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线缆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595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光伏线缆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配件,尤其是一种光伏线缆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线缆作为光伏发电中最常见的耗材,也是最容易受损的耗材,尤其是其端部,具有精密的连接接头或者内芯,在运送或者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挤压、浸水甚至破损,这样就导致了线缆的损坏而不能继续使用,传统防护装置中,最常见的为简易的塞子结构,即一端为封闭的中空柱体,使用时直接将其与线缆端部连接,使线缆位于中空柱体的内腔中,从而起到防护作用,这种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实际使用中,会出现下列情况:

1.连接不紧密,因为该防护装置一端为封闭的,在装配时因为需要将线缆完全插入内腔中,这个过程可能由于气压向外挤压,导致线缆和防护装置连接不紧密;

2.连接后出现松动,在正常连接后,由于线缆内的气体逸出,在内腔中形成高气压,从而将防护装置挤出线缆;

3.对线缆端部形成硬挤压从而损伤线缆,由于防护装置直接作用于(插接方式)线缆端部,当不当操作时,例如弯折或者挤压,由于防护装置的硬度大于线缆硬度,很容易造成线缆连同防护装置一起收到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线缆防护装置,通过分体式结构,以及内部的防滑条,避免防护装置的松动和防护装置对线缆的损伤,提高防护效果。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光伏线缆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圈以及防护盖,所述的防护圈为中空柱状体,所述的防护盖嵌套在防护圈的内腔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圈的内腔内壁上设有防滑条,所述的防滑条为环形结构,防滑条的外圈与内腔内壁贴合,且防滑条至少有两条且有一条位于防护圈和防护盖的接触面上;

所述的防滑条还可以是条状结构,防滑条的轴向与内腔内壁轴向平行,且防滑条至少有两条。

所述的防滑条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锁扣装置,所述的锁扣包括锁舌和锁芯,所述的锁舌粘接在防护盖上,所述的锁芯固定连接在防护圈外壁,锁芯插接在锁舌上的锁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盖中心设有观察窗口,所述的观察窗口由透明塑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防滑条的作用下,保证防护圈和线缆牢固插接,同时,线缆外周与防滑条接触,与防护圈内腔内壁形成足够空间,防止线缆内气体逸出产生的高气压,进一步保证不会松动。

同时防滑条的弹性材质,使得线缆在防护装置内腔内具有一定的可动性,防止在防护装置受到挤压或者碰撞时对线缆产生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扣装置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光伏线缆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圈1以及防护盖2,所述的防护圈1为中空柱状体,所述的防护盖2嵌套在防护圈1的内腔一端,所述防护圈1的内腔内壁上设有防滑条3,所述的防滑条3为环形结构,防滑条3的外圈与内腔内壁贴合,且防滑条3至少有两条且有一条位于防护圈1和防护盖2的接触面上。

当防滑条为环形结构时,防滑条箍筋线缆,通过张紧力对线缆进行固定,此时线缆和防滑条的接触面积少,能有效的防止线缆受损。

此时防护盖也通过环形防滑条和防护圈连接,通过防滑条的箍紧,保证防护盖不会脱离防护圈。

实施方式2:

光伏线缆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圈1以及防护盖2,所述的防护圈1为中空柱状体,所述的防护盖2嵌套在防护圈的内腔一端,所述防护圈1的内腔内壁上设有防滑条3,所述的防滑条3还可以是条状结构,防滑条的轴向与内腔内壁轴向平行,且防滑条至少有两条。

当防滑条为条状结构时,防滑条通过对线缆的挤压保证线缆的固定,虽然增加了防滑条和线缆外圈的接触面积,但是由于防滑条的弹性性能,能缓冲绝大多数的外力,保证线缆不受损伤。

此时防护盖和防护圈之间也通过防滑条连接,通过防滑条之间的挤压,保证防护盖不会脱离防护圈。

结合图3说明锁扣装置的操作说明为:

所述的锁扣包括锁舌4和锁芯5,所述的锁舌4粘接在防护盖2上,具体的锁舌4连接在防护盖2的上表面边缘,同时锁舌4是可以弯折的,其弯折处位于锁舌4和防护盖2的连接边上,弯折方向是向防护盖的下表面;

所述的锁芯5固定连接在防护圈1外壁,锁芯5插接在锁舌4上的锁孔6内。

所述的防护盖中心设有观察窗口7,所述的观察窗口由透明塑料制成。观察窗口能便于使用人员查看线缆的具体情况。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