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接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2473发布日期:2018-07-13 21:2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电接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雾霾天气、煤炭资源紧缺等问题日益突出,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已受到各国的重视。但风电的大规模并网发电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风力发电的不确定性对系统无功电压的影响较大。目前大部分风电场虽然配置了快速无功补偿装置,但只能解决风电场内部或者送出线路近端电压的问题,电网中心网架的无功不能快速跟踪平衡,造成电网网架电压波动较大,因此需要加强电网网架电压的调控。在风电接入过程中需要通过控制主机进行控制,传统的风电接入控制主机固定安装于控制机柜内,控制主机通过若干螺钉锁固于控制机柜固定连接,在组装或拆下控制主机时需要用螺丝刀拧下或拧上螺钉,费时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接入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风电接入装置,包括主基体以及用以与所述主基体配合连接的主控箱,所述主基体右侧端面内开设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左侧内壁内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槽下侧的所述主基体内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右侧的所述主基体内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左侧内顶壁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锁紧槽底部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滑移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移杆,所述第一滑移杆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滑腔内,所述第二滑腔左侧内壁内设有嵌凹槽,所述嵌凹槽与所述第一滑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左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一滑腔内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左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旋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滑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一滑移杆底部末端之间铰接配合连接有铰推杆,所述转轴右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嵌凹槽内的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二滑腔内设有第二滑移块,所述第二滑移块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内花键转套,所述内花键转套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二花键轴右侧延伸末端与固嵌于所述第二滑腔右侧内壁内驱动马达动力配合连接,所述嵌凹槽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二滑腔左侧内壁内相对称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二滑腔左侧内壁一侧与所述第二滑移块左侧端面顶压配合连接,所述驱动马达上侧两侧的所述第二滑腔右侧内壁内相对称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安放槽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滑移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滑移杆,所述第二滑移杆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滑移块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主基体底部设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包括底托板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托板顶部左右两侧的挡接板,左右两侧所述挡接板相对侧分别与所述主基体左右端面抵压滑动配合连接,左右两侧所述挡接板相对侧的端面内均设有导接滑槽,所述底托板上侧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稳固板,所述稳固板顶部端面与所述主基体底部端面相抵接,所述稳固板左右两侧延伸末端分别伸入左右两侧的所述导接滑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底托板与所述稳固板之间顶压滑动配合连接有防震弹性件,所述驱动马达外壁上固设有电控器,所述电控器与所述驱动马达电性连接,所述电控器用以控制所述驱动马达的转动速度,进而实现由所述驱动马达控制所述第二花键轴以及内花键转套的转动速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移槽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三滑移槽,所述第三滑移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滑移杆左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凸出块,所述凸出块上侧的所述第三滑移槽内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放槽内顶壁内设有除热槽,所述除热槽上侧的所述主基体内固设有风扇除热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控箱左侧端面上固设有用以与所述锁紧槽配合连接的锁固块,所述锁固块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锁固槽,所述主控箱底部端面内设有底托板,所述底托板左侧端面内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锁固槽,所述第二锁固槽内底壁设有贯穿所述底托板底部端面的中空槽,所述安放槽右侧内底壁内固设有用以与所述中空槽滑动配合连接的通移滑块,所述通移滑块顶部固设有向右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二锁固槽滑动配合连接的锁固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安放槽左侧内壁内设锁紧槽,锁紧槽下侧的主基体内设第一滑腔,第一滑腔右侧的主基体内设第二滑腔,第一滑腔左侧内顶壁内设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移槽,第一滑移槽顶部延伸末端与锁紧槽底部相连通设置,第一滑移槽内滑动配合连接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移杆,第一滑移杆底部延伸末端伸入第一滑腔内,第二滑腔左侧内壁内设嵌凹槽,嵌凹槽与第一滑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左右延伸设置的转轴,转轴左侧末端固设伸入第一滑腔内的螺旋杆,螺旋杆左侧末端与第一滑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螺旋杆上螺纹配合连接与第一滑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滑移块,第一滑移块顶部末端与第一滑移杆底部末端之间铰接配合连接铰推杆,转轴右侧末端固设伸入嵌凹槽内的第一花键轴,第二滑腔内设第二滑移块,第二滑移块内转动配合连接向左侧延伸设置的内花键转套,内花键转套内滑动配合连接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花键轴,第二花键轴右侧延伸末端与固嵌于第二滑腔右侧内壁内驱动马达动力配合连接,嵌凹槽上下两侧的第二滑腔左侧内壁内相对称设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远离第二滑腔左侧内壁一侧与第二滑移块左侧端面顶压配合连接,驱动马达上侧两侧的第二滑腔右侧内壁内相对称设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移槽,第二滑移槽右侧延伸末端与安放槽相连通设置,第二滑移槽内滑动配合连接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滑移杆,第二滑移杆左侧延伸末端与第二滑移块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一滑移杆与第一锁固槽的锁定工作,同时,实现锁固头与第二锁固槽的进一步锁定工作,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锁定稳固性,且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风电接入装置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一种风电接入装置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一种风电接入装置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风电接入装置,包括主基体5以及用以与所述主基体5配合连接的主控箱6,所述主基体5右侧端面内开设有安放槽50,所述安放槽50左侧内壁内设有锁紧槽54,所述锁紧槽54下侧的所述主基体5内设有第一滑腔58,所述第一滑腔58右侧的所述主基体5内设有第二滑腔55,所述第一滑腔58左侧内顶壁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移槽59,所述第一滑移槽59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锁紧槽54底部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滑移槽59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移杆591,所述第一滑移杆591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第一滑腔58内,所述第二滑腔55左侧内壁内设有嵌凹槽57,所述嵌凹槽57与所述第一滑腔58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转轴571,所述转轴571左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一滑腔58内的螺旋杆581,所述螺旋杆581左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腔58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旋杆581上螺纹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滑腔58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滑移块582,所述第一滑移块582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一滑移杆591底部末端之间铰接配合连接有铰推杆583,所述转轴571右侧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嵌凹槽57内的第一花键轴572,所述第二滑腔55内设有第二滑移块551,所述第二滑移块551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内花键转套552,所述内花键转套55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花键轴553,所述第二花键轴553右侧延伸末端与固嵌于所述第二滑腔55右侧内壁内驱动马达554动力配合连接,所述嵌凹槽57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二滑腔55左侧内壁内相对称设有第一弹性件555,所述第一弹性件555远离所述第二滑腔55左侧内壁一侧与所述第二滑移块551左侧端面顶压配合连接,所述驱动马达554上侧两侧的所述第二滑腔55右侧内壁内相对称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移槽56,所述第二滑移槽56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安放槽50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滑移槽56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滑移杆561,所述第二滑移杆561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滑移块551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主基体5底部设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包括底托板7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托板7顶部左右两侧的挡接板71,左右两侧所述挡接板71相对侧分别与所述主基体5左右端面抵压滑动配合连接,左右两侧所述挡接板71相对侧的端面内均设有导接滑槽72,所述底托板7上侧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稳固板73,所述稳固板73顶部端面与所述主基体5底部端面相抵接,所述稳固板73左右两侧延伸末端分别伸入左右两侧的所述导接滑槽72内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底托板7与所述稳固板73之间顶压滑动配合连接有防震弹性件731,所述驱动马达554外壁上固设有电控器5541,所述电控器5541与所述驱动马达554电性连接,所述电控器5541用以控制所述驱动马达554的转动速度,进而实现由所述驱动马达554控制所述第二花键轴553以及内花键转套552的转动速度。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一滑移槽59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三滑移槽592,所述第三滑移槽59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滑移杆591左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凸出块593,所述凸出块593上侧的所述第三滑移槽592内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二弹性件594。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安放槽50内顶壁内设有除热槽51,所述除热槽51上侧的所述主基体5内固设有风扇除热装置52。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主控箱6左侧端面上固设有用以与所述锁紧槽54配合连接的锁固块62,所述锁固块62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锁固槽621,所述主控箱6底部端面内设有底托板61,所述底托板61左侧端面内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锁固槽610,所述第二锁固槽610内底壁设有贯穿所述底托板61底部端面的中空槽611,所述安放槽50右侧内底壁内固设有用以与所述中空槽611滑动配合连接的通移滑块53,所述通移滑块53顶部固设有向右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二锁固槽610滑动配合连接的锁固头531。

初始状态时,第二滑移块551受到第一弹性件555顶压力,使第二滑移块551位于第二滑腔55内的最右侧位置,同时,由第二滑移块551带动内花键转套552最大程度远离第一花键轴572,同时,使第二花键轴553最大程度伸入内花键转套552内,此时,第二滑移块551带动第二滑移杆561右侧延伸末端最大程度伸入安放槽50内,同时,使第一滑移块582位于第一滑腔58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凸出块593受到第二弹性件594顶压力,使凸出块593带动第一滑移杆591底部末端最大程度伸入第一滑腔58内,同时,使第一滑移杆591顶部末端完全伸入第一滑移槽59内。

当需要安装使用时,首先将主控箱6左侧端推动至安放槽50内,同时,使锁固头531滑入第二锁固槽610内且滑动配合连接,并使通移滑块53滑入中空槽611内且滑动配合连接,此时,使锁固块62与锁紧槽54处于相对位置,然后继续向安放槽50内推动主控箱6,直至锁固块62完全伸入锁紧槽5内时,此时,使锁固块62底部端面内的第一锁固槽621与第一滑移槽59顶部端处于完全相对位置,同时,使主控箱6完全滑入安放槽50内,此时,使锁固头531滑动至第二锁固槽610内的最右侧位置,同时,使通移滑块53滑动至中空槽611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通过主控箱6左侧端面将伸入安放槽50内的第二滑移杆561完全顶入安放槽50的左侧端面内,此时,由第二滑移杆561带动第二滑移块551克服第一弹性件555顶压力滑动至第二滑腔55内的最左侧位置,同时,由第二滑移块551带动内花键转套552左侧段最大程度伸入嵌凹槽57内且与第一花键轴572配合连接,此时,使内花键转套552右侧段与第二花键轴553左侧段始终保持配合连接状态,然后通过控制驱动马达554带动第二花键轴553转动,由第二花键轴553带动内花键转套552以及与内花键转套552配合连接的第一花键轴572转动,此时,由与第一花键轴572带动转轴571以及转轴571左侧末端的螺旋杆581转动,进而由螺旋杆581带动第一滑移块582逐渐沿第一滑腔58内的左侧方向滑动,此时,由第一滑移块582顶部的铰推杆583与第一滑移杆591顶压配合工作,同时,由第一滑移杆591带动凸出块593克服第二弹性件594顶压力逐渐沿第一滑移槽59内的顶部方向滑动,此时,使第一滑移杆591顶部末端逐渐伸入第一锁固槽621内,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完成锁定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安放槽左侧内壁内设锁紧槽,锁紧槽下侧的主基体内设第一滑腔,第一滑腔右侧的主基体内设第二滑腔,第一滑腔左侧内顶壁内设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移槽,第一滑移槽顶部延伸末端与锁紧槽底部相连通设置,第一滑移槽内滑动配合连接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滑移杆,第一滑移杆底部延伸末端伸入第一滑腔内,第二滑腔左侧内壁内设嵌凹槽,嵌凹槽与第一滑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左右延伸设置的转轴,转轴左侧末端固设伸入第一滑腔内的螺旋杆,螺旋杆左侧末端与第一滑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螺旋杆上螺纹配合连接与第一滑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滑移块,第一滑移块顶部末端与第一滑移杆底部末端之间铰接配合连接铰推杆,转轴右侧末端固设伸入嵌凹槽内的第一花键轴,第二滑腔内设第二滑移块,第二滑移块内转动配合连接向左侧延伸设置的内花键转套,内花键转套内滑动配合连接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花键轴,第二花键轴右侧延伸末端与固嵌于第二滑腔右侧内壁内驱动马达动力配合连接,嵌凹槽上下两侧的第二滑腔左侧内壁内相对称设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远离第二滑腔左侧内壁一侧与第二滑移块左侧端面顶压配合连接,驱动马达上侧两侧的第二滑腔右侧内壁内相对称设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移槽,第二滑移槽右侧延伸末端与安放槽相连通设置,第二滑移槽内滑动配合连接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滑移杆,第二滑移杆左侧延伸末端与第二滑移块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一滑移杆与第一锁固槽的锁定工作,同时,实现锁固头与第二锁固槽的进一步锁定工作,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锁定稳固性,且拆装方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