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低压电缆分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1144发布日期:2018-11-09 21:4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低压电缆分支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分支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低压电缆分支箱。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电力系统中,电缆分支箱、环网柜、配电柜等电气柜体用量极大,一般是野外或远距离分散安装,电缆分支箱分为美式分支箱和欧式分支箱以及带负荷开关分断型的电缆分支箱等,在电缆分支箱发生故障事故后,维护人员需要及时的对电缆分支箱进行维护。

在维护者维护的过程中,需要打开箱门后,维护者手持维修工具手部及身体要伸入电缆分支箱内进行维护,由于电缆分支箱内的空间有限,加上维护者有时候会过渡的伸入到电缆分支箱内,手部及身体会过多占据电缆分支箱内的空间,这样会严重限制维修者的手臂活动空间,不能够对故障的电缆设施进行拆卸,在更换电缆设施时亦不能迅速的安装电缆设施,这样会影响对电缆分支箱内电缆设施的维护及效率,增加了电缆设施的维护难度,不便于对电缆设施进行维护,极大的影响了电缆分支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低压电缆分支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低压电缆分支箱,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顶端的分支箱箱体、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于分支箱箱体正面左侧的箱门、安装于分支箱箱体内腔的电缆安装架,以及分别安装于电缆安装架上的进线电缆、漏电保护器、出线电缆和电力监测系统,该进线电缆通过漏电保护器与三组出线电缆电相连,每组的出线电缆一端均连接有电缆接头,所述分支箱箱体的右侧箱板从上至下分别开设有上滑孔和下滑孔,该上滑孔和下滑孔的侧视外形均呈矩形结构;所述分支箱箱体左侧箱板的右侧从上至下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该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均包括“L”形结构的基板、固定连接于基板竖直段顶面右侧的横板、固定连接于基板横直段顶面右侧的侧板、以及间隔连接于基板竖直段右侧与侧板左侧之间的六组移动轮,且每组的移动轮皆包括横向连接于基板与侧板之间的定杆以及活动套接于定杆外表面的滚柱;所述基板竖直段右侧、横板的底部与侧板的左侧三者之间的空隙形成腔室;所述分支箱箱体底部箱板的顶端中部开设有供进线电缆穿过的矩形状穿口,该分支箱箱体底部箱板的顶端右侧开设有螺孔。

所述电缆安装架包括主安装板、垂直连接于主安装板右侧的副安装板、以及固定连接于主安装板正面左侧与副安装板左侧之间的增固板,该主安装板的正面间隔分布有主散热孔,且主安装板的正面从上至下分别固定连接有供电缆安装的第一定板和第二定板;所述第一定板与第二定板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该第一定板左侧的滑块延伸入第一定板腔室内并且滑块表面与滚柱表面相互贴合,且第二定板左侧的另一滑块延伸入第二定板腔室内并且滑块表面与滚柱表面相互贴合;所述增固板的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该增固板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的右侧通过第三螺栓与副安装板的左侧固定相连于一体,第一凸块的背部通过第三螺栓与主安装板的正面左侧固定相连于一体,增固板的顶端右侧设有螺钉,且螺钉的底端螺旋延伸入螺孔内。

所述副安装板的表面竖向并排开设有三组副散热孔,该副安装板的右侧从上至下分别连接有上增稳轮和下增稳轮;所述上增稳轮与下增稳轮皆包括连块、固定连接于连块右侧中部的定轴、以及活动套接于定轴外表面的限位轮,该上增稳轮的定轴右端伸入上滑孔内且上增稳轮的限位轮外表面与上滑孔的孔壁相贴合,且下增稳轮的定轴右端伸入下滑孔内且下增稳轮的限位轮外表面与下滑孔的孔壁相贴合;所述上增稳轮的定轴右端穿过并伸出上滑孔右侧的位置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板,该连板的左侧底面与下增稳轮的定轴右端穿过并伸出下滑孔右侧位置固定相连于一体。

所述副安装板的左侧安装有电力监测系统,该电力监测系统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采样分析模块、局部放电传感器、通讯模块和控制中心网络服务器;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和温度采集模块,该电压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和温度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相接;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通过采样分析模块与单片机电性相连;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报警模块,该单片机通过通讯模块与控制中心网络服务器远程相连。

所述电压采集模块与进线电缆电性相连,电流采集模块与每组的出线电缆电性相连,温度采集模块与电缆接头电性相连,该电压采集模块采集进线电缆的电压,电流采集模块采集出线电缆的电流,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电缆接头的温度,且采集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和温度信号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分析处理,其中的单片机为C8051单片机。

所述箱门的正面开设有方形开口内嵌装有液晶显示屏,该液晶显示屏与单片机电性相连,单片机将测得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和温度信号以及计算所得的电缆运行数据传输到液晶显示屏上进行实时显示。

所述局部放电传感器安装于分支箱箱体的各电缆上,该局部放电传感器将检测所得的数据信号发送传输给采样分析模块。

所述连块的侧视外形呈矩形结构,该连块的左侧通过第一螺栓与副安装板的右侧固定相连于一体,且连块的左侧与副安装板右侧相接触的位置间隔开设有“S”状波浪形槽纹。

所述连板的板体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垫,该橡胶垫的内表面与连板外表面相接触位置涂覆有胶粘剂。

所述侧板的竖向长度为基板竖向长度的三分之一,该侧板与基板的板体表面均涂覆有耐热层。

所述主安装板与副安装板的竖向长度相同,该主安装板的竖向长度为分支箱箱体内箱壁竖向长度的四分之三。

所述主安装板、副安装板和增固板相互组成的整体俯视外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该增固板的板体底部粘接有减磨垫。

所述电源模块为UPS电源,报警模块为声光报警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低压电缆分支箱,通过上定位板、下定位板、上增稳轮和下增稳轮,能够将电缆安装架人工迅速的从分支箱箱体内平稳拉出,使得维护者从电缆安装架的各个方向皆能观看并拆装电缆设施,有利于对安装于电缆安装架上的电缆设施进行维修、更换及保养,防止在对电缆设施进行维护时维护者手部身体过渡伸入于分支箱箱体而占据分支箱箱体内的空间而影响电缆设施的维修工作,大幅度提高了该电缆分支箱的使用便捷性和拆装便捷性,延长了该智能低压电缆分支箱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该智能低压电缆分支箱的推广及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力监测系统,能够将电缆中的电力输送参数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传送到控制中心网络服务器这一平台进行智能监测,便于监测电缆运行的状态,方便迅速得知电缆中的故障位置信息后及时进行维护,保证电缆使用的可靠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缆安装架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C-C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支箱箱体的结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D-D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副安装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下增稳轮的结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力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分支箱箱体、21上滑孔、22下滑孔、23穿口、24螺孔、3箱门、4液晶显示屏、5电缆安装架、51主安装板、511第一定板、512第二定板、513主散热孔、514滑块、52副安装板、521副散热孔、522上增稳轮、523下增稳轮、5231连块、5232第一螺栓、5233槽纹、5234定轴、5235限位轮、524连板、5241第二螺栓、525橡胶垫、53增固板、531第一凸块、532第二凸块、5321第三螺栓、533螺钉、6下定位板、7上定位板、71基板、72横板、73侧板、74移动轮、741定杆、742滚柱、8进线电缆、9漏电保护器、10出线电缆、11电缆接头、12电力监测系统、121电源模块、122电压采集模块、123电流采集模块、124温度采集模块、125单片机、126局部放电传感器、127采样分析模块、128报警模块、129通讯模块、1210控制中心网络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10,一种智能低压电缆分支箱,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端的分支箱箱体2、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于分支箱箱体2正面左侧的箱门3、安装于分支箱箱体2内腔的电缆安装架5,以及分别安装于电缆安装架5上的进线电缆8、漏电保护器9、出线电缆10和电力监测系统12,该进线电缆8通过漏电保护器9与三组出线电缆10电相连,每组的出线电缆10一端均连接有电缆接头11。

分支箱箱体2的右侧箱板从上至下分别开设有上滑孔21和下滑孔22,该上滑孔21和下滑孔22的侧视外形均呈矩形结构;分支箱箱体2左侧箱板的右侧从上至下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定位板7和下定位板6,该上定位板7与下定位板6均包括“L”形结构的基板71、固定连接于基板71竖直段顶面右侧的横板72、固定连接于基板71横直段顶面右侧的侧板73、以及间隔连接于基板71竖直段右侧与侧板73左侧之间的六组移动轮74,且每组的移动轮74皆包括横向连接于基板71与侧板73之间的定杆741以及活动套接于定杆741外表面的滚柱742;基板71竖直段右侧、横板72的底部与侧板73的左侧三者之间的空隙形成腔室;分支箱箱体2底部箱板的顶端中部开设有供进线电缆8穿过的矩形状穿口23,该分支箱箱体2底部箱板的顶端右侧开设有螺孔24。

电缆安装架5包括主安装板51、垂直连接于主安装板51右侧的副安装板52、以及固定连接于主安装板51正面左侧与副安装板52左侧之间的增固板53,该主安装板51的正面间隔分布有主散热孔513,且主安装板51的正面从上至下分别固定连接有供电缆安装的第一定板511和第二定板512;第一定板511与第二定板512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514,该第一定板511左侧的滑块514延伸入第一定板511腔室内并且滑块514表面与滚柱742表面相互贴合,且第二定板512左侧的另一滑块514延伸入第二定板512腔室内并且滑块514表面与滚柱742表面相互贴合;增固板53的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531,该增固板53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532,第二凸块532的右侧通过第三螺栓5321与副安装板52的左侧固定相连于一体,第一凸块531的背部通过第三螺栓5321与主安装板51的正面左侧固定相连于一体,增固板53的顶端右侧设有螺钉533,且螺钉533的底端螺旋延伸入螺孔24内。

副安装板52的表面竖向并排开设有三组副散热孔521,该副安装板52的右侧从上至下分别连接有上增稳轮522和下增稳轮523;上增稳轮522与下增稳轮523皆包括连块5231、固定连接于连块5231右侧中部的定轴5234、以及活动套接于定轴5234外表面的限位轮5235,该上增稳轮522的定轴5234右端伸入上滑孔21内且上增稳轮522的限位轮5235外表面与上滑孔21的孔壁相贴合,且下增稳轮523的定轴5234右端伸入下滑孔22内且下增稳轮523的限位轮5235外表面与下滑孔22的孔壁相贴合;上增稳轮522的定轴5234右端穿过并伸出上滑孔21右侧的位置通过第二螺栓5241固定连接有连板524,该连板524的左侧底面与下增稳轮523的定轴5234右端穿过并伸出下滑孔22右侧位置固定相连于一体。

副安装板52的左侧安装有电力监测系统12,该电力监测系统12包括电源模块121、单片机125、采样分析模块127、局部放电传感器126、通讯模块129和控制中心网络服务器1210;电源模块121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电压采集模块122、电流采集模块123和温度采集模块124,该电压采集模块122、电流采集模块123和温度采集模块124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125的输入端电性相接;局部放电传感器126通过采样分析模块127与单片机125电性相连;单片机125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报警模块128,该单片机125通过通讯模块129与控制中心网络服务器1210远程相连。

电压采集模块122与进线电缆8电性相连,电流采集模块123与每组的出线电缆10电性相连,温度采集模块124与电缆接头11电性相连,该电压采集模块122采集进线电缆8的电压,电流采集模块123采集出线电缆10的电流,温度采集模块124采集电缆接头11的温度,且采集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和温度信号传输给单片机125进行分析处理,其中的单片机125为C8051单片机。

箱门3的正面开设有方形开口内嵌装有液晶显示屏4,该液晶显示屏4与单片机125电性相连,单片机125将测得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和温度信号以及计算所得的电缆运行数据传输到液晶显示屏4上进行实时显示。

局部放电传感器126安装于分支箱箱体2的各电缆上,该局部放电传感器126将检测所得的数据信号发送传输给采样分析模块127,通过采样分析模块127分析判断电缆发生电晕闪络时,将判断的结果发送给单片机125记录电缆发生电晕闪络的次数与电流大小,并驱使报警模块128进行报警。

连块5231的侧视外形呈矩形结构,该连块5231的左侧通过第一螺栓5232与副安装板52的右侧固定相连于一体,且连块5231的左侧与副安装板52右侧相接触的位置间隔开设有“S”状波浪形槽纹5233,槽纹5233的设置能够增大连块5231表面的粗糙程度,加大连块5231表面的摩擦力,提高连块5231与副安装板52的连接稳固性。

连板524的板体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垫525,该橡胶垫525的内表面与连板524外表面相接触位置涂覆有胶粘剂。

侧板73的竖向长度为基板71竖向长度的三分之一,该侧板73与基板71的板体表面均涂覆有耐热层。

主安装板51与副安装板52的竖向长度相同,该主安装板51的竖向长度为分支箱箱体2内箱壁竖向长度的四分之三。

主安装板51、副安装板52和增固板53相互组成的整体俯视外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该增固板53的板体底部粘接有减磨垫。

电源模块121为UPS电源,报警模块128为声光报警模块。

该智能低压电缆分支箱,通过上定位板7、下定位板6、上增稳轮522和下增稳轮523,能够将电缆安装架5人工迅速的从分支箱箱体2内平稳拉出,使得维护者从电缆安装架5的各个方向皆能观看并拆装电缆设施,有利于对安装于电缆安装架5上的电缆设施进行维修、更换及保养,防止在对电缆设施进行维护时维护者手部身体过渡伸入于分支箱箱体2而占据分支箱箱体2内的空间而影响电缆设施的维修工作,大幅度提高了该电缆分支箱的使用便捷性和拆装便捷性,延长了该智能低压电缆分支箱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该智能低压电缆分支箱的推广及使用。

将电缆安装架5人工迅速的从分支箱箱体2内平稳拉出是这样实现的:在对电缆分支箱内故障的电缆设施进行维护时,要先打开箱门3后人工使用工具将螺钉533旋离螺孔24,使得增固板53未与分支箱箱体2的底部箱板相连,然后人工手持连板524上的橡胶垫525并向前拉动,在连板524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滑块514在滚柱742上滑动后带动滚柱742发生滚动,使得滑块514轻易的能够进行移动,在滑块514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电缆安装架5进行前移,电缆安装架5前移的过程中,上增稳轮522和下增稳轮523中的限位轮5235,在上滑孔21与下滑孔22内进行滚动,通过滚柱742与限位轮5235的滚动,能够让电缆安装架5在人工拉动下进行迅速的前移与后移,当电缆前移后此时电缆安装架5伸出分支箱箱体2,维护者对电缆设施迅速进行维护即可,维护完成后将电缆安装架5进行后移,当电缆安装架5中的主安装板51背部与分支箱箱体2内壁相贴合后,人工利用工具转动螺钉533,将螺钉533螺旋旋入到螺孔24内,此时增固板53与分支箱箱体2的底部箱板连接于一体,再关闭箱门3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力监测系统12,能够将电缆中的电力输送参数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传送到控制中心网络服务器1210这一平台进行智能监测,便于监测电缆运行的状态,方便迅速得知电缆中的故障位置信息后及时进行维护,保证电缆使用的可靠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电力监测系统12运行原理:电压采集模块122采集进线电缆8的电压,电流采集模块123分别采集各分支的出线电缆10的电流,温度采集模块124采集电缆接头11的温度,采集到的电压、电流和温度信号传输给单片机125进行分析处理,单片机125将测得的实时运行数据[实时运行数据包括电流、电压、温度数据]和计算所得的运行数据[计算运行数据包括电量、有功功率等]传输给液晶显示屏4进行显示,单片机125所测得并计算所得的运行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判断,采用与电缆正常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比或者与单片机125中所设定的限值进行比较,从中发现电参数或温度异常后通过报警模块128进行报警;采样分析模块127分析判断发生电晕或闪络时,将结果发送给单片机125,记录电缆发生电晕闪络的次数和电流大小,并通过报警模块128进行报警,局部放电传感器126能够利用电缆发生电晕闪络时电流突然变化带来的电磁场变化特征进行监测,实现对电缆闪络的非接触式测量,发生电晕或闪络,容易导致绝缘变差,成为严重的故障隐患,因此需要报警模块128进行报警;电缆发生电晕闪络的次数和电流大小,则用于评价绝缘性能,判断故障隐患严重程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滑块514与上增稳轮522的安设位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上增稳轮522与下增稳轮523的安设位置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