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装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1581发布日期:2018-09-18 22:4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中高压输配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装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配电网系统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力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许多领域以及行业需要不间断地用电,因此,需要变电站具备不间断供电的能力。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变电站系统的某个部件发生损坏以及变电站升级改造时,通常需要断电处理,给各个领域造成财产损失,用户用电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变电站系统的某个部件发生损坏以及变电站升级改造时,通常需要断电处理,给各个领域造成财产损失,用户用电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为解决上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装箱式变电站,该预装箱式变电站包括:高压开关柜、配电变压器、综合智能配电箱、电源以及智能双电源开关,所述高压开关柜位于所述配电变压器的顶端,在预装箱式变电站的正面向预装箱式变电站观察时,所述高压开关柜和所述配电变压器上下叠加,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位于所述高压开关柜和所述配电变压器两者的右侧,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以及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内部,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的第二电源母线与配电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的电源母线与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的负载母线与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中框架低压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综合智能配电箱内部内部设置智能双电源开关,智能监测预装箱式变电站系统的运行状态,正常使用是,智能双电源开关接通第二电源母线,即接通常用电源母线,变电站系统正常为用户供电;当预装箱式变电站系统出现故障时,智能双电源开关自动接通电源母线,即接通备用电源母线,备用电源为用户供电;当变电系统恢复正常时,智能双电源开关自动由备用电源供电模式转换为变电站系统供电模式;智能双电源开关能够实现在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当变电站系统的某个部件发生损坏以及变电站升级改造时,用户用电不需要断电处理,避免用户财产损失,满足用户用电,提高了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内部设置有智能配变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负控设备以及摄像机、调补电容器、散热风扇和电能表;其中,所述智能配变器设置在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的一侧,所述智能配变器分别与所述框架低压断路器、所述调补电容器、所述散热风扇、所述配电变压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摄像机、所述负控设备、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和所述电能表连接。

上述进一步地有益效果:通过在综合智能配电箱内部设置智能配变器,对相关用电信息进行监测,对供用电监测、控制和管理,具有远程抄表、用电异常信息报警、负荷管理与控制功能。具体地,对配电变压器的电压、电流、电压合格率、谐波、闪变以及瞬间过电压进行监测;对配电变压器进行欠压、过压、过流以及过负荷保护;对用户电表数据进行监测;对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剩余电流值监测、剩余电流状态及遥控分合闸进行监控;对功率定制闭环控制,电量定值控制以及远方控制进行负荷管理;对电能质量无功动态补偿、三相不平衡治理、电能质量数据监测进行管理;对变电站进行安全防护,具有防盗、异常信息报警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配变器为长方体,所述智能配变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276mm、156mm、178mm。

上述进一步地有益效果:便于将智能配变器安装在综合智能配电箱内部,减少智能配变器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在高压开关柜中设置有三工位负荷开关、限流熔断器、三工位负荷开关操动机构、肘型避雷器、电流互感器、带电指示器;在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设置有所述带电指示器;所述限流熔断器的熔仓位于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的一侧;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操动机构与所述智能配变器连接;其中,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的输入端与高压电缆连接;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限流熔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限流熔断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肘型避雷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肘型避雷器的输出端接地,所述限流熔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配电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进一步地有益效果:高压侧采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的组合方式,熔断器三相可靠联锁,不存在缺相运行的现象。高压开关采用气箱密封,六氟化硫气体绝缘、表面屏蔽技术,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负荷开关具有切断转移电流能力,三工位负荷开关整合了负荷开关和接地开关两者的功能,并由一体式负荷开关来完成,这样可以实现机械闭锁,防止主回路带电合地刀。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开关柜采用六氟化硫气体密封,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采用六氟化硫气体灭弧方式灭弧。

上述进一步地有益效果:熔断器安装于高压组合电器内部,安全可靠,充分保障人身和设备的运行安全。框架外壳可有效防止因内部故障电弧产生的冲击对外部人员产生伤害。限流熔断器为三个,每个熔断器上装有一个撞针。当发生一相熔断时,用熔断器的撞针使负荷开关的三相同时分闸,避免缺相运行。

进一步地,在所述限流熔断器上设有撞击器,在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操作机构设置有分闸传动轴;所述分闸传动轴将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的闸刀与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的基座转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撞击器与所述分闸传动轴连接。

在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内部设置有至少4个低压断路器、继电器、电流互感器、分励磁脱扣器以及电涌保护器;

所述负控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涌保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涌保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至少4个低压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至少4个低压断路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分励磁脱扣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至少4个低压断路器中的任一低压断路器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补电容器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进一步地有益效果:可以实现无功补偿以及三相不平衡治理,为变电站系统提供电力稳定性保护以及补偿,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预装箱式变电站的周边设有变电站外壳,在所述变电站外壳的相邻三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双开门,在所述变电站外壳的侧壁以及所述双开门的门板上均设置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均为圆形透风孔。

上述进一步地有益效果:透风孔的设置,便于变电站内部系统的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变电站外壳为长方体,所述变电站外壳的长度值、宽度值和高度值分别为2050mm、1300mm和2300mm,所述变电站外壳的占地面积为2.7平方米。

上述进一步地有益效果:减小变电站外壳的占地面积,便于变电站外壳的安装以及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附图标号说明:

1–高压开关柜;2-配电变压器;3-综合智能配电箱;4-电源;5-智能双电源开关;6-智能配变器;7-变电站外壳;8-三工位负荷开关;9-限流熔断器;10-三工位负荷开关操动机构;11-肘型避雷器;12-撞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五,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装箱式变电站,

该预装箱式变电站包括:高压开关柜1、配电变压器2、综合智能配电箱3、电源4以及智能双电源开关5,所述高压开关柜1位于所述配电变压器2的顶端,在预装箱式变电站的正面向预装箱式变电站观察时,所述高压开关柜1和所述配电变压器2上下叠加,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3位于所述高压开关柜1和所述配电变压器2两者的右侧,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5以及所述电源4设置在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3内部,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5的第二电源母线与配电变压器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5的电源母线与所述电源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5的负载母线与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3中框架低压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

该预装箱式变电站包括:高压开关柜、配电变压器、综合智能配电箱、电源以及智能双电源开关,所述高压开关柜位于所述配电变压器的顶端,在预装箱式变电站的正面向预装箱式变电站观察时,所述高压开关柜和所述配电变压器上下叠加,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位于所述高压开关柜和所述配电变压器两者的右侧,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以及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内部,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的第二电源母线与配电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的电源母线与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的负载母线与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中的框架低压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结构中,智能双电源开关5控制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5的第二电源母线与配电变压器2的输出端连接以及电源母线与所述电源4的输出端连接之间的切换连接,当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5的第二电源母线与配电变压器2的输出端处于连接状态时,预装箱式变电站系统正常运行;当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5的电源母线与所述电源4的输出端处于连接状态时,预装箱式变电站系统异常运行,智能双电源开关5由第二电源母线与配电变压器2的输出端连接的状态转换为电源母线与所述电源4的输出端处于连接的状态,备用电源(即电源)开始为预装箱式变电站系统提供电力来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装箱式变电站,将高压开关柜1、配电变压器2以及低压配电箱进行一体化、组合式的结构设计,并采用框架外壳防护,可以有效防止因内部故障电弧产生的冲击对外部人员产生伤害,充分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的运行安全。

此外,所述电源4可以充电,电源4的充电端与与配电变压器2的输出端连接,在预装箱式变电站系统正常运行时,电源4的充电端与与配电变压器2的输出端导通,用于为电源4充电以及蓄电。

通过在综合智能配电箱3内部内部设置智能双电源开关5,智能监测预装箱式变电站系统的运行状态,正常使用时,智能双电源开关5接通第二电源母线,即接通常用电源母线,变电站系统正常为用户供电;当预装箱式变电站系统出现故障时,智能双电源开关5自动接通电源母线,即接通备用电源母线,备用电源为用户供电;当变电系统恢复正常时,智能双电源开关5自动由备用电源供电模式转换为变电站系统供电模式;智能双电源开关5能够实现在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当变电站系统的某个部件发生损坏以及变电站升级改造时,用户用电不需要断电处理,避免用户财产损失,满足用户用电,提高了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智能配变器6、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负控设备以及摄像机,所述智能配变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负控设备以及所述摄像机设置在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内部,所述智能配变器6设置在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5的一侧,所述智能配变器6分别与预装式变电站中的框架低压断路器以及低压断路器、调补电容器、所述配电变压器、散热风扇、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摄像机、所述负控设备、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5以及电能表连接,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5的负载母线通过所述智能配变器6与所述框架低压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具体为:所述智能配变器6的输入端与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智能配变器6的输出端与所述框架低压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

在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内部设置有智能配变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负控设备以及摄像机、调补电容器、散热风扇和电能表;其中,所述智能配变器设置在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的一侧,所述智能配变器分别与所述框架低压断路器、所述调补电容器、所述散热风扇、所述配电变压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摄像机、所述负控设备、所述智能双电源开关和所述电能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装箱式变电站,主要用于农网智能型低压配电箱内,智能配变器6采用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数据通讯方式,以公共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网络为载体,辅助以现场RS485(采用差分信号负逻辑)总线、红外线等通讯方式,将农网配电箱内的断路器、剩余电流漏电动作断路器、无功补偿投切状态、配电变压器工况、计量电能表等为主要控制管理对象,对相关的用电信息进行监测,实现供用电监测、控制和管理,具有远程抄表、用电异常信息报警、负荷管理与控制等多种功能。智能配变器6采用先进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硬件采用32位内核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256Mbit NandFLASH大容量数据存储器。通信信道采用高速全双工的工业级GPRS/CDMA模块;终端内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协议,支持各种有无线网络通信方式,支持网络在线升级。

智能配变器6的结构采用U型机箱,主要由主处理板、电压电流接口、负载电流采集板、遥控及告警接口板、遥信及RS485通讯板、电容器投切接口板、GPRS通讯板、电力载波通讯板组成。电路板单元采用插拔式结构,便于维护和更换。

上述结构的功能包括:配电压器监测与保护:过流(过载)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用户用电信息监测:监测电压、电流、功率、负载率等信息。配电变压器2计量总表监测:监测电能表的电量和运行状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监测与控制:监测负载回路的剩余电流数值、开关动作次数及遥控分合闸。状态监测:监测进出线开关、前后门开关。负荷管理:可设置用电负荷,实现负荷管理。电能质量管理:监测电压、电流谐波分量及畸变率,为谐波治理提供依据。线损计算:监测配变总表电量和台区用户电量,可统计分析线损。防窃电:采集电表电量和交采电量,发现不一致,可及时发现异常信息。防盗:增加摄像机,在打开配电箱前门时可拍照,主动上报事件,及时发现非法操作人员,防止设备被破坏和盗窃。分布式电源监测与控制:可采集分布式电源的电压、电流,计算出分布式电源的电量。采集测量回路三相电压、电流,并计算出功率、需量、有功电量、无功电量等。采集分布式电源回路的电压、电流,计算出分布式电源的电量。

智能配变器6对配电变压器2具有监测功能,具体为:智能配变器6具有测量回路交流采样,可以采集三相电压、电流。智能配变器6采集保护回路的电流。智能配变器6采集分布式电源的电压、电流。智能配变器6可采集负载电流及电容器的投切电流。智能配变器6采集电压、电流分析3-19次谐波分量,计算出电压、电流谐波畸变率。采集电压越限时间,统计出电压合格率。

智能配变器6对配电变压器2具有保护功能,具体为:智能配变器6根据参数设置,可实现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欠压保护。智能配变器6接进线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智能配变器6根据变压器工况的电压、电流越限值,可以自动跳闸,实现各种保护功能。主站通过GPRS通讯给终端发命令,实现遥控进线断路器的分合闸。保护电流回路独立设计,实现三段式电流保护。

智能配变器6具有配变计量总表监测功能,具体为:智能配变器6通过RS485接口抄读配电变压器2的电能表的正反有功电量、四象限无功电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并冻结电量。智能配变器6读取电能表的工况数据,发现电表数据异常则主动上报主站。智能配变器6具有居民用户用电信息监测功能,具体为:智能配变器6可配置居民载波模块,与配电变压器2下的居民集中抄表的Ⅰ型或Ⅱ型采集器通信,将居民的抄表数据上传主站。可实现台区的线损的统计分析。智能配变器6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S485通讯,智能配变器6可监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电压、电流、当前剩余电流、漏电告警、漏电动作记录和开关状态。智能配变器6通过RS485通讯实现遥控分合闸控制。

智能配变器6具有无功补偿控制功能,具体为:智能配变器6可采集电压电流,计算出缺额无功功率,可直接控制电容器投切开关的投切,实现无功补偿。智能配变器6具有遥信功能,具体为:具有16路遥信无源接口。智能配变器6的环境温度监测:可测量配电箱内的温度或湿度,可自动启动风扇散热。智能配变器6的防盗报警功能箱体开门后,智能配变器6可主动上报主站,防止非法打开配电箱。智能配变器6防窃电报警功能:计量与监测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安装在变电站外壳,用铅封或锁封装。若发现计量CT与测量CT电流不一致时,可断定计量CT有做手脚的嫌疑。智能配变器6具体数据抄读及存储功能终端可以抄读和存储不同的数据。智能配变器6可存储交流采样的电压电流数据。智能配变器6可存储电能表的数据。智能配变器6可存储剩余电流漏电动作断路器的数据。智能配变器6可存储智能电容器的各种数据。

智能配变器6具有用电异常检测及报警功能,具体为:智能配变器6实时对配电变压器2的工况进行监测,监测电表状态、开关变位状态、无功补偿电路状态以及设备停电等状态,智能配变器可6主动上报主站信息。智能配变器6具有RS232接口,用户可以对智能配变器6进行现场操作或维护。智能配变器6可以现场和远程升级,智能配变器6支持远程在线升级功能,也可现场使用U盘直接升级程序。

本实用新型的预装箱式变电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设配电自动化装置,高压侧开关可配置电动机构,预装箱式变电站内部可以模块化设计,工厂标准化组装,可以进行现场模块更换,可以根据需求增加容量。

通过在综合智能配电箱内部设置智能配变器6,对相关用电信息进行监测,对供用电监测、控制和管理,具有远程抄表、用电异常信息报警、负荷管理与控制功能。具体地,对配电变压器2的电压、电流、电压合格率、谐波、闪变以及瞬间过电压进行监测;对配电变压器2进行欠压、过压、过流以及过负荷保护;对用户电表数据进行监测;对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剩余电流值监测、剩余电流状态及遥控分合闸进行监控;对功率定制闭环控制,电量定值控制以及远方控制进行负荷管理;对电能质量无功动态补偿、三相不平衡治理、电能质量数据监测进行管理;对变电站进行安全防护,具有防盗、异常信息报警功能。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配变器6包括:电源、处理设备、通信设备以及显示设备,所述电源、所述通信设备以及所述显示设备分别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

使得智能配变器6具有通信功能。与用户进行互动,实现互动化管理。

下面简单描述智能配变器的标准要求。

智能配变器6的供电方式:电源供电方式,额定电压:220/380V,在偏差±20%的范围内可以正常工作。频率:50Hz,在偏差-6%~+2%的范围内可以正常工作。智能配变器6的消耗功率:电压输入回路功率消耗≦0.5VA(单相);电流输入回路功率消耗≦0.25VA(单相)。智能配变器6的抗接地故障能力:智能配变器6的电源由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三相四线配电网供电时,在接地故障及相对地产生10%过电压的情况下,没有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将会达到1.9倍的标称电压。在此情况下,智能配变器6不会出现损坏。供电恢复正常后,智能配变器6正常工作,智能配变器6保存的数据无改变。智能配变器6的电压电流输入:测量交流回路的输入:3路电压,3路电流。保护回路电流:3路电流。出线负载电流回路的输入:6路电流。电容器补偿投切电流回路输入,12路电流,输入范围:4-20mA,采用50A/20mA专用电流互感器。分布式电源电压电流输入:3路电压,3路电流。

智能配变器6的遥信输入:输入路数:16路,输入方式:为不带电的开/合切换触点。智能配变器直流模拟量输入:电流输入方式:4-20ma,输入路数:6路。电阻输入方式:电阻0-40KΩ,输入路数:4路。专用湿度输入接口:1路。智能配变器的输出回路:输出路数:4路开/合双位置控制输出和1路告警继电器输出。输出继电器型式:双稳态继电器。触点额定功率:可接通和开断交流250V/5A。触点寿命:通、断上述额定电流不少于100000次。

智能配变器6无功补偿控制功能:

智能配变器6具有2种无功补偿控制方式。本地无功补偿控制输出:12路电容器投切输出,可接多种规格的复合开关、投切开关等器件。智能电容器485通讯控制输出:可与多种规格的智能电容器通讯,实现无功投切和数据传输,无功补偿状态可上传主站。智能配变器中的RS-485接口:智能配变器具有3路485通信接口,接口与内部电路电气隔离。RS485-1接口:接多功能电能表,最多支持8只电表。RS485-2接口:接剩余电流漏电动作断路器,可接3个。终端可实现遥控分合闸、数据传输等。RS485-3接口:接智能电容器或者带通讯的投切开关,可实现无功补偿投切和数据传输。1个标准的RS232接口,通讯速率115200bps无校验,可用于现场通讯和管理。1个标准的USB接口,在面板上可用于程序升级。2个RJ45以太网口。正常工作温度:-25℃~+55℃;极限工作温度:-45℃~+70℃。有表示GPRS信号和指示。具有防止GPRS通信模块死机的断电自复位功能。160*160点阵的液晶显示,内置二级国标字库。

智能配变器6具备配电变压器电气参数监测、远程集中抄表、漏电保护器远程测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失压告警、漏电告警、漏电保护动作等运行状态检测、信息互动、防盗、防窃电、信息安全、数据存储等功能。

配电变压器2监测与保护,监测数据主要类型有:交流模拟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具有录波功能,并能以曲线或图表方式显示;电能量数据:总电能示值、各费率电能示值、总电能量、各费率电能量、最大需量等;电能统计数据:电压合格率、三相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暂时或瞬态过电压、电压暂降/中断/暂升、电压(电流)的2~19次谐波分量、谐波含有率及总畸变率、频率偏差、负载率以及供电连续性等统计数据。具备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欠压保护、过热保护等多种保护/报警功能,并同时完成记录、存储和上报。

用户用电信息监测:实现配电台区的电能信息采集,包括电能表数据采集、电能计量装置工况、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储存、管理和传输。配变计量总表监测:实现公共配电台区智能电能表的综合管理,考核其计量的有效性,对智能电能表的异常运行状况分析、判断、报告警并完成相关信息传输。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监测实现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运行状态和剩余电流数值的监测,具有记录、存储和上传功能。状态监测: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油温和瓦斯浓度,台区出线开关状态,电容器/滤波器投切状态和智能配:变终端运行状况等,具备异常报警功能。负荷管理综合控制管理配电台区负荷,实现变压器台功率定值控制、电量定值控制、费率定值控制和远方直接控制功能。

对变压器关键设施配电变压器等进行实时监测,对监测到的异常信息及时上传,并将异常设施的名称、地点等信息告知相关人员。对配电台区用电信息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发现异常后,启动异常处理流程,对非正常用电信息及时上传警示,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实现对配电台区数据存储、传输的加解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无线连接等接入方式,与运行维护人员和用户完成双向数据交互。通过电价策略引导用户采取合理的用电结构和用电方式,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分布式电源接入管理:对接入公用电网的用户侧分布式电源系统进行监测与控制。资产管理:实现配电台区主要设备的“身份”管理。视频监视:通过图像传感器监视配电台区安全运行情况,随时发送警情等异常状况信息和图片。

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对户外配电箱、配电站和箱变的温、湿度信息进行监测。事件及告警处理:通过配置发声、发光等辅助设备,对配电台区的各类事件和事故进行报警,并可实现对事件和事故的自动记录、追忆和上传。人机界面清晰易懂,辅助配置通用按键操作方式,使得人机对话操作方便、简单;提供丰富的灯光指示信息,使变压器台运行信息展现更为直观。空气温度:-45℃~70℃;最大变化率1℃/h。相对湿度:10%~100%;最大绝对湿度:35g/m3。大气压力:70kPa~106kPa。安装要求:适用于户外配电箱、户内配电柜和箱变低压室等封闭/半封闭空间安装。采用密闭壳体,防护性能应符合GB4208规定的IP51级要求,即防尘和防滴水。

智能配变器6硬件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支持带电、带负荷热插拔;软件采用统一的信息模型和功能模型实现互操作和“即插即用”。维护和升级:应有自测试、自诊断功能,发现异常工况应有记录;应有本地维护接口,通过维护接口设置终端参数,进行软件升级等。支持通过远程通信信道实现设置终端参数和在线软件升级,进行远程软件升级过程中,应具有断点续传能力。数据传输信道:上行通信方式优先选用:光纤专网、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专网230Mhz,无线公网GSM/GPRS等通信方式备用;下行通信方式支持光纤专网、电力线载波通信、微功率无线等多种通信方式。电压、电流模拟量输入交流采样模拟量输入有:交流电压:输入额定值为220V/380V或57.7V/100V。交流电流:输入额定值为5A,输入电流范围:(0~5)In,过载能力:能承受2倍额定电流连续过载,耐受10倍额定电流过载10s不损坏,耐受20倍额定电流过载5s不损坏,耐受40倍额定电流过载1s不损坏。状态量输入回路应有电气隔离及滤波回路,输入为不带电的开/合切换触点。

实施例四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配变器6为长方体,所述智能配变器6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276mm、156mm、178mm。

便于将智能配变器6安装在综合智能配电箱内部3,减少智能配变器6的占用空间。

户外型智能配变器安装于户外智能型低压配电箱中,采用全钢结构箱体,外形尺寸为276×178×156mm(宽×高×深)。户内型智能配变器安装于配电站配电柜或箱变低压室中,采用19英寸,4U上架式标准工业机箱,全钢结构箱体,尺寸:483×178×451mm(宽×高×深)。

实施例五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高压开关柜1中的三工位负荷开关8、限流熔断器、三工位负荷开关操动机构10、肘型避雷器、电流互感器、带电指示器,所述高压开关柜1采用六氟化硫气体密封,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8采用六氟化硫气体灭弧方式灭弧,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8与接地开关融为一体,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8与接地开关上均装有带电指示器,限流熔断器9的熔仓位于三工位负荷开关8的右侧,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操动机构10与所述智能配变器6连接;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8的输入端与高压电缆连接,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8的输出端与所述限流熔断器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限流熔断器9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肘型避雷器1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肘型避雷器11的输出端接地,所述限流熔断器9的第二输出端与配电变压器2的输入端连接。

在高压开关柜中设置有三工位负荷开关、限流熔断器、三工位负荷开关操动机构、肘型避雷器、电流互感器、带电指示器;在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设置有所述带电指示器;所述限流熔断器的熔仓位于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的一侧;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操动机构与所述智能配变器连接;其中,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的输入端与高压电缆连接;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限流熔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限流熔断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肘型避雷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肘型避雷器的输出端接地,所述限流熔断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配电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

高压侧采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的组合方式,熔断器三相可靠联锁,不存在缺相运行的现象。高压开关采用气箱密封,六氟化硫气体绝缘、表面屏蔽技术,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负荷开关具有切断转移电流能力,三工位负荷开关整合了负荷开关和接地开关两者的功能,并由一体式负荷开关来完成,这样可以实现机械闭锁,防止主回路带电合地刀。

实施例六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限流熔断器9带有撞针12,所述限流熔断器9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所述限流熔断器9上装有一个撞击器,三个所述撞击器通过钢筋件与分闸传动轴连接,具体地,所述分闸传动轴设置在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操作机构上,所述分闸传动轴将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8的闸刀与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8的基座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三个所述限流熔断器9的外侧壁上分别装有一个撞击器,三个所述撞击器通过所述钢筋件连接至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8操作机构的分闸传动轴,在所述分闸传动轴处将三根所述钢筋件用钢丝串接使三根钢筋件能够联动。

所述高压开关柜采用六氟化硫气体密封,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采用六氟化硫气体灭弧方式灭弧。在所述限流熔断器上设有撞击器,在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操作机构设置有分闸传动轴;所述分闸传动轴将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的闸刀与所述三工位负荷开关的基座转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撞击器与所述分闸传动轴连接。

熔断器9安装于高压组合电器内部,安全可靠,充分保障人身和设备的运行安全。框架外壳可有效防止因内部故障电弧产生的冲击对外部人员产生伤害。限流熔断器9为三个,每个熔断器上装有一个撞针。当发生一相熔断时,用熔断器的撞针使负荷开关的三相同时分闸,避免缺相运行。

实施例七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3内部的框架低压断路器、五个低压断路器、继电器、电流互感器、分励磁脱扣器以及电涌保护器,所述负控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涌保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涌保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五个低压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五个低压断路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分励磁脱扣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五个低压断路器中的其中一个低压断路器通过继电器与所述调补电容器的输入端连接。

在所述综合智能配电箱内部设置有至少4个低压断路器、继电器、电流互感器、分励磁脱扣器以及电涌保护器;所述负控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涌保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涌保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至少4个低压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至少4个低压断路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分励磁脱扣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至少4个低压断路器中的任一低压断路器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调补电容器的输入端连接。

可以实现无功补偿以及三相不平衡治理,为变电站系统提供电力稳定性保护以及补偿,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实施例八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变电站外壳7,所述高压开关柜1、配电变压器2以及综合智能配电箱3设置在所述变电站外壳7内部,所述变电站外壳7的相邻三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双开门,在所述变电站外壳7的侧壁以及所述双开门的门板上均设置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均为圆形透风孔。

透风孔的设置,便于变电站内部系统的散热,美观性较高。

实施例九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八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变电站外壳为7长方体,所述变电站外壳7的长度值、宽度值和高度值分别为2050mm、1300mm和2300mm,所述变电站外壳7的占地面积为2.7平方米。

减小变电站外壳7的占地面积,便于变电站外壳7的安装以及运输。

实施例十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八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变电站外壳7的材质为不锈钢。

使得变电站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耐腐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