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流道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6109发布日期:2018-08-24 19:04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注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流道模具。



背景技术:

热流道模具是利用加热装置使流道内熔体始终不凝固的模具。因为它比传统模具成形周期短,而且更节约原料,所以热流道模具在当今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热流道模具在成型产品中,若产品的位于前模区域的区域设置有孔,则需要行位的辅助才能实现孔的形成。但是,在产品成型后,孔的两侧形成有行位线而影响了产品的美观。因此,部分厂家对热流道模进行改进,以通过油缸的方式将行位抽出,进而避免行位线的产生。但是,这种技术的成本很高,进而增大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流道模具,旨在解决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流道模具,包括:

上模,包括上模仁,所述上模仁的侧边开设有通孔;

下模,与所述上模相配合以形成浇注腔,所述上模仁上的通孔与所述浇注腔连通;

弹呵板,安装在所述上模和/或所述下模;

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弹呵板,以驱动所述弹呵板上下移动;

弹呵,包括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固定部的插柱,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弹呵板,所述插柱插入所述上模仁的通孔且部分位于所述浇注腔内;

其中,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弹呵板朝向远离所述浇注腔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呵板带动所述弹呵侧向远离所述上模仁移动。

优选地,所述热流道模具还包括铲基,所述弹呵通过所述铲基而与所述弹呵板连接;

所述铲基安装在所述弹呵板上,所述铲基的朝向所述上模仁的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由下向上的逐渐远离所述上模仁延伸;

所述弹呵的背向所述上模仁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凸轨。

优选地,所述滑槽为T形槽或是燕尾槽。

优选地,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弹呵板的夹角为30°~80°。

优选地,所述热流道模具还包括压缩弹簧;

所述弹呵的朝向所述弹呵板的一面凹陷有安装盲孔,所述安装盲孔的凹陷方向与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盲孔内,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弹呵板,另一端抵接所述安装盲孔的孔底。

优选地,所述热流道模具还包括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连接所述弹呵板,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盲孔内;

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上。

优选地,所述弹呵板安装在所述下模上。

优选地,所述下模包括下模仁,以及位于所述下模仁下方的顶针板;

所述弹呵板包括基板和安装板,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基板的边缘;

所述基板位于所述下模仁和所述顶针板之间,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下模仁的侧边。

优选地,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上模扣;

所述弹呵的背向所述弹呵板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上模扣配合的弹呵扣。

优选地,所述铲基的背离所述弹呵板的表面凸设有限位块;

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弹呵板,该弹呵板可上下进行移动。并且,弹呵安装在弹呵板上,且与弹呵板之间联动。进而,当驱动装置驱动弹呵板上下移动时,可以联动弹呵沿上模仁的侧向移动。由此,在热流道模具开模的过程中,只需要控制弹呵板进行移动,即可将弹呵于模具内抽出,进而达到开模工序简单以及开模效率高的效果。并且,弹呵与弹呵板之间的联动结构简单,不需要油缸等复杂的结构,进而有效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流道模具的截面示意图,其中,热流道模具处于合模状态;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流道模具的截面示意图,其中,弹呵侧向移动而脱出上模仁的通孔;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流道模具的截面示意图,其中,热流道模具处于开模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热流道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热流道模具中弹呵板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请参阅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热流道模具,使用该热流道模具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流道模具100,包括上模200、下模300、弹呵板400、驱动装置(图中未标示)和弹呵500。所述上模200包括上模仁210,所述上模仁210的侧边开设有通孔P(请参阅图4)。所述下模300与所述上模200相配合以形成浇注腔,所述上模仁210上的通孔P与所述浇注腔连通。所述弹呵板400安装在所述上模200和/或所述下模300。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弹呵板400,以驱动所述弹呵板400上下移动。所述弹呵500包括固定部510以及连接所述固定部510的插柱520,所述固定部510连接所述弹呵板400,所述插柱520插入所述上模仁210的通孔P且部分位于所述浇注腔内。其中,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弹呵板400朝向远离所述浇注腔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呵板400带动所述弹呵500侧向远离所述上模仁210移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采用“上”、“下”和“侧向”等方向词对该热流道模具100进行说明。其中,上、下方向如图1中所指示,而侧向则理解为由热流道模具100中部朝向外周的方向。并且,由于本申请的热流道模具100具有合模和开模状态,进而,同样为方便解释说明,本实施例具体解释内容以热流道模具100合模状态进行描述。

具体的,请参阅图1,上模200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模A板240、上模B板230、上模仁C板220和上模仁210,其中,上模仁210的下表面凹陷有上半型腔。下模300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相互连接的下模仁310、下模仁D板320、顶针板330和下模E板340;其中下模仁310的上表面凹陷有下半型腔,并且,当上模仁210与下模仁310相互接合时,上半型腔与下半型腔相互配合以构成完整的浇注腔以供浇注液进行的浇注以及成型为产品。此外,由于本申请的热流道模具100所生产的产品的侧壁(位于上模仁210成型区域)上要形成有孔。因此,上模仁210的侧边相应开设有通孔P,以供后述的弹呵500插入而辅助产品上的孔的形成。

请参阅图6,弹呵500具体包括固定部510和插柱520,插柱520的一端连接固定部510,另一端插入上模仁210的通孔P且部分位于浇注腔内。可以理解的,以上阐述通孔P设置在上模仁210的侧边,由此,弹呵500相应设置在浇注腔的侧向;并且,弹呵500可全部位于上模200的侧向、全部位于下模300的侧向或者部分位于上模200的侧向而另一部分位于下模300的侧向。其中,弹呵500通过一弹呵板400而进行固定安装,并且,弹呵板400可以安装在上模200,或者安装在下模300,或者上模200与下模300上均安装有弹呵板400。当弹呵板400安装在上模200时,上模200设置一容纳空间以对弹呵板400进行容纳,同时,该容纳空间可供弹呵板400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而弹呵500则通过安装部以连接在弹呵板400的下表面且位于容置腔的侧向,由此,弹呵500的插柱520可通过上模200上的通孔P而插入浇注腔内。当弹呵板400安装在下模300时,其一、可以参照“弹呵板400安装在上模200”的方式而其外开设有容纳空间供弹呵板400进行容置以及移动。其次、由于本申请中的顶针板330在后期的开模过程中需要上下移动而将产品顶处,因此,下模仁310与顶针板330之间本身已具有移动空间(供顶针板330进行移动)。故本实施例中,可优选设置弹呵板400于下模仁310与顶针板330之间移动空间内进行移动即可。此外,还应该说明,本申请可同时于上模200和下模300上均设置有弹呵板400以及弹呵500结构。

弹呵板400通过驱动装置进行驱动,以进行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而相应进行选择,如电机驱动或气缸驱动等,只要所采用的驱动装置能驱动弹呵板400进行移动即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注塑成型时,以弹呵板400安装在下模300而进行解释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热流道模具100处于合模状态,上模200与下模300围合形成浇注腔。弹呵500的插柱520插入上模仁210的通孔P,且部分位于浇注腔内,可以理解的,伸入浇注腔内的部分插柱520为后期产品形成孔的主要构成因素。

待产品保压一段时间后便可进行开模及脱模动作,请参阅图3和图4,在开模状态,弹呵板400向下运动同时联动弹呵500朝向上模仁210的侧向移动,以将原本伸入浇注腔内的部分插柱520抽出且与上模仁210分离(开模第一步)。待插柱520侧向移动以完全脱离上模仁210后,进一步将上模200进行移动以分离下模300即可实现产品的开模动作(开模第二步)。最后,请参阅图5,待上模200和下模300分离后,控制顶针板330向上移动,以通过顶针而将产品顶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热流道模具100上设置有弹呵板400,该弹呵板400可上下进行移动。并且,热流道内的弹呵500安装在弹呵板400上,且与弹呵板400之间联动。进而,当驱动装置驱动弹呵板400上下移动时,可以联动弹呵500沿上模仁210的侧向移动。由此,在热流道模具100开模的过程中,只需要控制弹呵板400进行移动,即可将弹呵500于模具内抽出,进而达到开模工序简单以及开模效率高的效果。并且,弹呵500与弹呵板400之间的联动结构简单,不需要油缸等复杂的结构,进而有效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6,所述热流道模具100还包括铲基600,所述弹呵500通过所述铲基600而与所述弹呵板400连接;所述铲基600安装在所述弹呵板400上,所述铲基600的朝向所述上模仁210的表面设置有滑槽610,所述滑槽610由下向上的逐渐远离所述上模仁210延伸;所述弹呵500的背向所述上模仁210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滑槽610滑动配合的凸轨530。

具体的,以弹呵板400安装在下模300以进行解释说明。铲基600安装在弹呵板400的上表面,进而,铲基600具有朝向上模仁210的第一表面和背离上模仁210的第二表面。其中,铲基600的第一表面于下往下呈远离上模仁210的倾斜面设置。并且,铲基600的第一表面凹陷有滑槽610,滑槽610于铲基600的第一表面呈由下往上延伸。同理的,弹呵500的插柱520插入上模仁210的通孔P后,同样具有与上模仁210相背的第三表面(具体位于固定部510上)。弹呵500的第三表面设置凸轨530,该凸轨530与铲基600上的滑槽610相互配合。因此,在开模的过程中,当弹呵板400朝下移动时,弹呵500通过与铲基600上的滑槽610配合而相应的朝向远离上模仁210的方向移动,进而可以将插柱520抽出。

其中,滑槽61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但为了增加滑轨滑动的稳定性,故优选为T形槽或是燕尾槽。其次,滑槽61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弹呵板400的夹角为30°~80°。可以理解的,若两者间的夹角设置较大,则弹呵500的可滑动距离较小,不方便开模;若两者间的夹角设置较小,则弹呵500的滑动速度较快,不好控制。优选的,滑槽61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弹呵板400的夹角为50°~80°,更优选为60°~80°。

此外,参照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同理可以在铲基600上设置有滑槽610,而在弹呵500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轨530。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6,所述热流道模具100还包括压缩弹簧700;所述弹呵500的朝向所述弹呵板400的一面凹陷有安装盲孔,所述安装盲孔的凹陷方向与所述滑槽610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压缩弹簧700设置在所述安装盲孔内,所述压缩弹簧700的一端抵接所述弹呵板400,另一端抵接所述安装盲孔的孔底。

具体解释,当热流道模具100处于合模状态时,压缩弹簧700位于安装盲孔内,且处于压缩状态。并且,压缩弹簧700在弹呵500滑出的整个过程中均处于压缩状态。进而,可以理解的,弹簧于安装盲孔内且抵接弹呵500,进而,弹呵500在滑动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弹性抵接力,进而有效提高其滑动的稳定性。

在又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热流道模具100还包括有定位柱800,所述定位柱800的一端连接所述弹呵板400,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盲孔内;所述压缩弹簧700套设在所述定位柱800上。可以理解的,设置定位柱800伸入安装盲孔内,然后再将压缩弹簧700套在定位柱800上。进而,在压缩弹簧700的伸长过程中,压缩弹簧700会在定位柱800的限制下而沿固定的方向进行伸长,以避免压缩弹簧700在伸长过程中发生扭曲而致使弹呵500的滑动过程中发生晃动以致卡死。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7,所述下模300包括下模仁310,以及位于所述下模仁310下方的顶针板330;所述弹呵板400包括基板410和安装板420,安装板420安装在所述基板410的边缘;所述基板410位于所述下模仁310和所述顶针板330之间,所述安装板420位于所述下模仁310的侧边。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420设置有两块,且设置在基板410的相对两侧边;进而,弹呵500可以设置在任意一安装板420上,以提高弹呵板400的适配性。其中,安装板420上设置有安装槽位,以方便弹呵500的安装,以及保证弹呵500安装后的稳定性。其次,安装板420的个数也可以设置为一块或者更多。此外,基板410与安装板420之间可以是分体设置或是一体成型,为提高弹呵板400的强度,故优选基板410与安装板420呈一体成型。

请参阅图1和图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模200上设置有上模扣250;所述弹呵500的背向所述弹呵板400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上模扣250配合的弹呵扣540。具体解释,弹呵500与上模200之间通过扣合的方式以加强两者的抵接强度,其一:防止弹呵500在较大的注塑压力下产生后退;其次:防止弹呵500在移动过程中产生晃动而卡持在热流道模具100内。

其中,上模200口与弹呵扣540的结构可以设置有多种,只要当上模200和下模300处于合模状态时,两个扣之间呈相互抵接,而在开模后,两个扣可以自动脱离即可。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扣的其中一个为L形,另一个呈倒L形。

在又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铲基600的背离所述弹呵板400的表面凸设有限位块620;所述上模200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620配合的限位槽。可以理解的,铲基600通过限位块620而与限位槽配合,以有效防止上模200与下模300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以及有效加强铲基60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其次,限位槽也可以使用限位孔代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