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漏电功能的变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3688发布日期:2019-02-19 18:1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漏电功能的变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漏电功能的变电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大功率的变压器在发电站的运用也越发的频繁,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在长距离的电力配送中高的电压会造成更低的能源损耗。为了能够在城市中应用这类变压器,一般会在路段相隔不远的位置安放一个变电箱,虽然变电箱对于自身防漏电,具有很好的保护措施,但是无法避免由于下雨受潮的外在因素导致的漏电情况,所以需要在阴雨天气,对变电箱进行一个防潮保护,使其不会发生漏电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漏电功能的变电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漏电功能的变电箱,包括变电箱本体,所述变电箱本体外部罩有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内设有一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吸气扇、吸气管道、出气管道、出气扇以及电热元器件,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在保护罩的内壁,所述吸气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吸气扇,所述吸气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到所述保护罩的底部,电热元器件设在所述吸气管道内,所述出气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气扇,所述出气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到所述保护罩的顶部,所述保护罩的表面还设有一防凝露组件,所述防凝露组件包括发热面板,所述发热面板内设有电热丝,所述保护罩的表面设有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变电箱本体内设有一控制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到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吸气扇、出气扇以及电热丝。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底部设有一除湿腔,所述除湿腔的顶部均匀设有多个吸气口,所述吸气口连通到保护罩内,所述除湿腔内填充有吸水颗粒。

优选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型号为DHI11。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呈伞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表面涂覆有一抗氧化涂层,所述抗氧化涂层包括阻隔膜一、阻隔膜二、胶黏剂层、抗紫外线层,所述的阻隔膜一通过胶黏剂层与阻隔膜二采用复合工艺制成复合膜,所述的抗紫外线层直接涂覆或溅射到复合膜上;所述的阻隔膜是市场规模大、生产工艺成熟、成本低的透明薄膜,所述的复合膜的表面涂覆防污保护层或防划伤硬度层,所述的防污保护层或防划伤硬度层含有氟化物,所述的胶黏剂中添加具有吸水、吸氧功能的纳米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除湿组件以及防凝露组件,其中除湿组件包括了吸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其中吸气扇吸取空气进入到保护罩内,从而吸气管道内设有电热元器件,电热元器件将空气加热到保护罩内,这样就降低了保护罩外壁与内壁之间的温差,将保护罩内的冷空气加热,然后通过出气扇将冷空气吸走,这样保护罩内空气流通,不会造成保护罩内温差较大,所述防凝露组件包括发热面板以及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感应保护罩外的温度,避免内外温差太大而造成保护罩外表面结成凝露,控制组件通过比较保护罩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温度,从而改变发热面板的发热温度,从而保持温度一致,防止凝露的产生。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小保护罩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温差,从而达到防潮湿的目的,进而达到防漏电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电箱本体;2、保护罩;3、吸气管道;4、吸气扇; 5、出气管道;6、出气扇;7、电热元器件;8、温湿度传感器;9、发热面板;10、温度传感器;11、控制组件;12、电热丝;13、除湿腔;14、吸气口;15、吸水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具有防漏电功能的变电箱,包括变电箱本体1,所述变电箱本体1外部罩有一保护罩2,所述保护罩2内设有一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8、吸气扇4、吸气管道3、出气管道5、出气扇6以及电热元器件7,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设在保护罩2的外壁,所述吸气管道3的一端连通所述吸气扇4,所述吸气管道3的另一端连通到所述保护罩2的底部,电热元器件7设在所述吸气管道3 内,所述出气管道5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气扇6,所述出气管道5的另一端连通到所述保护罩2的顶部,所述保护罩2的表面还设有一防凝露组件,所述防凝露组件包括发热面板9,所述发热面板9内设有电热丝12,所述保护罩2的表面设有一温度传感器10,所述变电箱本体1内设有一控制组件11,所述温度传感器10以及温湿度传感器8 连接到所述控制组件11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组件11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吸气扇4、出气扇6以及电热丝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2的底部设有一除湿腔13,所述除湿腔13的顶部均匀设有多个吸气口14,所述吸气口14连通到保护罩2内,所述除湿腔13内填充有吸水颗粒1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的型号为DHI11;所述温度传感器10的型号为WRM-10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2呈伞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2的表面涂覆有一抗氧化涂层,所述抗氧化涂层包括阻隔膜一、阻隔膜二、胶黏剂层、抗紫外线层,所述的阻隔膜一通过胶黏剂层与阻隔膜二采用复合工艺制成复合膜,所述的抗紫外线层直接涂覆或溅射到复合膜上;所述的阻隔膜是市场规模大、生产工艺成熟、成本低的透明薄膜,所述的复合膜的表面涂覆防污保护层或防划伤硬度层,所述的防污保护层或防划伤硬度层含有氟化物,所述的胶黏剂中添加具有吸水、吸氧功能的纳米材料。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除湿组件以及防凝露组件,其中除湿组件包括了吸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其中吸气扇吸取空气进入到保护罩内,从而吸气管道内设有电热元器件,电热元器件将空气加热到保护罩内,这样就降低了保护罩外壁与内壁之间的温差,将保护罩内的冷空气加热,然后通过出气扇将冷空气吸走,这样保护罩内空气流通,不会造成保护罩内温差较大,所述防凝露组件包括发热面板以及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感应保护罩外的温度,避免内外温差太大而造成保护罩外表面结成凝露,控制组件通过比较保护罩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温度,从而改变发热面板的发热温度,从而保持温度一致,防止凝露的产生。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小保护罩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温差,从而达到防潮湿的目的,进而达到防漏电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