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柜体可拼接的箱式变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6522发布日期:2019-02-15 20:14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柜体可拼接的箱式变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柜体可拼接的箱式变电柜。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城市和农村电网对公用配变计算箱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于变电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变电柜顾名思义就是把电压高的变低或者把电压低的变高,在发电厂一般都采用变压输送,将发出的电能变成高电压进行输送较少损耗,变电柜的存在为人提供了更好的用电方式,变电柜的种类多种多样,这其中又以箱式变电柜最为常见。

然而现存的箱式变电柜还是普遍存在着一些或大或小的缺陷,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类似于现存的箱式变电柜往往结构简单、不易拼接,这导致装置的使用效果不好,同时,市面上现存的箱式变电柜还普遍存在着安全性能差,一旦柜体内部发生火灾或者有发生火灾的倾向时,不能及时报警和处理,此外,现存的箱式变电柜往往还存在着功能单一的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柜体可拼接的箱式变电柜来更好地迎合市场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柜体可拼接的箱式变电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易拼接、安全性能差和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柜体可拼接的箱式变电柜,包括动力控制箱、防护架、主体和柜体,所述主体上均匀安装有防护架,且防护架内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柜体,所述柜体的一侧铰接有门体,且门体靠近柜体一侧的顶部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门体远离柜体一侧的顶部安装有峰鸣报警器,所述柜体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与红外线接收器配合的红外线发射器,且红外线发射器一端柜体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灭火贴,所述柜体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照明灯,且照明灯下方柜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且密封腔下方柜体的内部安装有动力控制箱,所述密封腔顶端柜体的内部安装有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峰鸣报警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红外线接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红外线接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的外侧壁均匀涂覆有抗氧化层,且抗氧化层的厚度范围在1-3mm。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层,且加强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呈等间距排列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工”字形。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拼接板,且拼接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卡槽,所述防护架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块,且卡块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卡槽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相邻的防护架之间构成拆卸安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柜体两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滑块,且防护架的内部设置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限位块,且柜体和防护架之间通过滑块和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门体一侧靠近红外线接收器一端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把手,且把手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滑橡胶套,所述把手一端的门体上安装有观察窗,且观察窗和门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硅胶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柜体可拼接的箱式变电柜通过安装有主体、柜体、防护架、卡块和卡槽,使得该装置便于将多个柜体进行组装和拆卸,从而实现了可拼接的优点,有利于该装置的长期推广,该装置通过安装有防护架和抗氧化层,使得该装置增强了自身的耐腐蚀性能,从而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该装置通过安装有加强层和加强筋,使得该装置增强了自身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了装置的抗撞抗震性能,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该装置通过安装有灭火贴、峰鸣报警器、单片机和烟雾传感器,使得该装置一方面可以时刻监测装置内部环境的安全性,一旦发生火灾会及时发出警报告诫人们,另一方面通过灭火贴的存在可以实现对于火灾的预处理,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安全性能,同时,该装置通过安装有照明灯、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和单片机,使得该装置在使用者打开门体进行检修时,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信号不能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配合单片机的处理,使得照明灯自动开启,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增强了装置使用时的便利性,且避免了照明灯时刻开启,实现了节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柜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门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架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拼接板;2、卡槽;3、滑块;4、滑槽;5、动力控制箱;6、防护架;7、照明灯;8、灭火贴;9、主体;10、柜体;11、红外线发射器; 12、卡块;13、红外线接收器;14、门体;15、烟雾传感器;16、单片机; 17、密封腔;18、峰鸣报警器;19、把手;20、观察窗;21、抗氧化层;22、加强筋;23、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柜体可拼接的箱式变电柜,包括动力控制箱5、防护架6、主体9和柜体10,主体9上均匀安装有防护架6,且防护架6内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柜体10,防护架6的外侧壁均匀涂覆有抗氧化层21,且抗氧化层21的厚度范围在1-3mm,使其增强了装置的耐腐蚀性能,从而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防护架6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层23,且加强层2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呈等间距排列的加强筋22,加强筋22 的横截面呈“工”字形,使其增强了防护架6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了装置的抗撞抗震性能,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防护架6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拼接板1,且拼接板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卡槽2,防护架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卡槽2配合的卡块12,且卡块12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卡槽2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相邻的防护架6之间构成拆卸安装结构,使得装置整体便于拆卸和安装,从而实现了可拼接的优点,增强了装置的功能性,有利于该装置的长期推广,柜体10的一侧铰接有门体14,且门体 14靠近柜体10一侧的顶部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13,柜体10两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滑块3,且防护架6的内部设置有与滑块3配合的滑槽4,滑槽4 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限位块,且柜体10和防护架6之间通过滑块3和滑槽4构成滑动结构,使其优化了装置的结构,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门体14远离柜体10一侧的顶部安装有峰鸣报警器18,门体14一侧靠近红外线接收器13一端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把手19,且把手19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滑橡胶套,把手19一端的门体14上安装有观察窗20,且观察窗20和门体14的连接处设置有硅胶密封垫,使其即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又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装置内部的情况,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功能性,柜体10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与红外线接收器13配合的红外线发射器11,且红外线发射器11一端柜体10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灭火贴8,柜体10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照明灯7,且照明灯7下方柜体10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腔17,密封腔17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 16,且密封腔17下方柜体10的内部安装有动力控制箱5,密封腔17顶端柜体10的内部安装有烟雾传感器15,烟雾传感器1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单片机1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峰鸣报警器1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该烟雾传感器15的型号可为MQ-2,红外线发射器1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红外线接收器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红外线接收器1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该红外线接收器13的型号可为HYD2048H,该红外线发射器11的型号可为HIR19-21C-L11TR8,该单片机16的型号可为HT66F018。

工作原理:使用时,外接电源,工作人员首先根据自身的拼接需求,利用拼接板1、卡槽2和卡块12的配合作用,实现防护架6之间的安装,从而实现了对于多个柜体10的拼接功能,继而装置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一端柜体10的内部发生火灾,烟雾传感器15就会感应到,这时烟雾传感器15会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16,通过单片机16的处理,峰鸣报警器18就会发出警报告诫人们,同时,柜体10内部安装的灭火贴8会开始起作用,实现灭火的预处理,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安全性能,有利于该装置的长期推广,此外,由于该装置安装有照明灯7、红外线发射器11、红外线接收器13和单片机16,使得该装置在使用者打开门体14进行检修时,红外线发射器11发射的信号不能被红外线接收器13接收到,配合单片机16的处理,使得照明灯7自动开启,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增强了装置使用时的便利性,且避免了照明灯7时刻开启,实现了节能的优点,此外,由于该装置安装有加强层23和加强筋22,使得该装置增强了自身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了装置的抗撞抗震性能,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