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供电板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2750发布日期:2018-07-11 04:5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固定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供电板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在地面立柱上的安装一般都采用事先焊接加工好的支架,并将支架固定到立柱上。这种支架的结构固定,不能拆卸,造成运输中所占空间大,不便于运输;且其固定式结构不能根据各地光照情况进行调节,使用的区域受到限制。

为克服上述支架存在的不足,授权公告号为CN205142094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倾角可调的太阳能支架》公开了一种支架结构,包括两个抱箍、上横梁、太阳能板背板、下横梁、两个纵向支撑、立杆、加强筋、法兰。所述两个抱箍分别和上、下横梁通过螺栓紧固在立杆上,所述太阳能板背板中上部和上横梁通过焊在各自上的转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太阳能板背板下部对称左右两侧通过焊在其上的转接件分别和纵向支撑的一端相连,两个纵向支撑的另一端分别和下横梁的两端面相紧固。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运输,且该支架的纵向支撑上开有槽孔,便于螺栓在轨道内滑动从而调整太阳能板倾角,适合不同地区使用。

又如申请号为201310380520.5的发明专利申请《光伏组件可调支架》公开的支架包括第一支腿、光伏组件、第二支腿以及连接支撑梁,第一支腿固定在连接支撑梁的一端与光伏组件之间,第二支腿一端固定在连接支撑梁的另一端部,第二支腿的另一端与光伏组件连接,光伏组件上设有若干个定位部,第二支腿上设有配合部,配合部与定位部相配合连接,光伏组件上不同的定位部与配合部配合使光伏组件具有不同的角度,适合不同季节及地区使用。

上述公开的支架均便于组装和拆卸,且能实现迎光角的调节,但是调节迎光角度时,均需要先拧开两侧的螺母,将支架调节至适合角度后,再将两侧的螺栓和螺母拧紧,过程较繁琐,不够简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卸且角度可调的太阳能供电板的固定装置,以实现快速调节太阳能供电板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供电板的固定装置,包括有用来拆卸地固定在立柱上的基框,该基框又包括有上横梁、与上横梁相对而设的下横梁、连接在所述上、下横梁之间的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同时还包括有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杆的顶端、底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一连接杆,以及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竖杆的顶端、底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杆用于固定太阳能供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销和多个间隔排列的供该第一定位销插入定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上也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销和多个间隔排列的供该第二定位销插入定位的第二定位孔,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基框之间连接有调节并固定第一横杆和基框之间距离的连接件。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

较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杆和第一螺母,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有挡件,该螺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横杆、第一横杆上的通孔后连接所述第一螺母,使得第一横杆、第二横杆被限位在所述挡件和第一螺母之间;并且所述螺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间的最大距离。因此通过拧松或拧紧第一螺母即可快速调节并固定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间的距离。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多个第一、第二定位孔分别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一、第二定位销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杆上,且第一、第二定位销均设计成相同结构的定位销,该定位销由头部和外径小于头部的杆部组成,所述第一、第二定位孔则均设计成由相互贯通的插入孔和锁紧孔组成的相同定位孔,所述锁紧孔邻近基框且孔径小于头部、大于杆部,所述插入孔的孔径则大于所述头部,而使所述定位销能插入所述插入孔后再滑至所述锁紧孔中,进而能防止定位销脱离定位孔,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稳定性。

在上述各方案中,还包括有用来卡设在立柱上的抱箍,所述抱箍的两端与所述基框相拆卸连接,便于运输和安装。

为适应不同外径的立柱,作为改进,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分别开有多个横向排列的安装孔,所述抱箍有两个,各抱箍的两端设有外螺纹,各抱箍的两端插入对应的安装孔后再与第二螺母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第一、第二定位销,第一、第二定位孔和连接第一横杆、基框之间的连接件,使得本实用新型调节太阳能供电板的倾角时,只需调节连接件,并将第一、第二定位销分别插入至合适的第一、第二定位孔内即可,过程简便;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固定在立柱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固定在立柱上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太阳能供电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Ⅰ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供电板的固定装置,包括有用来拆卸地固定在立柱上的基框1,该基框1又包括有上横梁11、与上横梁11相对而设的下横梁12、连接在上、下横梁11、12之间的第一竖杆13和第二竖杆14,同时还包括有一端分别与第一竖杆13的顶端、底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21和第一连接杆31,以及一端分别与第二竖杆14的顶端、底端相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杆22和第二连接杆32,第一、第二支撑杆21、22用于固定太阳能供电板A,第一支撑杆21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接杆31的另一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销41a和多个等间隔排列的供第一定位销41a插入定位的第一定位孔31a,第二支撑杆22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杆32的另一端上也分别设有第二定位销42a和多个等间隔排列的供第二定位销42a插入定位的第二定位孔32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定位销41a、42a均设计成相同结构的定位销,该定位销由头部X和外径小于头部X的杆部Y组成,第一、第二定位孔31a、32a则均设计成由相互贯通的插入孔U和锁紧孔V组成的相同定位孔,锁紧孔V邻近基框1且孔径小于头部X、大于杆部Y,插入孔U的孔径则大于头部X,而使定位销能插入至插入孔U后再滑至锁紧孔V中,具体请参见图4;并且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51,第一竖杆13和第二竖杆1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52,第一横杆51和第二横杆52之间连接有调节并固定第一横杆51和第二横杆52之间距离的连接件6,该连接件6包括螺杆61和第一螺母62,螺杆61的一端连接有挡件63,该螺杆6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横杆52、第一横杆51上的通孔后连接第一螺母62,使得第一横杆51、第二横杆52被限位在挡件63和第一螺母62之间,并且螺杆61的长度大于第一横杆51、第二横杆52间的最大距离;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还包括有用来卡设在立柱上的抱箍7,抱箍7有两个且结构相同,各抱箍的两端设有外螺纹71,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上分别开有多个横向排列的安装孔M,根据立柱的外径,各抱箍7的两端插入对应的安装孔M后再与第二螺母相连接。

当需要向下调节太阳能供电板A的倾角时,可以直接将第一、第二定位销41a、42a分别滑至第一、第二定位孔31a、32a的插入孔U,并将第一、第二定位销41a、42a从第一、第二定位孔31a、32a内脱离,然后将第一、第二定位销41a、42a分别插入至靠近基框的第一、第二定位孔31a、32a的插入孔U内,并滑至锁紧孔V内锁紧,最后再拧紧第一螺母62即可;当向上调节太阳能供电板A的倾角时,由于第一横杆51和第二横杆52间的距离增大,需先向外拧松第一螺母62,再将第一、第二定位销41a、42a分别插入至远离基框的第一、第二定位孔31a、32a内,最后再拧紧第一螺母62即可,过程简单、轻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