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布置式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3499发布日期:2019-01-22 23:00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层叠布置式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层叠布置式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移动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在移动设备上人们可以接收邮件、浏览网页等,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移动设备的传统充电方式为有线充电,即通过充电线进行充电,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充电需求,因此,无线充电技术已成为目前发展前景广阔的新技术,逐渐取代传统有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是通过移动设备接收无线充电器发出的电磁波,利用低频电磁波的感应能力传递使移动设备获取电能从而完成充电,但是现有的无线充电器结构复杂,不能有效利用组装空间,生产成本较高;另外充电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大大缩短无线充电器的寿命以及降低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现有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设计合理性欠佳,各零件之间的组装定位不方便,稳固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布置式无线充电器,其通过无线发射件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上下叠层设计,减少热量积累,同时,节约组装空间,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大的推广作用。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层叠布置式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壳以及装设于底壳内的充电器面板、无线发射件、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两者上下层叠设置,前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和无线发射件分别装设于相应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无线发射件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两者于底壳内上下层叠设置;无线发射件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器面板装设于底壳顶部,前述无线发射件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位于底壳和充电器面板所围构区域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腔具有竖向腔和横向腔,所述竖向腔和第二安装腔分别自底壳的顶部向下凹设,所述竖向腔与第二安装腔横向并排设置,所述横向腔自竖向腔的下段部位横向凹设,所述横向腔延伸至第二安装腔的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内对应充电器面板凹设有面板安装腔,前述充电器面板适配于面板安装腔内,前述竖向腔和第二安装腔分别自面板安装腔体的底面向下凹设,竖向腔和横向腔的内底面均低于第二安装腔的内底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的底部设有脚垫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的侧壁上开设有让位孔,所述充电接口装设于让位孔内侧且露于底壳的外侧,或者,通过一数据线伸出让位孔,数据线的一端连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数据线的另一端连接于充电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电器面板的底部通过第一双面胶与底壳贴合固定,前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的底部通过第二双面胶与底壳贴合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为金属底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底壳为铝材底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为塑料底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电器面板为亚克力材质的充电器面板或者玻璃材质的充电器面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其主要是通过无线发射件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上下叠层设计,减少热量积累,节约组装空间,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底壳采用铝材,散热能力较好,延长无线充电器的使用寿命,提高无线充电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零件之间安装定位方便和稳固。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局部俯视示意图(主要隐藏充电器面板以及第一双面胶);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底壳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底壳 101、脚垫安装槽

11、脚垫块 12、面板安装腔

13、第一安装腔 131、竖向腔

132、横向腔 14、第二安装腔

15、让位孔 20、充电器面板

30、无线发射件 31、无线发射线圈

311、连接端子 40、无线充电控制模块

41、充电接口 51、第一双面胶

52、第二双面胶 60、数据线

61、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层叠布置式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壳10以及装设于底壳10内的充电器面板20、无线发射件30、无线充电控制模块40,所述充电器面板20装设于底壳10顶部,前述无线发射件30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40位于底壳10和充电器面板20所围构区域内,优选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40的底部通过第二双面胶52与底壳10贴合固定,其中:

所述底壳10可以为金属底壳或塑料底壳,在本实施例中,底壳10为金属底壳,优选地,所述金属底壳为铝材底壳,铝材的散热能力较好,从而提高无线充电器的散热能力;所述底壳10的底部设有脚垫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0的底部设有若干脚垫安装槽101,前述脚垫块11装设于脚垫安装槽101内,使得底壳10的底部具有一定的高度,进而更加提高无线充电器的散热能力。

所述底壳1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腔13和第二安装腔14,所述第一安装腔13和第二安装腔14两者上下层叠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腔13具有竖向腔131和横向腔132,所述竖向腔131和第二安装腔14分别自底壳10的顶部向下凹设,所述竖向腔131与第二安装腔14横向并排设置,所述横向腔132自竖向腔131的下段部位横向凹设,所述横向腔131延伸至第二安装腔14的下方;前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40和无线发射件30分别装设于相应的第一安装腔13和第二安装腔14内,无线发射件30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40两者于底壳10内上下层叠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无线发射件30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40两者于底壳10内采用上下叠层的形式设置,使得底壳10内部组装空间减少,从而节省生产成本,另外,将无线发射件30设置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40上方,增大了电磁波的面积,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所述底壳10内对应充电器面板20凹设有面板安装腔12,前述充电器面板20适配于面板安装腔12内,所述充电器面板20的底部通过第一双面胶51与底壳10贴合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器面板20的周缘贴合于面板安装腔12侧壁以密封于面板安装腔12,对装设于底壳10内的零件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充电器面板20可以设计为亚克力材质的充电器面板或者玻璃材质的充电器面板,当然,也可设计为其它材质。前述竖向腔131和第二安装腔14分别自面板安装腔的底面向下凹设,竖向腔和横向腔的内底面均低于第二安装腔14的内底面;

前述无线发射件30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40电连接,无线发射件30包括装设于第一安装腔13内的无线发射线圈31,所述无线发射线圈31具有连接端子311,所述连接端子3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无线发射线圈31通过连接端子311与无线充电控制模块40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40连接有充电接口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41可以USB端口等,优选地,所述充电接口41为USB Type-C接口;所述充电接口41设置于前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40,前述底壳10的侧壁上对应充电接口41开设有让位孔15,所述充电接口41装设于让位孔15内侧且露于底壳10的外侧,或者,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二中,通过一数据线60伸出让位孔15,数据线60的一端连接无线充电控制模块40,数据线60的另一端连接于充电接口61;另外,在充电接口41的一侧还开设有开关按键安装孔,前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40上设有开关按键(图中未显示),所述开关按键装设于按键安装孔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无线发射件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上下叠层设计,节约组装空间,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底壳采用铝材,散热能力较好,延长无线充电器的使用寿命,提高无线充电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零件之间安装定位方便和稳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