一外部电源接口的接入状态,在外部电源接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时,第三开关电路导通,通知系统第一外部电源接口插入外部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第三开关电路包括第六MOS管Q6、系统VCC电压端和状态输出端DC_DET_H,第六MOS管为N型MOS管,第六MOS管Q6的栅极G(1脚)分别经第六电阻R6连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以及经第七电阻R7接地,源极S(2脚)接地,漏极D(3脚)分别经第八电阻R8连接系统VCC电压端以及经第九电阻R9连接状态输出端DC_DET_H。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通过第三开关电路可以检测外部电源是否插入,便于系统做电源配置,使得供电电路功能更加优化。

第三开关电路工作情况如下:

当外部电源接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即DC接口时,第六MOS管Q6的栅极G为高电平,第六MOS管Q6导通,此时系统VCC电压端经第八电阻R8接地,状态输出端DC_DET_H输出低电平信号;当外部电源未接入第一外部电源接口即DC接口时,第六MOS管Q6的栅极G为低电平,第六MOS管Q6截止,此时状态输出端DC_DET_H输出高电平信号。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