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箱散热结构及采用该机箱散热结构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9270发布日期:2018-09-11 23:0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箱散热结构及采用该机箱散热结构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JP综合配电箱是一种集电能分配、计量、保护、控制和无功补偿于一体的新型低压综合配电箱,该配电箱主要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400V的农网和城网低压配电系统中。

随着国家电网对一体化柱上变压器台成套设备的需求量增长,以及对相关JP综合配电箱标准化设计的要求,新型的智能JP综合配电箱不断出现,新型JP综合配电箱中进线主开关采用熔断器式隔离开关,无功补偿部分采用数组电容器相结合方式,这就导致了实际应用中箱体内部发热量较大的问题,而如果直接在两边侧板增设散热孔,则会降低配电箱防水效果及结构强度而无法满足户外环境对防护等级的要求。

授权公告号为CN20646124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温控风冷式低压配电柜,该配电柜包括柜体,柜体的左侧面铰接有柜门,柜体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温度继电器和风扇,柜体的右侧面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位置与风扇的高度相对应。该配电柜通过温度继电器控制风扇,将配电箱内热空气经由散热孔吹出,使箱体内部温度下降。

上述低压配电柜直接在柜体的侧面开设散热孔,散热孔的设置降低了侧面的结构强度,而且,即使散热孔具有相应的防水结构,在强风或强降水的大气环境下大气降水仍可能经由散热孔处侵入配电箱体内部,此类直接在侧面设置散热孔的箱体不能满足户外环境对防护等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箱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在侧面设置散热孔不能满足对防护等级的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该机箱散热结构的配电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机箱散热结构的技术方案1:一种机箱散热结构,包括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外散热孔组的侧板,所述侧板旁侧以设定距离间隔布置有盖板,所述侧板与盖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将所述空腔和内部空气连通并与所述外散热孔组对应布置的内散热孔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侧板与盖板之间形成空腔,外界大气降水即使经由侧板的散热孔组进入,也难以通过盖板上的散热孔组,在不影响通风的前提下加强了配电箱的防水效果;内散热孔组和外散热孔组对应布置,最小化空气的流通阻力,保证机箱的散热性能;盖板和侧板的双层结构加强了侧板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减轻意外撞击对配电箱内部元器件的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机箱散热结构采用双层散热结构,保证了散热问题的同时提升了防水性能及结构强度,足以满足户外环境对配电箱防护等级的要求。

在机箱散热结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技术方案2:所述侧板上部和下部间隔布置有两处外散热孔组,所述盖板上于两处外散热孔组对应布置有两处内散热孔组。两处散热孔组的设置使得机箱内部上方的热空气得以从上方的散热孔组排出,外界的冷空气得以从下方的散热孔组进入。

在机箱散热结构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技术方案3:所述侧板与盖板之间设有将所述空腔隔开以形成上腔和下腔的横隔板,所述上腔与位于上部的散热孔组对应连通,所述下腔与位于下部的散热孔组对应连通。横隔板的设置保证了空气不会由外部进入下腔后直接从上腔排出,提高了空气流通的效率,增强了散热效果。

在机箱散热结构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技术方案4: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安装风机的安装口。在机箱内达到设定温度时,使用风机进行强制降温,防止内部电器件温度过高。

在机箱散热结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技术方案5:所述外散热孔组由多个百叶窗结构的孔密布排列组成,所述内散热孔组由多个长圆孔密布排列组成。外散热孔为百叶窗结构,防止大气降水进入配电箱内部;另外,长圆孔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散热效率。

在机箱散热结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技术方案6:所述侧板内侧和/或盖板外侧于相应的散热孔组处覆盖设有防护网。防护网能有效防止外界昆虫及污染物进入配电箱内部,提高机箱防护等级。

在机箱散热结构技术方案1至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技术方案7:所述侧板上焊接有若干螺柱,所述盖板具有与所述若干螺柱匹配的安装孔,螺柱上螺纹装配有将盖板固定在侧板上的螺母。通过在侧板上焊接螺柱来固定安装盖板,避免在侧板上钻孔,进一步提升机箱防护等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箱的技术方案1: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箱顶、箱底、箱门以及至少一个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外散热孔组的侧板,所述侧板旁侧以设定距离间隔布置有盖板,所述侧板与盖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将所述空腔和内部空气连通并与所述外散热孔组对应布置的内散热孔组。

在配电箱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技术方案2:所述侧板上部和下部间隔布置有两处外散热孔组,所述盖板上于两处外散热孔组对应布置有两处内散热孔组。

在配电箱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技术方案3:所述侧板与盖板之间设有将所述空腔隔开以形成上腔和下腔的横隔板,所述上腔与位于上部的散热孔组对应连通,所述下腔与位于下部的散热孔组对应连通。

在配电箱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技术方案4: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安装风机的安装口。

在配电箱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技术方案5:所述外散热孔组由多个百叶窗结构的孔密布排列组成,所述内散热孔组由多个长圆孔密布排列组成。

在配电箱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技术方案6:所述侧板内侧和/或盖板外侧于相应的散热孔组处覆盖设有防护网。

在配电箱技术方案1至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技术方案7:所述侧板上焊接有若干螺柱,所述盖板具有与所述若干螺柱匹配的安装孔,螺柱上螺纹装配有将盖板固定在侧板上的螺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机箱散热结构中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侧板焊接螺柱和固定防护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机箱散热结构中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盖板焊接横隔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机箱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机箱散热结构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中:10-侧板,11-外散热孔组,12-防护网,13-螺柱,20-盖板,21-内散热孔组,22-安装口,23-横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机箱散热结构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机箱散热结构包括侧板10和于侧板旁侧以设定距离间隔布置的盖板20,盖板与侧板10之间形成空腔,盖板20上设有用于安装风机的安装口22,侧板10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外散热孔组11,盖板20上于外散热孔组11位置对应设有内散热孔组21,外散热孔组11由多个百叶窗结构的孔密布排列组成,内散热孔由多个长圆孔密布排列组成,侧板10和盖板20之间设置有将侧板10和盖板20之间形成空腔分成上腔和下腔的横隔板23,上腔与位于上部的散热孔组对应连通,下腔与位于下部的散热孔组对应连通,其中在侧板10上固设有覆盖外散热孔的防护网12。

上述机箱散热结构中,盖板20的上边缘设有U形弯折,U形弯折的一边与侧板10贴合,盖板20的其余三边设有Z形弯折,Z形弯折具有与侧板10贴合的固定边,其中,侧板10上焊接有多个螺柱13,固定边具有供螺柱13穿过以与螺母配合,进而使盖板20与侧板10固定连接。

上述机箱散热结构的实施例在使用时,侧板10和盖板20的双层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外部液体的侵入;内外散热孔组11位置相对应,减少了空气流动受到的阻力,提升了机箱散热结构的散热性能;上下布置散热孔组的方式使得机箱内上部热空气得以排出,而外界的冷空气得以进入,改善了空气循环条件,提升空气交换的效率;设有的防护网12则能够防止昆虫及异物侵入到机箱内部;侧板10和盖板20由焊接螺柱固定连接,避免了在侧板10上打螺栓孔,提高了侧板1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避免了外部液体侵蚀螺栓连接处或由螺栓连接处侵入机箱内部。

上述机箱散热结构的实施例中防护网布置在侧板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设置多层防护网,覆盖盖板上的内散热孔组,进一步提高机箱散热结构的防护能力。

上述机箱散热结构的实施例中内散热孔组由多个长圆孔密布排列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内散热孔组可由多个百叶窗结构的孔密布排列组成,提升盖板的防水性能,进而提高机箱的防水等级。

上述机箱散热结构的实施例中盖板通过螺柱与侧板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盖板直接焊接在侧板上。

上述机箱散热结构的实施例中可在盖板与侧板的连接处加装密封条,进一步提升机箱的防水性能,提高机箱的防护等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配电箱的实施例,配电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箱顶、箱底、柜门及侧板,该配电箱中的散热结构与上述机箱散热结构中的散热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