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安装基座及光伏组件支架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8376发布日期:2018-08-04 17:4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能源石油、煤炭等逐渐被新型能源所取代,而作为新型能源中最为常见的太阳能,其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污染,环保的同时其转化产生的电能总量也十分可观,因此太阳能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得到了较为广泛地运用。作为太阳能光伏板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光伏组件支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以更多更好的收集转化太阳能。

申请号为CN201220204087.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安装支架结构,属于光伏组件安装支架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伏组件安装支架结构,包括横梁及若干位于所述横梁下方的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对应邻近横梁的端部套有紧固连接的连接帽,所述连接帽上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能套在横梁上,并与横梁的形状相吻合,连接帽通过连接套与横梁紧固连接;横梁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定位连接扣,所述定位连接扣的两侧设置允许太阳能电池板侧边嵌置的定位支撑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提高抗风、抗雪压及抗震能力,安全可靠。

虽然该支架结构较好的解决了光伏组件的安装问题,但是其整体稳定性较差,其支撑立柱相互独立分散,很容易因为其中一个损坏而使得整体发生坍塌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安装支架整体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更好的光伏组件支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组件安装基座,包括多组圆柱型钢,相邻两组圆柱型钢之间设置有横杆,每组圆柱型钢两端均设置有钢型底座,钢型底座一端为中空结构,钢型底座另一端通过升降机构与圆柱型钢连接。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钢型底座上的外套筒,外套筒内设置有实心刚,实心刚的一端与所述圆柱型钢连接,实心刚上沿实心刚的轴向方向设有多个通孔,外套筒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小孔,外套筒的小孔与实心刚的通孔通过销轴连接。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钢型底座上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内设置有环塞,环塞可在第二套筒内沿第二套筒的轴向移动,环塞上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穿出第二套筒顶部后与圆柱型钢连接,第二套筒底部连接有排气管和充气管,排气管和充气管的管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充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空压机。

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基座,包括光伏组件支架以及设置在光伏组件支架下方的光伏组件安装基座,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基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描述的光伏组件安装基座。

其中,所述光伏组件支架包括支架矩形框架,支架矩形框架包括与所述圆柱型钢连接的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对面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架两端分别铰接有可同时转动且收纳于第二凹槽内的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对应的圆柱型钢上。

其中,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均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

其中,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支架两端均铰接有可转动且收纳于第一凹槽内的转动底梁,转动底梁另一端可与左转动支柱或右转动支柱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支架一侧还连接有光伏组件托板,所述光伏组件托板为半U型钢结构,其半U型钢结构形成的凹槽尺寸与所安装光伏组件厚度相匹配。

其中,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置有可固定光伏板的螺栓卡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光伏组件安装基座设置了圆柱型钢以及横杆的组合结构,使得安装基座整体稳定性更好,另外,圆柱型钢与钢型底座之间设置升降机构,可对安装基座标高进行调节;当升降机构设置为气动机构时,升降更精确、平稳。钢型底座底部设置为中空结构,这样有利于底座适应不平的地面,对于整体的稳定性也有进一步提升。

2、本实用新型中,光伏组件支架基座中支架矩形框架设有凹槽,左转动支柱、右转动支柱以及转动底梁都可以收纳于凹槽之中,整体框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收纳;同时还设置有可调拉伸机构,通过调节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的长短即可以调节光伏组件支架的倾角,实用性大大增强;另外还设置有光伏组件托板,且光伏组件托板呈半U型钢结构,其半U型钢结构形成的凹槽尺寸与所安装光伏组件厚度匹配,方便光伏组件的安装和固定,另一方面,还设置有螺栓卡件对光伏组件进一步卡位限定,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光伏组件安装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塞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光伏组件支架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光伏组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圆柱型钢、2-横杆、3-钢型底座、4-升降机构、5-支架矩形框架、6-转动底梁、7-左转动支柱、8-右转动支柱、9-光伏组件托板、10-螺栓卡件、41-实心刚、42-外套筒、43-通孔、44-连接杆、45-环塞、46-第二套筒、47-排气管、48-充气管、49-空压机、51-第一支架、52-第二支架、53-第三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光伏组件安装基座,包括多组圆柱型钢,相邻两组圆柱型钢之间设置有横杆,横杆穿插过圆柱型钢并将其两两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体,可将光伏组件直接放置于圆柱型钢上即能保证整体结构稳定;另外,每组圆柱型钢两端均设置有钢型底座,钢型底座一端为中空结构,这样便方可使光伏组件安装基座在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很好的保持水平、稳定。钢型底座另一端还设置有升降机构,并且钢型底座通过升降机构与圆柱型钢连接,通过调整升降机构即能有效解决光伏组件安装基座调整标高的问题。其中,升降机构有多种实现方式,其一: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钢型底座上的外套筒,外套筒内设置有实心刚,实心刚的一端与所述圆柱型钢连接,实心刚上沿实心刚的轴向方向设有多个通孔,外套筒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小孔,外套筒的小孔与实心刚的通孔通过销轴连接。通过调整外套筒与实心刚对应孔的位置就可以调整升降,进而调整标高,这种方式有效、直接,但是每次调节的距离固定,不能够更加精确、细小的调整标高。其二: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钢型底座上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内设置有环塞,环塞可在第二套筒内沿第二套筒的轴向移动,环塞上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穿出第二套筒顶部后与圆柱型钢连接,第二套筒底部连接有排气管和充气管,排气管和充气管的管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充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空压机。通过调整第二套筒下半腔室中所存留的气体来改变圆柱型钢与钢型底座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更加精确调整标高,而且在调整过程中十分平稳。

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基座,包括光伏组件支架以及设置在光伏组件支架下方的光伏组件安装基座,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基座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基座。所述光伏组件支架包括支架矩形框架,支架矩形框架包括与所述圆柱型钢连接的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对面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架两端分别铰接有可同时转动且收纳于第二凹槽内的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对应的圆柱型钢上。当撑开该光伏组件支架时,转动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并将其固定在所对应的圆柱型钢上,左转动支柱与右转动支柱支撑起支架矩形框架,支架矩形框架上端放置光伏组件然后安装完毕;当需要关闭该光伏组件支架时,将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脱离开圆柱型钢然后转动收束到所对应的第二凹槽内,然后放平支架矩形框架,使整体放平。另外,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均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这样便可在撑开光伏组件支架时,通过调整伸缩杆的长度来调整支架矩形框架的倾角,从而调整光伏组件的倾角,尽可能地受到更多光照,增大太阳能能量的转化。当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难以固定在圆柱型钢上时,还可以设置转动底梁,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支架两端均铰接有可转动且收纳于第一凹槽内的转动底梁,转动底梁另一端可与左转动支柱或右转动支柱连接。所述转动底梁均可收纳于第一凹槽中,在撑开光伏组件支架时,转动底梁平放置在圆柱型钢上,两组转动底梁另一端分别与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的自由端相连接,这样便能实现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自由端的固定,然后实现支架矩形框架受到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的支撑作用。最后,所述第三支架一侧还连接有光伏组件托板,所述光伏组件托板为半U型钢结构,其半U型钢结构形成的凹槽尺寸与所安装光伏组件厚度相匹配。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置有可固定光伏板的螺栓卡件。光伏组件托板和螺栓卡件的设置方便了光伏组件的放置,同时使光伏组件更加稳定,避免了其摔落。

实施例1

一种光伏组件安装基座,包括多组圆柱型钢,相邻两组圆柱型钢之间设置有横杆,横杆穿插过圆柱型钢并将其两两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体,可将光伏组件直接放置于圆柱型钢上即能保证整体结构稳定;另外,每组圆柱型钢两端均设置有钢型底座,钢型底座一端为中空结构,这样便方可使光伏组件安装基座在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很好的保持水平、稳定。钢型底座另一端还设置有升降机构,并且钢型底座通过升降机构与圆柱型钢连接,通过调整升降机构即能有效解决光伏组件安装基座调整标高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钢型底座上的外套筒,外套筒内设置有实心刚,实心刚的一端与所述圆柱型钢连接,实心刚上沿实心刚的轴向方向设有多个通孔,外套筒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小孔,外套筒的小孔与实心刚的通孔通过销轴连接。通过调整外套筒与实心刚对应孔的位置就可以调整升降,进而调整标高,这种方式有效、直接,但是每次调节的距离固定,不能够更加精确、细小的调整标高。

实施例3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钢型底座上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内设置有环塞,环塞可在第二套筒内沿第二套筒的轴向移动,环塞上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穿出第二套筒顶部后与圆柱型钢连接,第二套筒底部连接有排气管和充气管,排气管和充气管的管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充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空压机。通过调整第二套筒下半腔室中所存留的气体来改变圆柱型钢与钢型底座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更加精确调整标高,而且在调整过程中十分平稳。

实施例4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基座,包括光伏组件支架以及设置在光伏组件支架下方的光伏组件安装基座,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基座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基座。

实施例5

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光伏组件支架包括支架矩形框架,支架矩形框架包括与所述圆柱型钢连接的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对面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架两端分别铰接有可同时转动且收纳于第二凹槽内的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对应的圆柱型钢上。当撑开该光伏组件支架时,转动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并将其固定在所对应的圆柱型钢上,左转动支柱与右转动支柱支撑起支架矩形框架,支架矩形框架上端放置光伏组件然后安装完毕;当需要关闭该光伏组件支架时,将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脱离开圆柱型钢然后转动收束到所对应的第二凹槽内,然后放平支架矩形框架,使整体放平。另外,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均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这样便可在撑开光伏组件支架时,通过调整伸缩杆的长度来调整支架矩形框架的倾角,从而调整光伏组件的倾角,尽可能地受到更多光照,增大太阳能能量的转化。

实施例6

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支架两端均铰接有可转动且收纳于第一凹槽内的转动底梁,转动底梁另一端可与左转动支柱或右转动支柱连接。所述转动底梁均可收纳于第一凹槽中,在撑开光伏组件支架时,转动底梁平放置在圆柱型钢上,两组转动底梁另一端分别与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的自由端相连接,这样便能实现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自由端的固定,然后实现支架矩形框架受到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的支撑作用。通过这样设置,解决了当左转动支柱和右转动支柱难以固定在圆柱型钢上时支架矩形框架难以得到支撑的问题。

实施例7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所述第三支架一侧还连接有光伏组件托板,所述光伏组件托板为半U型钢结构,其半U型钢结构形成的凹槽尺寸与所安装光伏组件厚度相匹配。这样设置方便了光伏组件的安装和固定。

实施例8

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置有可固定光伏板的螺栓卡件。螺栓卡件对光伏组件进一步卡位限定,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