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张塔延长环更换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2938发布日期:2018-08-10 21:22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张塔延长环更换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力线路的杆塔分为直线塔和耐张塔,直线塔的作用是挑起导线,一般只承受垂直荷载;耐张塔的作用是撑起导线的两端,不但承受垂直载荷,还要承受电力线路架空后的张力载荷,所以电力线路线路最易出危险的是耐张塔。

导线与耐张塔的连接是通过延长环和连接板实现连接的,导线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环安装在耐张塔上的连接环与连接板之间。其目的是隔绝导线和耐张塔之间的震动和晃动等,通过自我牺牲来保护耐张塔。因此,延长环的工作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不但要承受巨大的拉力,还要承受震动、晃动等产生的动载荷,一旦发生损坏,就意味着停电维修,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一个市级输电运检室需要管理输电线路(110-220kV)共计3000多公里,线路中有八千多基杆塔,其中耐张塔有1000多基,对这1000多基耐张塔上的延长环进行检查和更换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

在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一线工人常年在线路上进行检查与维修,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非常辛苦。尤其是没有更换延长环的专用工具,只能使用手扳葫芦与钢丝绳套等工具,这些工具重量重、操作复杂,作业的安全性较差且使用不便,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耐张塔延长环更换工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张塔延长环更换工具,包括连接部分和伸缩部分;

所述连接部分包括挂点连接金具和连接环;

所述挂点连接金具包括钩体、固定在钩体一侧的主挂钩、固定在钩体另一侧的辅助挂钩、与钩体铰接的连接挂钩和与钩体螺纹连接的找平螺栓;

所述主挂钩设在钩体的一端,连接挂钩设在钩体的另一端;所述找平螺栓设在钩体的中部;

所述连接环包括U型环体、设在U型环体一端的螺纹孔、设在U型环体另一端的通孔和连接螺栓;

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杆穿过通孔后与U型环体螺纹连接;

所述伸缩部分包括圆管、设在圆管内壁上的螺纹A、设在圆管内壁上的螺纹B、与圆管螺纹连接的连接环A、与圆管螺纹连接的连接环B和固定在圆管上的调整部分;

所述螺纹A和螺纹B的旋向相反;

所述调整部分包括固定在圆管外壁上的调整环、均布在调整环外壁上的孔和插在孔内的调整杆。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螺纹A设在圆管的一端,螺纹B设在圆管的另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连接环A包括圆环A和固定在圆环A上的螺杆A;所述螺杆A与圆管螺纹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连接环B包括圆环B和固定在圆环B上的螺杆B;所述螺杆B与圆管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重量轻,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负重和劳动强度。传统的更换方式是采用手扳葫芦和钢丝绳,这些工具重量中,背着爬到耐张塔上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耗。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重量轻,挂点连接金具和连接环可以直接装在口袋里,伸缩部分可以直接拿在手里,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负重。

本实用新型操作更加方便。在使用钢丝绳时,需要其绑在耐张塔上。钢丝绳比较硬,将其绑在耐张塔上就很费时间,绑的松了使用时容易断开,绑的紧了很难调整位置,在使用时只能将就钢丝绳的位置,非常不方便。手扳葫芦在使用时要将其两端固定,然后用手扳,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半截身子悬空,这个状态下很难使劲,只能一点一点的扳动手扳葫芦,工作效率非常低,尤其是手扳葫芦晃动频繁,需要时刻改变位置,十分的不安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更换作业时,将挂点连接金具直接挂在耐张塔上,用找平螺栓固定,挂点连接金具不会滑动,调整时只需要松开找平螺栓就能够更换位置,非常方便;在拉近连接板的过程中,只需要将调整杆插入到调整环上的孔中就能够轻松的转动圆管,使二者靠近,该过程中,调整杆转动一个角度后拔出,重新插到别的孔中,工作人员可以选择趴着或者蹲着,不需要移动位置,更加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还优化了钩体的受力,提高了钩体的使用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很难保证钩体和导线是平行的,这就会导致钩体不但要承受横向载荷,还要承受弯曲载荷。在使用找平螺栓固定钩体的过程中,调整找平螺栓的旋出长度,就能够使钩体与导线尽可能的平行,使钩体只承受横向载荷,避免弯曲,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调整杆使圆管转动进而达到使被更换延长环不再受力的目的,在该过程中,调整杆增加了力臂,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减轻了工作量,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调整环上均布着孔,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将调整杆拔出再插入到别的孔中,避免了以前需要随时改变位置来转动工具,甚至是半悬空状态下工作的情况,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环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环B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U型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钩体、12主挂钩、13辅助挂钩、14连接挂钩、15找平螺栓、21U型环体、22螺纹孔、23通孔、24连接螺栓、31圆管、32螺纹A、33螺纹B、341圆环A、342螺杆A、351圆环B、352螺杆B、41调整环、42孔、43调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张塔延长环更换工具,包括连接部分和伸缩部分;

所述连接部分包括挂点连接金具和连接环;

所述挂点连接金具包括钩体11、固定在钩体11一侧的主挂钩12、固定在钩体11另一侧的辅助挂钩13、与钩体11铰接的连接挂钩14和与钩体11螺纹连接的找平螺栓15;

所述主挂钩12设在钩体11的一端,连接挂钩14设在钩体11的另一端;所述找平螺栓15设在钩体11的中部;

所述连接环包括U型环体21、设在U型环体21一端的螺纹孔22、设在U型环体21另一端的通孔23和连接螺栓24;

所述连接螺栓24的螺杆穿过通孔23后与U型环体21螺纹连接;

所述伸缩部分包括圆管31、设在圆管31内壁上的螺纹A32、设在圆管31内壁上的螺纹B33、与圆管31螺纹连接的连接环A、与圆管31螺纹连接的连接环B和固定在圆管31上的调整部分;

所述螺纹A32和螺纹B33的旋向相反;

所述调整部分包括固定在圆管31外壁上的调整环41、均布在调整环41外壁上的孔42和插在孔42内的调整杆43。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螺纹A32设在圆管31的一端,螺纹B33设在圆管31的另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连接环A包括圆环A341和固定在圆环A341上的螺杆A342;所述螺杆A342与圆管31螺纹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连接环B包括圆环B351和固定在圆环B351上的螺杆B352;所述螺杆B352与圆管31螺纹连接。

在爬耐张塔之前,将挂点连接金具和连接环装到工作服口袋或者随身的工具包中,圆管31和调整杆43插到工具包或者腰带内,就能够进行延长环的更换工作。

爬上耐张塔后,首先将主挂钩12挂到耐张塔的横担上并转动找平螺栓15,使找平螺栓15的螺杆端与横担接触,将钩体11暂时固定到横担上。如果横担的位置偏低,可以将找平螺栓15拧下,从另一面拧到钩体11上,然后将辅助挂钩13挂到耐张塔上并拧紧找平螺栓15。

将U型环体21上的连接螺栓24拆下,用一只手握住U型环体21的一端,将其另一端穿过连接板上的孔,然后将圆环B351放到U型环体21上的螺纹孔22和通孔23之间,将连接螺栓24依次穿过通孔23和圆环A341后拧动,使连接螺栓24的螺杆拧到螺纹孔22内,这样连接环和伸缩部分就连接在一起。

接着将圆环B351挂到连接挂钩14上,松动找平螺栓15,改变挂点连接金具在横担上的位置,调整好后,从一个侧面观察钩体11和导线是否平行,并再次转动找平螺栓15,改变找平螺栓15位于钩体11与横担相近侧的伸出长度,使钩体11与导线尽可能的平行,使钩体11只承受沿导线方向的载荷。

然后将调整杆43插到调整环41最上面的孔42中并推动调整杆43转动,调整杆43转动时通过调整环41带动圆管31转动。连接环A和连接环B无法转动,二者与圆管31连接部分的螺纹相反,在转动的过程中螺杆A342和螺杆B352位于圆管31内的部分增加,拉动连接板向靠近工作人员的方向移动,当待更换的延长环不再受力时停止转动。

更换新的延长环并反向拨动调整杆43,使连接板向远离工作人员的方向移动,至新更换的延长环受力,伸缩部分不再受力后停止转动。依次拆除挂点连接金具和连接环,将其放到工具包中返回地面,全部更换工作完成。

在该过程中可以看出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就能够完成全部的工作,工作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特别是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