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支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9062发布日期:2019-01-25 17:3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达支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脚,具体为一种马达支脚,属于机械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马达,即为电动机、发动机。工作原理为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

马达在使用时需通过支脚进行固定,一般将马达固定在支脚上后,利用电线束环对接连的电线进行整理,但是这样操作后电线还是会晃来晃去,没有对线圈起到固定的效果;并且马达在工作时在支脚中震动,会使马达撞击支脚的内部,从而导致支脚变形或马达外壳开裂等情况。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马达支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马达支脚,可对马达连接的线圈进行归集并固定,并且对马达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马达支脚,包括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焊接底板和固定板,且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固定板两两之间相互垂直并形成一个容纳空腔,所述第一支撑板焊接第二加固板,所述固定板焊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加固板,所述连接杆中间焊接有第一限位器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器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限位器,所述第二限位器的另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器焊接的同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焊接有对称设置的弹簧。

优选的,为了更好的固定马达防止马达从装置中冲出,所述第二加固板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焊接所述第二加固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

优选的,更好的固定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一加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加固板焊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

优选的,为了方便该装置固定在别的装置上,所述第一加固板、所述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二加固板上均对称设有固定槽。

优选的,为了使空气流通,方便马达的散热,并防止马达从空槽中掉落,所述固定板的中间设有矩形空槽,且所述空槽处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固定板交界处的横线内。

优选的,为了形成可以固定电线的空间,所述第一限位器与所述第二限位器均呈“L”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器、所述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形成一个矩形的通孔,所述第二限位器、所述底板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也形成了一个矩形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达支脚利用同时焊接第一支撑板与连接杆的第一限位器以及同时焊接底板与第一支撑板的第二限位器对连接马达的电线进行归集和固定,从而实现了在马达工作时电线不会晃来晃去;并且通过在两个第一支撑板靠近底板的一侧对称设置的弹簧,对马达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防止出现马达撞击支脚的内壁从而使马达外壳损坏支脚变形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和第二加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第一支撑板,2、弹簧,3、固定板,4、第一限位器,5、第二支撑板,6、连接杆,7、第二限位器,8、底板,9、挡板,10、连接板, 11、第一加固板,12、第二加固板,13、固定槽,14、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马达支脚,包括第一支撑板1,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焊接底板8和固定板3,且所述第一支撑板1、所述底板8以及所述固定板3两两之间相互垂直并形成一个容纳空腔,所述第一支撑板1焊接第二加固板12,所述固定板3焊接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背离所述固定板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加固板12,所述连接杆6中间焊接有第一限位器4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器4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所述固定板3靠近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限位器7,所述第二限位器7的另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器4焊接的同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所述第一支撑板1焊接有对称设置的弹簧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加固板12通过连接板10 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5,所述连接板10焊接所述第二加固板1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5通过第一加固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加固板11焊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 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固板11、所述固定板 3以及所述第二加固板12上均对称设有固定槽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3的中间设有矩形空槽14,且所述空槽14处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与所述固定板3交界处的横线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器4与所述第二限位器7均呈“L”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器4、所述连接杆6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板1之间形成一个矩形的通孔,所述第二限位器7、所述底板8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板1之间也形成了一个矩形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支脚的使用原理为:首先,将马达的一侧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1,并将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的所述弹簧2压下,再通过手指按压另一侧的所述弹簧2将马达放入该装置内,将需要连接马达的电线,先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器4、所述连接杆6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板1形成的矩形通孔,在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器7、所述底板8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板1形成另一个的矩形通孔,再将电线连接马达,将该装置平放于另一装置上,并通过销轴穿过所述固定槽13固定在另一装置上,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两端与另一装置相接触,中间部分不接触并倾斜设置;当马达开始工作产生震动时,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对称焊接的所述弹簧2会对马达的震动产生缓冲,并且马达不会撞到支脚的内壁,同时由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底部的空间与所述固定板3上的所述空槽14之间空气流通,从而加快马达的散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