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支架及相应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3153发布日期:2019-06-15 01:0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母线支架及相应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母线支架,该母线支架具有下侧部件和与下侧部件可拆卸地连接的上侧部件,当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彼此连接时,在它们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母线通道。de102005044127b4公开了这种母线支架。ep1193822b1、de3601988c2、de8230599u1和de8609413u1也描述了相似的母线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母线支架的缺点在于,它们的使用相对复杂,原因尤其在于,在将至少一条母线插入到形成在下侧部件和上侧部件之间的母线通道中之后,为了将母线牢固地保持在母线通道中,必须通过多个螺栓将下侧部件螺接到下侧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发展上述类型的容易使用的母线。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母线支架实现。独立权利要求11描述了一种由至少一个母线支架和至少一条母线组成的相应布置结构。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

因此,在母线支架中,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在相对的支撑侧处具有滑动面,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沿着滑动面彼此抵靠,并且能够在开启位置和的关闭位置之间相对彼此移动,在开启位置处,能够从下侧部件上取下上侧部件,而在关闭位置处,上侧部件通过榫槽连接结构(nut-feder-verbindung)固定到下侧部件,其中,在关闭位置处,可释放的锁合爪固定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例如,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能够例如在母线支架的纵向方向或横向方向上以预定的线性运动相对彼此移动。

因此,没有在母线支架的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之间形成螺纹连接结构,而是通过榫槽连接结构和可释放的锁合连接结构的组合将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彼此固定。因此,能够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将至少一条母线安装在母线支架中。锁合爪的用于能够使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从关闭位置转移到开启位置的再次释放需要使用诸如螺丝刀等工具,以避免下侧部件和上侧部件的从关闭位置的再次意外释放。

榫槽连接结构的榫部能够形成为至少一个t形或l形突起,t形或l形突起从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之中的具有t形或l形突起的部件的支撑侧延伸。突起能够以基本上垂直于支撑侧的方式延伸。突起能够在自由端部上具有突出的钩部。钩部能够以平行于支撑侧的方式延伸,并且例如在母线支架的纵向方向延伸,尤其在上侧部件或下侧部件的纵向方向上延伸,或者以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式延伸。特别地,突起能够具有板件,该板件以垂直于支撑侧的方式延伸并且形成有位于支撑侧处的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在第二端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钩部,钩部在母线支架的纵向方向上延伸或以垂直于该方向的方式延伸。可以理解的是,这种榫槽连接结构的形成(特别地,形成槽部和榫部的几何形状的形成)取决于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的在它们彼此固定或彼此拆解时进行的调整的方向。

t形或l形突起能够延伸到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之中的另一部件的凹口内,其中,在关闭位置处,突起从后方接合凹口的下凹部,并且其中,在开启位置处,突起被从下凹部释放,从而在开启位置处,能够从下侧部件取下上侧部件,并且在关闭位置处,上侧部件被固定在下侧部件上。

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之中的具有凹口的部件可以在外侧处具有终止于下凹部的通道。因此,通道能够用作观察窗口,以便能够在关闭位置检查突起是否适当地从后方接合下凹部,使得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彼此牢固地固定。

可释放的锁合爪能够从两个相对的支撑侧之中的第一支撑侧突出,并且在关闭位置处被容纳在位于两个相对的支撑侧之中的第二支撑侧处的锁合容纳部中。

因此,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之中的具有锁合容纳部的部件能够在外侧处具有通往锁合容纳部的工具插入口。例如,通过工具插入口,可以借助螺丝刀在母线支架的关闭位置处向锁合爪施加预应力使得其不再接合锁合容纳部并且因此上侧部件能够相对于下侧部件移动,以便这两个部件转移到开启位置,在开启位置处,能够从下侧部件取下上侧部件。

下侧部件能够具有与其支撑侧相对的安装侧,以用于将下侧部件安装在底座上,其中,螺钉通道在支撑侧和安装侧之间延伸,该螺钉通道在安装侧处通过从螺钉通道中伸出并且突出成超出安装侧的定位销闭合。例如,定位销能够使母线支架(特别地,母线支架的下侧部件)相对于底座对齐,使得下侧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螺钉通道与待在其上安装母线支架的底座中的相应孔或通道对齐。

定位销能够可拆卸地并且优选地通过预定的断裂位置固定到安装侧。通过这种方式,在使母线支架相对于底座成功对齐之后,能够将定位销从螺钉通道中拆除,从而露出螺钉通道,以允许螺栓等穿过。

例如,母线支架的下侧部件能够具有至少两个螺钉通道,其中一个螺钉通道具有上述类型的定位销。在第一步骤中,能够借助定位销使母线支架的下侧部件相对于待在其上安装母线支架的底座预对齐。一旦完成预对齐,通过至少一个其他的不具有定位销的螺钉通道,能够借助螺栓等来螺接母线支架的下侧部件。在另一步骤中,能够从其他螺钉通道中拆除定位销,以便通过由此空出的螺钉通道在其他固定位置处将母线支架的下侧部件固定在底座上。

例如,定位销能够通过预定断裂位置固定在环形凸缘的内周边上,该环形凸缘在螺钉通道的内部布置成邻接安装侧并优选地与安装侧对齐。

至少一个母线通道的横截面能够由下侧部件中的母线容纳部的横截面形成,其中,当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彼此连接时,母线容纳部被上侧部件的支撑侧闭合。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母线被完全容纳在母线支架的下侧部件中,其中,上侧部件仅形成下侧部件中的母线容纳部的上盖。因此,上侧部件能够形成为相对简单的具有基本上平坦的支撑侧的上侧部件。此外,通过该实施例能够实现的是,在母线插入到下侧部件的母线容纳部中的情况下,具有相邻的滑动面的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在相对的支撑侧处也能够彼此移动,以能够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调整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插入到下侧部件的母线容纳部中的母线的长侧能够与下侧部件的滑动面对齐,使得下侧部件的滑动面和母线的长侧形成平坦滑动面,沿着该滑动面能够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调整上侧部件。

上侧部件能够在其外侧处可具有用于每个母线容纳部的标记,以用于辨识母线容纳部的位置。标记能够被构造为上侧部件的上侧中的凹口。

在上述限制的范围内,母线通道和母线容纳部的几何形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几何形状,并且由于根据本发明的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的简单结构而能够直接取决于被容纳的母线的几何形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母线通道和母线容纳部的几何形状对应于被容纳的母线的外部几何形状。然而,优选地,母线通道和母线容纳部的几何形状是矩形形状,其中,例如,母线通道和母线容纳部的长侧能够在母线支架的纵向方向上延伸或者以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式延伸。

因此,在由至少一个前述类型的母线支架和至少一条母线组成的布置结构中,能够将母线插入到下侧部件的母线容纳部中,其中,当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彼此连接时,母线的外轮廓侧与下侧部件的滑动面对齐,并抵靠在上侧部件的滑动面上。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在这些附图中:

图1示出其上安装有两条母线的母线支架的示例性布置;

图2示出母线支架的上侧部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示出根据图2的上侧部件的支撑侧视图;

图4示出下侧部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示出根据图4的下侧部件的支撑侧视图;

图6示出根据图4和图5的下侧部件的立体纵向横截面;且

图7示出母线支架的实施例的立体纵向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被容纳在母线支架1中的两条母线100的示例性布置。母线支架1由上侧部件3和下侧部件2组成,其中,母线100均通过形成在上侧部件3和下侧部件2之间的母线通道4以垂直于母线支架1的纵向方向x的方式延伸穿过母线支架1。母线通道4由母线支架1的下侧部件2中的被上侧部件3从上方覆盖的母线容纳部22形成,使得母线100被牢固地保持在母线容纳部22中。为了将母线100压配合在母线容纳部22中,母线100能够在其内周边上具有挤压肋23(参见图4)。母线100以其矩形横截面的长侧垂直于支架1的纵向方向x的方式延伸。然而,可替代地,长侧也能够在支架1的纵向方向x上延伸,其中,在此情况下,通道4和容纳部22的几何形状能够进行适配,使得当在各个母线插入到相应容纳部22中时,母线100的横截面长侧与滑动面5对齐。

上侧部件3和下侧部件2通过在图1中不可见的榫槽连接结构彼此连接,其中,这两个部件2、3在纵向方向x上能够彼此移动,并且在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处通过由锁合爪(未示出)提供的锁合连接结构彼此固定。能够通过工具插入口15例如借助螺丝刀向锁合爪施加预应力,从而部件2、3能够在图示的纵向方向x上相对彼此移动,尤其使部件2、3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转移到开启位置,其中,在开启位置处,能够从下侧部件2取下上侧部件3。

上侧部件3的上部外侧12处的通道13允许查看母线支架1内部以及榫槽连接结构(未示出),从而用户能够在图示的关闭位置处在视觉上检查榫槽连接结构的适当接合。

上侧部件3和下侧部件2沿着相对的支撑侧5彼此邻接,其中,支撑侧5在此形成滑动面,部件2、3能够沿着滑动面在图示的纵向方向x上相对彼此移动。此外,上侧部件3在其外侧13上具有用于每个母线容纳部22的标记25,以用于辨识母线容纳部22的位置。

此外,从图1可见,母线支架22的垂直于上侧部件3的外侧12的垂直深度精确地对应于母线100的垂直尺寸,使得当母线100插入在相应的母线容纳部22中时,母线100的上轮廓侧101与下侧部件2的支撑侧5对齐。因此,在插入母线100的情况下,上侧部件3也能够在由榫槽连接结构和锁合爪形成的运动空间的范围内沿着纵向方向x自由地移动。

此外,下侧部件2还具有安装侧16,母线支架1通过安装侧16能够安装在底座上,例如安装在开关柜壳体的安装导轨或安装板上。

图2示出母线支架的上侧部件3的示例性实施例。上侧部件3在其下侧处包括具有平坦滑动面6的支撑侧5,上侧部件3通过滑动面6能够沿纵向方向x可移动地放置在下侧部件(未示出)的支撑侧处的滑动面上。对应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上侧部件3在其上部外侧12处具有通道13,通过通道13能够检查在所示的上侧部件3和下侧部件之间形成的榫槽连接结构的配合。上侧部件3在相同的外侧12处具有工具插入口15,通过工具插入口15能够向下侧部件的锁合爪施加预应力,所示的上侧部件3通过锁合爪组合到母线支架中。特别地,由此能够将锁合爪从其锁止位置释放(其中,在锁止位置处,下侧部件的锁合爪在支撑侧5上接合在上侧部件3的凹口中),使得能够在纵向方向x上相对于下侧部件调整上侧部件3,以解除榫槽连接结构,且因此能够从下侧部件2取下上侧部件3。

图3示出图2所示的上侧部件3的下侧。该下侧包括具有滑动面6的支撑侧5,上侧部件3通过滑动面6能够可滑动地抵接在下侧部件(未示出)的相应的支撑侧滑动面上。为了在所示的上侧部件3和下侧部件2之间形成榫槽连接结构(未示出),上侧部件3包括具有下凹部11的凹口10,可通过支撑侧5进入凹口10。例如,能够通过下侧部件的支撑侧处的突起从后方接合下凹部11。为此,例如,突起能够被设计为l形突起。

图4示出下侧部件2的示例性实施例,该下侧部件2也能够用于与根据图2和图3的上侧部件3连接。下侧部件2具有用于将下侧部件2或母线支架安装在诸如安装导轨等底座上的安装侧16。从与安装侧16相对的支撑侧5开始,槽形凹口以垂直于支撑侧5并垂直于纵向方向x的方式延伸,该槽形凹口形成母线通道4。母线通道4的垂直于支撑侧5的深度能够精确地对应于母线(未示出)的垂直于纵向方向的尺寸,使得母线被完全容纳在母线通道4中。

从支撑侧5和滑动面6延伸的突起9被构造为l形,其中,突起9在其自由端部上均具有在纵向方向x上定向的水平板件(steg)。水平板件通过具有外挤压肋23的垂直板件连接到支撑侧5。

此外,支撑侧5还具有锁合爪8,锁合爪8的自由端部从支撑侧5突出。锁合爪8通过挠性臂连接到下侧部件2的主体,使得锁合爪8的自由端部能够在垂直于支撑侧5的方向上被施加预应力。

通过观察图3和图4能够看出如何在上侧部件3和下侧部件2之间形成榫槽连接结构。当上侧部件3被放置在下侧部件2上时,下侧部件的突起9延伸到上侧部件3的凹口10内。通过使上侧部件3和下侧部件2在纵向方向x上彼此移动,突起9的自由端部能够从后方接合凹口10的下凹部11,从而将上侧部件3固定在下侧部件2上。在突起9从后方接合下凹部11的关闭位置处,下侧部件2的锁合爪8能够从后方接合上侧部件3的中间板件24,使得上侧部件3和下侧部件2在纵向方向x上彼此不可移动地固定。在该关闭位置处,能够通过工具插入口15向锁合爪8施加预应力,以从中间板件24释放锁合爪8,使得部件2、3再次能够在纵向方向x上彼此移动,并且因此能够转换到开启位置,在开启位置处,能够从下侧部件2取下上侧部件3。

突起9的外侧处的挤压肋23以压配合的方式装配在上侧部件3的支撑侧5上的凹口10的内周边上,使得上侧部件3和下侧部件2已被预固定在开启位置处,并且因此提供了防止上侧部件3和下侧部件2的丢失的一定安全性。

图5示出根据图4的下侧部件2的下侧,其中,该附图提供了下侧部件2的安装侧16上的示图。通过安装侧16,下侧部件2能够抵接在诸如安装板或安装导轨等任意底座上。为了使母线支架或下侧部件2相对于底座预对齐,下侧部件2具有定位销18,定位销18从安装侧16凸出。为了在底座上固定下侧部件2,下侧部件2能够借助定位销18插入在底座中的用于随后安装下侧部件2的第一固定孔中,使得将其他螺钉通道17相对于其他固定孔预定位在底座中。在通过该其他螺钉通道17在下侧部件2和底座之间形成第一螺钉连接之后,能够从螺钉通道17中拆除定位销18,并且随后通过由此被释放的螺钉通道17用于形成与底座的另一螺钉连接。

此外,图6示出其他细节。特别地,定位销18能够通过预定的断裂位置19安装在环形凸缘21的内周边20上,其中,环形凸缘21布置在一个螺钉通道17的面对安装侧16的一个端部上。

根据图7的视图说明了在关闭位置的情况下母线支架1的实施例的下侧部件2和上侧部件3的相互作用。通过两个榫槽连接结构7在部件2、3之间形成力配合连接。为了在所示的关闭位置处固定两个部件2、3,下侧部件2的锁合爪8从后方接合上侧部件3的中间板件24。通过通道13,凹口10的下凹部11的区域在视觉上可见,使得在关闭位置处用户能够检查下侧部件2的突起9是否适当地从后方接合相应的下凹部11,并且因此确保部件2、3的牢固连接。通过工具插入口15能够进入上侧部件3中的锁合容纳部14,其中,锁合爪8的自由端部在容纳部14中进行接合。通过诸如螺丝刀等工具,锁合爪8的自由端部能够被施加预应力,直到锁合爪8的自由端部不再从后方接合中间板件24,并且因此,上侧部件3能够相对于下侧部件2在纵向方向x上移动,更精确地在根据图7的图示中向左移动,使得部件2、3处于开启位置,在开启位置处,突起9不再从后方接合凹口10的下凹部11并且因此能够从下侧部件2在垂直于外侧12的方向上取下上侧部件3。

上面的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征不仅用于单独地实现本发明,也用于任意组合地实现本发明。

附图标记列表

1母线支架

2下侧部件

3上侧部件

4母线通道

5支撑侧

6滑动面

7榫槽连接结构

8锁合爪

9突起

10凹口

11下凹部

12上侧部件/下侧部件的外侧

13通道

14锁合容纳部

15工具插入口

16安装侧

17螺钉通道

18定位销

19预定断裂位置

20内周边

21环形凸缘

22母线容纳部

23挤压肋

24中间板件

25标记

100母线

101轮廓侧

x纵向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