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子的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8106发布日期:2018-07-31 23:0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绝缘子的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工作是掌握电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缺陷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工作。由于特高压电网在整个国家电网运行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特高压电网的运行检修工作对于保证特高压电网乃至整个国家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换耐张绝缘子串是输电线路检修和带电作业的常规项目,也是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日常工作,现有的绝缘子串更换的卡具的左、右卡体通常只能卡固在绝缘子串两端的连接金具(如联板)上,采用这种更换卡具只能对整条绝缘子串进行更换,无法仅仅只更换绝缘子串中的某一段绝缘子,而目前在对绝缘子串进更换时,通常需要对绝缘子串的某一个节段进行更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611025450.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绝缘子更换卡具,包括用于与被更换绝缘子串一端的连接金具固定的左卡主体、用于与绝缘子串中某一绝缘子的钢帽固定的右卡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左卡主体和右卡主体之间用于对所述左卡主体和右卡主体之间施加预紧力的丝杆组件;所述右卡主体形成可外卡于绝缘子钢帽的卡口。

但上述绝缘子更换卡具由于其左卡主体和右卡主体结构的缺陷,无法适应不同尺寸钢帽的绝缘子,需要针对绝缘子制造相应的绝缘子更换卡具,通用性差,操作上较为繁琐,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性更广、连接更加牢固的绝缘子更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绝缘子的更换装置,包括卡件,所述卡件包括相互配合能够固定绝缘子之钢帽的卡体和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体上沿纵向设置有第一圆弧槽,所述卡盖上设置有与第一圆弧槽相对的第二圆弧槽,所述第一圆弧槽和第二圆弧槽的槽壁上均可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钢帽的卡爪。

本实用新型中的绝缘子包括绝缘子主体和固定在绝缘子主体前端的钢帽,所述绝缘子主体和绝缘子钢帽之间设置有下凹的卡线;本实用新型中的纵向与钢帽的中轴线方向平行。

在上述的一种绝缘子的更换装置中,所述第一圆弧槽和第二圆弧槽的槽壁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槽,安装槽内纵向设置的销轴穿过卡爪的外端部,并且销轴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的前后槽壁固连,卡爪的内端部从安装槽的开口处伸出;卡爪的内侧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中部沿纵向设置有将卡爪前后贯穿的凹槽。第一圆弧槽内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槽以及第二圆弧槽内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槽,配合每个安装槽内设置的卡爪,能够使卡件对绝缘子的固定更加牢固,卡爪的内侧面为圆弧面以及圆弧面上凹槽的设计能够使卡爪与市场上通用的绝缘子钢帽的不同形状和尺寸均能够较好的匹配,有利于提高本更换装置的适应性。

在上述的一种绝缘子的更换装置中,所述第一圆弧槽左右两侧的卡体上均设置有螺栓,每个螺栓的上端均穿过卡盖上对应的通孔并通过配合的螺母将卡盖与卡体固连,每个螺栓的下端均成型有纵向的管状连接部,纵向设置在第一圆弧槽左右两侧的转轴穿过管状连接部并且转轴的两端与卡体固连。所述卡盖中的一个通孔的外侧具有开口,对应的螺栓能够绕转轴向外转动而与卡盖脱离。卡体和卡盖通过可转动的螺栓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可以使本更换装置针对不同尺寸的绝缘子钢帽只要控制螺栓上螺母的行程,在螺母拧紧的过程中卡爪会自动绕销轴转动微调自身角度,使卡爪的内侧面能够与绝缘子钢帽更加服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且能够使卡件和绝缘子的连接更加牢固,有利于提高本更换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的,其中一个通孔的外侧具有开口,对应的螺栓能够绕转轴向外转动而与卡盖脱离的设计能够在使卡盖和卡体不完全分离的情况下完成绝缘子的装卸,使操作更加简便,有利于提高本更换装置的工作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绝缘子的更换装置中,所述卡件包括前卡件和后卡件,所述前卡件和后卡件通过两根可伸缩的丝杠连接,其中一根丝杠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卡件的左端部和后卡件的左端部固连,另一根丝杠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卡件的右端部和后卡件的右端部固连。所述后卡件上的卡爪后端部设置有能够伸入绝缘子之卡线的卡勾,后卡件上的每个卡爪的后端均设置有两个卡勾,两个卡勾成型于卡爪后端部的左右两侧,每个卡勾凸出于卡爪的内侧面并且与卡爪一体成型;所述前卡件的卡爪后端部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横条纹。本更换装置中的前卡件和后卡件根据自身在更换绝缘子时的位置以及作用的不同具有特殊的卡爪结构,其中夹持在绝缘子前端的前卡件上的卡爪因为其夹持的绝缘子上所受到的张紧力也是向前的,因此只需在前卡件之卡爪内侧面的后端部设置几条横条纹用于增加摩擦力即可,能够使卡爪与绝缘子的钢帽夹持更加牢固,避免打滑;而夹持在绝缘子前端的后卡件上的卡爪因为其夹持的绝缘子上所受到的张紧力向后,因此在后卡件之卡爪的内侧面的后端设置了两个卡勾,通过卡勾伸入绝缘子的卡线内使卡爪能够将绝缘子勾住,使后卡件能够将绝缘子夹持的更加牢固,避免绝缘子从后卡件上滑脱,有利于提高本更换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的一种绝缘子的更换装置中,所述丝杠包括与前卡件相连的第一连接部、与后卡件相连的第二连接部以及同时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丝杆的中部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丝杆穿过两块连接板的下端部并与两块连接板均可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上设置有主动轴,主动轴的中部固定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两块连接板的上端与主动轴可转动连接并且分别位于第二齿轮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均沿纵向固定有至少两个套设在主动轴上的定位环,所述主动轴上固定有能够驱动主动轴转动的手柄。丝杠的设计能够将前卡件后后卡件固连,使位于前卡件和后卡件所夹持的两个绝缘子中间的绝缘子不再受到张紧力的作用,便于更换。

本更换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先将前卡件和后卡件的卡盖与卡体分离,然后将前卡件和后卡件分别放置在需要更换的绝缘子的前后两侧,调整好位置后,将前卡件和后卡件的卡盖放置在对应的卡体上,使螺栓穿过设置在卡盖上的通孔,此时微调卡爪的位置,使前卡件上的卡爪与对应绝缘子的钢帽更加贴合,后卡件上的卡爪的卡勾伸入对应绝缘子的卡线内,接着旋紧螺母使卡盖和卡体固定,然后转动手柄,将被前卡件和后卡件夹持的绝缘子向内拉动,从而消除位于这两个绝缘子中间的绝缘子所受到的张紧力,然后完成更换操作后再转动手柄使前卡件和后卡件向外运动,使中间的绝缘子重新被张紧力拉住并固定,最后卸下本更换装置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较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卡体和卡盖上设置可转动的卡爪来固定绝缘子,由于卡爪能够与相连的卡体或卡盖相对转动,因此能够通过调整各个卡爪的角度使每个卡爪均能够与绝缘子的钢帽的不同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然后再通过紧固件将盖体和卡体固连,上述结构提高了本更换装置的适应性,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并且能够使卡体与绝缘子的连接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卡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卡件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丝杠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卡件的卡爪示意图。

图中,1、绝缘子;11、钢帽;12、绝缘子主体;13、卡线;2、卡体;21、第一圆弧槽;22、转轴;23、螺栓;24、螺母;25、管状连接部;3、卡盖;31、第二圆弧槽;4、卡爪;41、安装槽;42、销轴;43、凹槽;5、前卡件;51、横条纹;6、后卡件;61、卡勾;7、丝杠;71、第一连接部;72、第二连接部;73、丝杆;74、第一齿轮;75、连接板;76、主动轴;77、第二齿轮;78、定位环;79、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

本绝缘子的更换装置包括卡件,卡件包括相互配合能够固定绝缘子1之钢帽11的卡体2和卡盖3,卡体2上沿纵向设置有第一圆弧槽21,卡盖3上设置有与第一圆弧槽21相对的第二圆弧槽31,第一圆弧槽21和第二圆弧槽31的槽壁上均可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钢帽11的卡爪4。本实用新型中的绝缘子1包括绝缘子主体12和固定在绝缘子主体12前端的钢帽11,绝缘子主体12和绝缘子1钢帽11之间设置有下凹的卡线13;本实用新型中的纵向与钢帽11的中轴线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卡体2和卡盖3上设置可转动的卡爪4来固定绝缘子1,由于卡爪4能够与相连的卡体2或卡盖3相对转动,因此能够通过调整各个卡爪4的角度使每个卡爪4均能够与绝缘子1的钢帽11的不同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然后再通过紧固件将盖体和卡体2固连,上述结构提高了本更换装置的适应性,并且能够使卡体2与绝缘子1的连接更加牢固。

如图1-3所示,第一圆弧槽21和第二圆弧槽31的槽壁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槽41,安装槽41内纵向设置的销轴42穿过卡爪4的外端部,并且销轴4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41的前后槽壁固连,卡爪4的内端部从安装槽41的开口处伸出;卡爪4的内侧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中部沿纵向设置有将卡爪4前后贯穿的凹槽43,第一圆弧槽21内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槽41以及第二圆弧槽31内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槽41,配合每个安装槽41内设置的卡爪4,能够使卡件对绝缘子1的固定更加牢固,卡爪4的内侧面为圆弧面以及圆弧面上凹槽43的设计能够使卡爪4与市场上通用的绝缘子1钢帽11的不同形状和尺寸均能够较好的匹配,有利于提高本更换装置的适应性。第一圆弧槽21左右两侧的卡体2上均设置有螺栓23,每个螺栓23的上端均穿过卡盖3上对应的通孔并通过配合的螺母24将卡盖3与卡体2固连,每个螺栓23的下端均成型有纵向的管状连接部25,纵向设置在第一圆弧槽21左右两侧的转轴22穿过管状连接部25并且转轴22的两端与卡体2固连。卡盖3中的一个通孔的外侧具有开口,对应的螺栓23能够绕转轴22向外转动而与卡盖3脱离;卡体2和卡盖3通过可转动的螺栓23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可以使本更换装置针对不同尺寸的绝缘子1钢帽11只要控制螺栓23上螺母24的行程,在螺母24拧紧的过程中卡爪4会自动绕销轴42转动微调自身角度,使卡爪4的内侧面能够与绝缘子1钢帽11更加服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且能够使卡件和绝缘子1的连接更加牢固,有利于提高本更换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的,其中一个通孔的外侧具有开口,对应的螺栓23能够绕转轴22向外转动而与卡盖3脱离的设计能够在使卡盖3和卡体2不完全分离的情况下完成绝缘子1的装卸,使操作更加简便,有利于提高本更换装置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卡件包括前卡件5和后卡件6,前卡件5和后卡件6通过两根可伸缩的丝杠7连接,其中一根丝杠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卡件5的左端部和后卡件6的左端部固连,另一根丝杠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卡件5的右端部和后卡件6的右端部固连。后卡件6上的卡爪4后端部设置有能够伸入绝缘子1之卡线13的卡勾61,后卡件6上的每个卡爪4的后端均设置有两个卡勾61,两个卡勾61成型于卡爪4后端部的左右两侧,每个卡勾61凸出于卡爪4的内侧面并且与卡爪4一体成型;前卡件5的卡爪4后端部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根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横条纹51。本更换装置中的前卡件5和后卡件6根据自身在更换绝缘子1时的位置以及作用的不同具有特殊的卡爪4结构,其中夹持在绝缘子1前端的前卡件5上的卡爪4因为其夹持的绝缘子1上所受到的张紧力也是向前的,因此只需在前卡件5之卡爪4内侧面的后端部设置几条横条纹51用于增加摩擦力即可,能够使卡爪4与绝缘子1的钢帽11夹持更加牢固,避免打滑;而夹持在绝缘子1前端的后卡件6上的卡爪4因为其夹持的绝缘子1上所受到的张紧力向后,因此在后卡件6之卡爪4的内侧面的后端设置了两个卡勾61,通过卡勾61伸入绝缘子1的卡线13内使卡爪4能够将绝缘子1勾住,使后卡件6能够将绝缘子1夹持的更加牢固,避免绝缘子1从后卡件6上滑脱,有利于提高本更换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图4所示,丝杠7包括与前卡件5相连的第一连接部71、与后卡件6相连的第二连接部72以及同时与第一连接部71和第二连接部72螺纹连接的丝杆73,丝杆73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丝杆73的中部固定有第一齿轮74,第一齿轮74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75,丝杆73穿过两块连接板75的下端部并与两块连接板75均可转动连接,丝杠7上设置有主动轴76,主动轴76的中部固定有与第一齿轮74啮合的第二齿轮77,两块连接板75的上端与主动轴76可转动连接并且分别位于第二齿轮77的前后两侧,第一连接部71和第二连接部72上均沿纵向固定有至少两个套设在主动轴76上的定位环78,主动轴76上固定有能够驱动主动轴76转动的手柄79。丝杠7的设计能够将前卡件5后后卡件6固连,使位于前卡件5和后卡件6所夹持的两个绝缘子1中间的绝缘子1不再受到张紧力的作用,便于更换。

本更换装置工作时,先将前卡件5和后卡件6的卡盖3与卡体2分离,然后将前卡件5和后卡件6分别放置在需要更换的绝缘子1的前后两侧,调整好位置后,将前卡件5和后卡件6的卡盖3放置在对应的卡体2上,使螺栓23穿过设置在卡盖3上的通孔,此时微调卡爪4的位置,使前卡件5上的卡爪4与对应绝缘子1的钢帽11更加贴合,后卡件6上的卡爪4的卡勾61伸入对应绝缘子1的卡线13内,接着旋紧螺母24使卡盖3和卡体2固定,然后转动手柄79,将被前卡件5和后卡件6夹持的绝缘子1向内拉动,从而消除位于这两个绝缘子1中间的绝缘子1所受到的张紧力,然后完成更换操作后再转动手柄79使前卡件5和后卡件6向外运动,使中间的绝缘子1重新被张紧力拉住并固定,最后卸下本更换装置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较广。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