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定子线圈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0992发布日期:2018-10-16 20:34阅读:10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装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机定子线圈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机定子是由铁芯进而镶嵌在铁芯内齿上的线圈组成,由于露出铁芯两端的部分线圈形状不规则,在定子与转子装配或与机壳装配时产生一定阻碍,因此在装配前需要对定子线圈进行整形,包括对线圈的端高,内圈以及外圈整形,现有的整形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人工进行敲打整形,但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耗力、效率低而且是因为人工整形的原因造成整形后的尺寸不一致;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内整形模或者是定子整形机来对定子线圈进行内整形,但在实际操作中,用定子整形机对定子线圈进行整形时,容易使定子线圈中的漆包线掉漆,甚至是折断,导致电动机无法正常工作。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435661,公开日20100331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整形模具,通过上模往下压的同时使锥台与两侧的滑块接触并使滑块沿径向往外运动,使得滑块挤压线圈绕组完成整形,然后再利用弹簧的弹力在完成整形后还能恢复到初始状态,接着进行下一次整形工作。该模具在对定子线圈进行端高整形的过程中同时对线圈的内外直径也进行了整形;但是该模具中设置多个滑孔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滑动件,这造成了该模具结构复杂,当其中一个滑动组件损坏时,就会造成整个模具不能使用,维修十分麻烦,另外,该模具中没有对定子进行固定限位的装置,这样的话,在进行下压的过程中定子容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定子线圈整形装置,来解决现有定子线圈因为人工整形或机械整形造成的尺寸不一致,容易使定子线圈出现掉漆、折断,导致电动机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机定子线圈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用于夹紧固定定子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的上方、下方分别对应设置用于对定子线圈整形的上模、下模;所述上模、下模两侧连接有位于工作台上的驱动导向机构,所述夹紧机构通过轴承与驱动导向机构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机构包括通过轴承与驱动导向机构连接且用于夹紧定子的弧形夹手,所述弧形夹手的两侧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配合有螺杆,所述螺杆端部设置有螺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内开有一号凹槽,所述一号凹槽的侧壁设置成与定子线圈上端面相适配的弧形侧面,所述一号凹槽内开有环形燕尾槽以及一端与环形燕尾槽相通且另一端位于一号凹槽中心处的条形燕尾槽,所述条形燕尾槽内滑动配合有与一号凹槽同等高度的一号楔形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号楔形块的斜面设置成与定子端部线圈相适配的一号弧形面,所述一号楔形块上的一个侧面上连接有一号l形杆,所述一号l形杆与下模卡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内开有二号凹槽,所述二号凹槽的侧壁设置成与定子线圈下端面相适配的弧形侧面,所述二号凹槽内开有环形通槽以及一端与环形通槽相通且另一端位于二号凹槽中心处的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内滑动配合有与二号凹槽同等高度的二号楔形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号楔形块的斜面设置成与定子端部线圈相适配的二号弧形面,所述二号楔形块上的一个侧面上连接有二号l形杆,所述二号l形杆与上模卡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号楔形块的底部连接l形摆杆,所述l形摆杆的端部连接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与安装在下模底部的承载板滑动配合,所述一号电机连接有驱使一号电机水平滑动且位于承载板上的气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与上模、下模螺纹配合以及与夹紧机构轴承配合的双头丝杠、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与上模、下模滑动配合以及与夹紧机构轴承配合的导向柱,所述双头丝杠下端部连接有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二号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上下模内开有的环形槽、条形槽以及与环形槽、条形槽滑动配合的楔形块,解决了现有因为人工整形的原因造成整形后的尺寸不一致且容易使定子线圈中的漆包线掉漆,甚至是折断的问题。另外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维修维护,安全易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下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夹紧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初始状态(定子未整形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完成状态(定子整形完成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动机定子线圈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方设置用于夹紧固定定子18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的上方、下方分别对应设置用于对定子线圈181整形的上模2、下模3;所述上模2、下模3两侧连接有位于工作台1上的驱动导向机构,所述夹紧机构通过轴承与驱动导向机构连接。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通过轴承与驱动导向机构连接且用于夹紧定子(18)的弧形夹手12,所述弧形夹手12的两侧设置螺纹孔12a,所述螺纹孔12a内配合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端部设置用于防止定子18掉落的螺母14。

如图1所示,所述上模2内开有一号凹槽2a,所述一号凹槽2a的侧壁设置成与定子线圈181上端面相适配的弧形侧面21,所述一号凹槽2a内开有环形燕尾槽2b以及在一号凹槽2a的右侧设置一端与环形燕尾槽2b相通另一端位于一号凹槽2a中心处的条形燕尾槽2c,所述条形燕尾槽2c内滑动配合有与一号凹槽2a同等高度的一号楔形块4。

所述一号楔形块4的右侧斜面设置成与定子18端部线圈181相适配的一号弧形面41,所述一号楔形块4上与一号凹槽2a底面垂直的左侧面上连接有一号l形杆5,进一步的,在所述一号l形杆的下端部设置方形凸块51。

所述下模3内开有二号凹槽3a,所述二号凹槽3a的侧壁设置成与定子线圈181下端面相适配的弧形侧面31,所述二号凹槽3a内开有环形通槽3b以及在二号凹槽3a的右侧设置一端与环形通槽3b相通另一端位于二号凹槽3a中心处的条形通槽3c,所述条形通槽3c内滑动配合有与二号凹槽3a同等高度的二号楔形块6。

所述二号楔形块6的右斜面设置成与定子18端部线圈181相适配的二号弧形面61,所述二号楔形块6上与二号凹槽3a底面垂直的左侧面上连接有二号l形杆7,进一步的,在所述二号l形杆7的上端部设置与方形凸块51相互卡合的方形凹槽7a。

所述二号楔形块6的底部连接三号l形杆8,所述三号l形杆8的左端部的底部连接二号电机9,所述二号电机9与安装在下模底部的承载板10上开有的滑槽10a滑动配合,所述二号电机9的右侧连接有驱使二号电机9左右滑动且位于承载板10上的气缸11。

所述驱动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与上模2、下模3螺纹配合以及与夹紧机构轴承配合的双头丝杠15、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与上模2、下模3滑动配合以及与夹紧机构轴承配合的导向柱16,所述双头丝杠15下端部连接有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二号电机17。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如图4至图5所示,首先将定子18用弧形夹手12夹持住,通过螺杆13与螺母14夹紧,启动一号电机17,上模2与下模3做相对运动,当定子线圈181接触到一号凹槽2a、二号凹槽3a时,继续运动,直至方形凸块51与方形凹槽7a相互卡合时,一号电机17停止;这时完成了对定子线圈181的端高整形;

启动气缸11,使二号电机9沿着滑槽10a向右移动,使得一号楔形块4、二号楔形块6挤压定子线圈181向一号凹槽2a、二号凹槽3a的侧壁贴合,贴合完成后,启动二号电机9通过l形摆杆8使得一号楔形块4、二号楔形块6绕着一号凹槽2a、二号凹槽3a的圆心做圆周运动,使得定子线圈181完成整个一圈的内、外圆的整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