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0991发布日期:2018-10-13 00:4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面双玻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对光伏系统的生产、安装、运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面双玻组件以其独特的优势如雨后春笋般得到快速发展,但双面双玻组件由于组件背面电池片发电,常规组件边框对背部电池片严重遮挡,大大影响组件背面的发电效率。因此,目前行业内的双面双玻组件均为无边组件。但是,这种无边框组件虽然减少了组件出厂时的边框材料和加工工序,但是对现场安装要求较高,需要花费更大的材料、设计及人工成本生产与之配套的安装转换件,且就目前行业内采用安装方式来看,很难保证组件安装后的牢固性、耐久性和准确性。同时,由于双面双玻组件上下两层均为玻璃,无任何保护设施,组件运输及安装过程中,稍有撞击便会导致钢化玻璃破损,为客户造成损失甚至造成人员受伤。

目前,行业内的双面双玻组件主要采用无边框组件,该无边框组件在组件安装装过程难度较大,需要购买无边框组件专用压块或其他配套固定部件,增加了安装成本,同时,组件安装时,由于组件四周无边框保护,且钢化玻璃的易碎性,容易造成组件碰撞损坏。有些厂家为提高组件机械性能及降低安装难度,也搭配设计使用C面很窄的边框,该边框可增加组件可靠性,但是由于C面较窄,施工人员搬运组件时难度较大,手无法抓牢C面边框,容易造成组件滑落摔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以提高组件机械性能的同时,使组件便于安装的同时对组件背面电池片无遮挡,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以提高组件机械性能的同时,使组件便于安装的同时对组件背面电池片无遮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所述第一框板、所述第二框板和所述第三框板组成一个凹槽,其中,

所述第一框板与所述第二框板铰接,所述第三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上述第一框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框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当所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贴合时,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对正,通过固定件将所述所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固定在贴合状态。

优选的,上述固定件包括螺栓和螺母。

优选的,上述第二框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框板最大旋转角度的限位板。

优选的,上述限位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

优选的,上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宽度为所述第一框板的宽度的0.4倍。

优选的,上述最大旋转角度为90°。

优选的,上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通过同心转轴铰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所述第一框板、所述第二框板和所述第三框板组成一个凹槽,其中,所述第一框板与所述第二框板铰接,所述第三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固定连接。搬运组件时,将第一框板展开,可用手直接抬第一框板,第一框板较宽,完全可用于搬运时抬起组件且易于抓牢。当组件上架后,将第一框板折叠至与第二框板平行,折叠后,较宽的第一框板便不会对组件背面有任何遮挡。从而提高组件机械性能的同时,使组件便于安装的同时对组件背面电池片无遮挡,提高组件的发电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2中:

第一框板1、第二框板2、第三框板3、限位板4、第一通孔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板1、第二框板2和第三框板3,第一框板1、第二框板2和第三框板3组成一个凹槽,其中,第一框板1与第二框板2铰接,第三框板3和第二框板2固定连接。搬运组件时,将第一框板1展开,可用手直接抬第一框板1,第一框板1较宽,完全可用于搬运时抬起组件且易于抓牢。当组件上架后,将第一框板1折叠至与第二框板2平行,折叠后,较宽的第一框板1便不会对组件背面有任何遮挡。从而提高组件机械性能的同时,使组件便于安装的同时对组件背面电池片无遮挡。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第一框板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第二框板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当第一框板1和第二框板2贴合时,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对正,通过固定件将第一框板1和第二框板2固定在贴合状态。防止折叠后的第一框板1自动展开。固定件包括螺栓和螺母。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第二框板2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框板1最大旋转角度的限位板4。该限位板4的作用是:限制第一框板1的最大张开角度,最大旋转张开角度为90°。限位板5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限制板5的宽度不宜过大,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宽度为第一框板1的宽度的0.4倍。

其中,第一框板1和第二框板2通过同心转轴铰接。通过该转轴设计,可使第一框板1灵活转动,使边框达到展开、折叠的目的。

在本领域中,常规组件边框分为A、B、C三面,依次对应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中的第三框板3、第二框板2和第一框板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具有可折叠性,边框展开时与常规组件边框类似。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依据常规组件边框也可分为A、B、C三面,其中C面可折叠,折叠后可避免边框C面对组件背面电池片的遮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该边框与常规组件边框类似,也分为A、B、C三面,其中下方为A面,垂直面定义为B面,上方平面为C面。组件安装时,将层压好的组件卡入A面凹槽内部安装即可,此处与常规组件安装方式一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的创新点是对B、C平面进行改进,使该边框具有可折叠性。可折叠边框的优势点在于:搬运组件时,将边框展开,如图1所示,可用手直接抬C面,C面较宽,完全可用于搬运时抬起组件且易于抓牢。当组件上架后,将C面折叠至与B面平行,如图2所示,折叠后,较宽的C面便不会对组件背面有任何遮挡。下文中分别分析B、C面结构及安装方式:

B面中有两个固定的限制面,即限位板4,该限制面的作用是:限制C面的最大张开角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双面组件的边框设计的角度为90°。为避免限制面对组件背面的遮挡,限制面的宽度不宜过大,应当为C面宽度的0.4倍为宜。另外,B面设计时预留一个开孔,同时,C面对应位置也预留开孔,该开孔的作用是,当C面闭合式后,用螺栓及螺母从孔洞处穿过固定,防止折叠后的C面自动展开。B面与C面的连接方式为同心圆转轴,通过该转轴设计,可使C面灵活转动,使边框达到展开、折叠的目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