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限流报警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2308发布日期:2018-08-29 01:02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限流报警电路。



背景技术:

伺服驱动器(servo drives)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

伺服驱动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驱动电路对其进行保护以避免驱动电流超过伺服驱动器的允许电流而损坏伺服驱动器。

现有技术中,用于保护伺服驱动器的电路结构复杂,且存在无法及时保护驱动器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及时保护伺服驱动器的模块限流报警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限流报警电路,包括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的电流采样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电阻,且该第一电阻大于34 欧姆,所述的第一电阻与电流采样输入端的公共端连接有第二电阻,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功率模块的短路电压采样端和第一电容,所述功率模块的故障延时设置端连接有第二电容,所述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一电阻的一端均接地,且所述功率模块的W相负端、V相负端和U相负端均接地设置。

在上述的模块限流报警电路中,所述的第一电阻用于模块限流报警,且其大小为48.7欧姆。

在上述的模块限流报警电路中,所述的第二电阻的电阻大小为1.8k欧姆。

在上述的模块限流报警电路中,所述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大小分别为1nF和22nF。

本实用新型模块限流报警电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且通过将作为限流电阻的第一电阻设置为大于34 欧姆,使通过的最大电流小于伺服驱动器的最大允许电流,从而起到保护伺服驱动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块限流报警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电流采样输入端VSC;短路电压采样端CIN;故障延时设置端CFO;V相负端NV;U相负端NU;W相负端NW;第一电阻R61;第二电阻R60;第一电容C71;第二电容C7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限流报警电路包括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的电流采样输入端VSC连接有第一电阻R61,该所述的第一电阻R61与电流采样输入端VSC的公共端连接有第二电阻R60,所述的第二电阻R60的另一端连接于功率模块的短路电压采样端CIN和第一电容C71,所述功率模块的故障延时设置端 CFO连接有第二电容C70,所述的第一电容C71、第二电容C70和第一电阻R61的一端均接地,且所述功率模块的W相负端NW、V 相负端NV和U相负端NU均接地设置。

所述的第一电阻R61为本实用新型模块限流报警用的电阻,第二电阻R60的电阻大小为1.8k欧姆,当第一电阻R61的阻值为34欧姆时,驱动电流超过85A时伺服驱动器会报警,使驱动模块不正常工作,但是在正常的使用环境中,驱动电流很容易超过 85A,驱动器报警又会有一个滞后时间,所以,第一电阻R61为 34欧姆时会出现保护不及时的情况,所以本实施例的该第一电阻 R61的阻值大于34欧姆,优选地,该第一电阻R61的阻值大小为48.7欧姆,使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9.5A,当驱动电流大于59.5A 时,伺服驱动器就会报警,使驱动模块不正常工作,这样就限制了大电流的通过,从而及时保护伺服驱动器。

进一步地,第一电容C71和第二电容C70的大小分别为1nF和22nF。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流采样输入端VSC;短路电压采样端CIN;故障延时设置端CFO;V相负端NV;U相负端NU;W相负端NW;第一电阻R61;第二电阻R60;第一电容C71;第二电容 C7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