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6108发布日期:2018-08-24 19:04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车载手机无线充电为一体式,必须保证充电模块本体与手机充电距离不超过10毫米,这样充电模块本体就需要与内饰板紧密贴合,无线充电占用内饰板下面空间会影响到内饰件的设计,空间利用率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车载无线充电模块布置困难、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无线充电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模块,用于车辆,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线圈,充电线圈包括外壳和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位于外壳内,充电线圈设置在车辆的内饰板或置物架上;及充电模块本体,充电模块本体与车辆的电源相连接,充电模块本体与充电线圈电连接,充电模块本体远离充电线圈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模块,采用分体式设计,将充电线圈分离充电模块本体安装,可节省充电线圈安装位置所需的安装空间,与内饰配合简单,充电模块本体则可安装在其他空闲位置,从而提高了车内空间利用率,解决了实车设计安装中充电模块本体和充电线圈为一个整体时布置困难的问题,内饰设计更简单,方便使用。具体而言,充电线圈可以布置在内饰板或置物架上,充电模块本体则可以远离内饰板或置物架,节省内饰下面的空间,增大车辆的储物空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无线充电模块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充电线圈设置在车辆的可变形置物架上;外壳为柔性外壳或可变形的刚性外壳,外壳与可变形置物架相适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充电线圈上设有固定孔;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穿过固定孔以将充电线圈固定于内饰板或置物架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饰板或置物架和充电线圈卡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饰板或置物架与充电线圈粘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感应线圈为软线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充电线圈还包括:屏蔽层,屏蔽层位于感应线圈背离待充电设备的一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屏蔽层与感应线圈粘接;屏蔽层呈平板状,外壳罩设在屏蔽层与感应线圈相连的一侧,外壳与屏蔽层围成用于容纳感应线圈的腔体,外壳与屏蔽层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屏蔽层朝向外壳的一侧设有卡接凸出,卡接凸出朝向外壳所在的方向延伸,且卡接凸出的横截面积在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减小;外壳朝向屏蔽层的一侧设有卡接凹槽,卡接凹槽与卡接凸出相适配;屏蔽层与外壳粘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充电线圈与充电模块本体经柔性电路板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杯托板,无线充电模块的充电线圈设置在杯托板的底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杯托板为卷帘杯托板,卷帘杯托板包括:卷帘片,多个卷帘片依次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模块和车辆,无线充电模块采用分体式设计,将充电线圈分离充电模块本体安装,可节省充电线圈安装位置所需的安装空间,解决布置困难问题,内饰设计更简单,方便使用。充电线圈可以布置在内饰板或置物架上,其中,通过将充电线圈设置在可变形置物架上,可令充电线圈随可变形置物架一起变形收纳,一方面在不使用时减小车辆驾驶室内部的空间占用,另一方面可在不使用时保护充电线圈免受外力损坏。安装时,充电线圈可通过其上设置的固定孔和紧固件固定在内饰板或置物架上,同时令二者粘接,既便于充电线圈的定位,又确保了充电线圈连接的可靠性;当内饰板或置物架无法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充电线圈时,可通过卡接式结构实现连接,同时令二者粘接,安装方便不易脱出。具体到充电线圈,充电线圈由感应线圈、屏蔽层和外壳组成,感应线圈采用软线圈,便于减小充电线圈的厚度,且可以根据内饰板和置物架的形状安装,屏蔽层可避免内饰板或置物架内部的磁性结构干扰感应线圈的电磁场;安装时,首先将感应线圈粘接在屏蔽层上,再将屏蔽层卡接并粘贴在外壳上,其中,屏蔽层朝向外壳延伸形成卡接凸出,与外壳上的卡接凹槽配合形成卡接结构,有助于屏蔽层与外壳的定位安装;通过令卡接凸出的尺寸随着延伸而逐渐减下,使卡接凸出形成尖头状结构,可同与之适配的卡接凹槽自动对正,提高了安装效率。此外,充电线圈与充电模块本体的连接采用柔性电路板,相对于普通线束其尺寸更小,可进一步减小充电线圈的尺寸,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线圈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在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线圈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有充电线圈的卷帘杯托板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图4在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卷帘杯托板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卷帘杯托板的俯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卷帘杯托板的仰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模块本体的轴测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充电线圈,102外壳,104感应线圈,106第一连接器,108固定孔,110屏蔽层,112卡接凸出,20充电模块本体,202第二连接器,30紧固件,4卷帘杯托板,402把手,404卡扣,406卷帘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和车辆。

如图1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模块,用于车辆,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线圈10,充电线圈10包括外壳102和感应线圈104,感应线圈104位于外壳102内,充电线圈10设置在车辆的内饰板或置物架上;及充电模块本体20,充电模块本体20与车辆的电源相连接,充电模块本体20与充电线圈10电连接,充电模块本体20远离充电线圈10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模块,采用分体式设计,将充电线圈10分离充电模块本体20安装,可节省充电线圈10安装位置所需的安装空间,与内饰配合简单,充电模块本体20则可安装在其他空闲位置,从而提高了车内空间利用率,解决了实车设计安装中充电模块本体20和充电线圈10为一个整体时布置困难的问题,内饰设计更简单,方便使用。具体而言,充电线圈10可以布置在内饰板或置物架上,内饰板和置物架都属于车辆内饰,内饰板为车身内的装饰板,如中控台面内饰板、车门内饰板,当为中控台面内饰板时,可设置为储物盒;置物架则随车辆的设计有所不同,通常设置在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充电线圈10在充电时一定要求平整不能有折弯,因此要求待充电设备的背面与充电部位的内饰板或置物架平行贴合;充电模块本体20则可以远离内饰板或置物架,节省内饰下面的空间,增大车辆的储物空间。具体地,如图9所示,充电模块本体20上设置第二连接器202,第二连接器202内设有两条引出线,一条与车辆的12V电源相连接,另一条与如图2和图3所示的充电线圈10的第一连接器106相连接。车辆上电后,用户将待充电设备,如手机,放到充电线圈10上,待充电设备向充电线圈10发送符合通信协议的信息,充电模块本体20对该信息加以认证,认证通过后,充电模块本体20工作并给感应线圈104供电,感应线圈104通过电磁感应与待充电设备进行能量交换以为其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充电线圈10设置在车辆的可变形置物架上;外壳102为柔性外壳或可变形的刚性外壳,外壳102与可变形置物架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充电线圈10设置在可变形置物架上,可令充电线圈10随可变形置物架一起变形收纳,一方面在不使用时减小车辆驾驶室内部的空间占用,另一方面可在不使用时保护充电线圈10免受外力损坏。具体地,可变形置物架展开后,其与充电线圈10对应的区域须为平整面,以保证与待充电设备平行贴合。可选地,可变形置物架设置在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如为换挡杆一侧放置水杯等物品的抽拉板,以便前排乘客使用,如图4至图8所示,为一种卷帘杯托板4,当不使用时,可卷曲收缩,使用时则可握住把手402将其拉出,如图4所示,可将充电线圈10设置在卷帘杯托板4底部;可变形置物架也可设置在主驾驶座椅椅背和副驾驶座椅椅背上,如为折叠置物架,以便后排乘客使用。当外壳102为柔性外壳时,其材质本身具备可变形折弯的性质,既保证了充电线圈10随可变形置物架变化形状,又便于生产制造,可选地,外壳102为软橡胶外壳;当外壳102为刚性外壳时,可利用机械结构设计使其具备可变形的能力,且与可变形置物架的变形保持一致,例如,当与抽拉板相适配时,外壳102可由相连接的两个壳体构成,收纳时两个壳体保持重叠,展开时一个壳体沿另一个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并最终与其处于同一平面;当与卷帘杯托板4或折叠置物架相适配时,外壳102可由至少两个壳体构成,相邻两个壳体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可相对翻转折叠。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充电线圈10上设有固定孔108;如图5所示,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紧固件30,紧固件30穿过固定孔108以将充电线圈10固定于内饰板或置物架上。

在该实施例中,充电线圈10通过其上设置的固定孔108和紧固件30固定在内饰板或置物架上,既便于充电线圈10的定位,又确保了充电线圈10连接的可靠性。可选地,内饰板或置物架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数量和固定孔108的数量相等,且螺纹孔与固定孔108同轴设置,紧固件30为螺钉,安装时先将充电线圈10放置在内饰板或置物架的对应位置,再将螺钉穿过固定孔108插入螺纹孔并旋紧即可;紧固件30也可为焊接或一体注塑成型在内饰板或置物架上的单头螺栓,安装时将充电线圈10放置在内饰板或置物架的对应位置以令单头螺栓穿过固定孔108,再在伸出充电线圈10的单头螺栓上旋转套设螺母即可。此外,如图3所示,固定孔108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近似矩形的充电线圈10的四角,使固定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饰板或置物架和充电线圈10卡接。

在该实施例中,当内饰板或置物架无法通过紧固件30安装固定充电线圈10时,内饰板或置物架与充电线圈10需要做出至少四对卡接式结构,具体来说,一对卡接式结构包括相适配的一个卡扣和一个卡槽,卡扣伸入卡槽中即可实现固定,安装方便不易脱出。可选地,如图3所示,以充电线圈10上的固定孔108作为卡槽,对应地,如图6所示,在卷帘杯托板4底部的相应位置设置四个卡扣404;也可在充电线圈10上设置卡扣,当充电线圈10位于内饰板或置物架的外表面时,卡槽优选为盲孔,以确保内饰板或置物架表面平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饰板或置物架与充电线圈10粘接。

在该实施例中,在通过机械结构安装固定的基础上,还可选用粘接剂将充电线圈10粘接在车身上,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使充电过程更可靠。可选地,粘接剂采用3M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感应线圈104为软线圈。

在该实施例中,感应线圈104可以做成普通线圈或者可以折叠的软线圈,其中优选可以折叠的软线圈,便于减小充电线圈10的厚度,且可以根据内饰板和置物架的形状安装,尤其适应于抽拉板和折叠置物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充电线圈10还包括:屏蔽层110,屏蔽层110位于感应线圈104背离待充电设备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感应线圈104的一侧朝向待充电设备,与待充电设备进行能量交换以为其充电,通过在感应线圈104背离待充电设备的一侧设置屏蔽层110,可避免内饰板或置物架内部的磁性结构干扰感应线圈104的电磁场,从而确保了无线充电模块工作的可靠性。可选地,外壳102形成腔体,屏蔽层110位于腔体内或固定在腔体外。具体地,当充电线圈10设置在内饰板或置物架的内表面时,屏蔽层110位于感应线圈104背离内饰板或置物架的内表面的一侧;当充电线圈10设置在内饰板或置物架的外表面时,屏蔽层110位于感应线圈104和内饰板或置物架的外表面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屏蔽层110与感应线圈104粘接;屏蔽层110呈平板状,外壳102罩设在屏蔽层110与感应线圈104相连的一侧,外壳102与屏蔽层110围成用于容纳感应线圈104的腔体,外壳102与屏蔽层11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平板状的屏蔽层110可确保感应线圈104的平整,确保了无线充电模块工作的可靠性。感应线圈104首先粘接在屏蔽层110上,可避免感应线圈104移位;外壳102设置为罩体状,罩设在屏蔽层110粘接有感应线圈104的一侧,可与屏蔽层110共同围成腔体,既为感应线圈104提供了稳定的安装空间,又在不影响无线充电模块工作性能的同时减小了外壳102的用料,降低了成本。可选地,粘接剂采用3M胶。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屏蔽层110朝向外壳102的一侧设有卡接凸出112,卡接凸出112朝向外壳102所在的方向延伸,且卡接凸出112的横截面积在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减小;外壳102朝向屏蔽层110的一侧设有卡接凹槽(图中未示出),卡接凹槽与卡接凸出112相适配;屏蔽层110与外壳102粘接。

在该实施例中,屏蔽层110卡接并粘贴在外壳102上。屏蔽层110朝向外壳102延伸形成卡接凸出112,与外壳102上的卡接凹槽配合形成卡接结构,有助于屏蔽层110与外壳102的定位安装。通过令卡接凸出112的尺寸随着延伸而逐渐减下,使卡接凸出112形成尖头状结构,可同与之适配的卡接凹槽自动对正,安装时无需将所有卡接凸出112一一准确对正相应的卡接凹槽,降低了安装时的精度要求,提高了安装效率。可选地,粘接剂采用3M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充电线圈10与充电模块本体20经柔性电路板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充电线圈10与充电模块本体20的连接采用柔性电路板,相对于普通线束其尺寸更小,可进一步减小充电线圈10的尺寸,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因而具备该无线充电模块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杯托板,无线充电模块的充电线圈设置在杯托板的底部。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充电线圈设置在车辆的杯托板底部,由于充电线圈的安装空间远小于充电线圈和充电模块本体共同占据的空间,使得杯托板底部的空间得到释放,提高了杯托板的设置灵活性。可选地,杯托板为平板结构或可折叠变形的结构。

如图4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杯托板为卷帘杯托板4,卷帘杯托板4包括:卷帘片406,多个卷帘片406依次转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杯托板为卷帘杯托板4。卷帘杯托板4的主体部分由顺次转动相连的多个卷帘片406构成,形如卷帘门,当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其中一端为转动轴,将其整体卷缩收藏至一端,充电线圈10也随之卷缩,从而在不需使用时减小空间占用,并可保护卷帘杯托板4和充电线圈10不受外力损坏。优选地,在远离转动轴的一端的卷帘片406外表面上设置把手402,以便于在需要放置水杯等物品或需要为设备充电时拉动把手402以展开卷帘杯托板4和充电线圈10。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