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装式三相MEI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9183发布日期:2019-03-08 17:50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PCB板装式三相MEI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滤波器等领域,具体为一种PCB板装式三相MEI滤波器。



背景技术:

EMI电源滤波器起到两个低通滤波器的作用:一个是衰减共模干扰,另一个是衰减差模干扰。 EMI电源滤波器能在阻带范围内衰减射频能量,而让工频无衰减,或者很少的衰减,就能通过EMI电源滤波器。 EMI电源滤波器是电子设备设计工程师控制传导电磁干扰和辐射电磁干扰的首选工具。

现有的EMI电源滤波器,在滤波过程中,有时无法消除电磁干扰,造成设备故障等问题。而且,结构连接时,较为复杂。

EMI电源滤波器起到两个低通滤波器的作用:一个是衰减共模干扰,另一个是衰减差模干扰。 EMI电源滤波器能在阻带范围内衰减射频能量,而让工频无衰减,或者很少的衰减,就能通过EMI电源滤波器。 EMI电源滤波器是电子设备设计工程师控制传导电磁干扰和辐射电磁干扰的首选工具。

现有的EMI电源滤波器,在滤波过程中,有时无法消除电磁干扰,造成设备故障等问题。而且,结构连接时,较为复杂。

EMI电源滤波器起到两个低通滤波器的作用:一个是衰减共模干扰,另一个是衰减差模干扰。 EMI电源滤波器能在阻带范围内衰减射频能量,而让工频无衰减,或者很少的衰减,就能通过EMI电源滤波器。 EMI电源滤波器是电子设备设计工程师控制传导电磁干扰和辐射电磁干扰的首选工具。

现有的EMI电源滤波器,在滤波过程中,有时无法消除电磁干扰,造成设备故障等问题。而且,结构连接时,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B板装式三相MEI滤波器,以解决现有三相MEI滤波器有时无法消除电磁干扰,造成设备故障等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CB板装式三相MEI滤波器,包括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电感电路,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端和电压输出端之间;RC阻容吸收回路,分别设于所述电感电路和电压输出端之间以及设于电压输入端和电感电路之间。

所述电压输入端,包括第一相位输入端、第二相位输入端、第三相位输入端;所述电压输出端,包括第一相位输出端、第二相位输出端、第三相位输出端;所述电感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线圈,连接于所述第一相位输入端和第一相位输出端之间;第二电感线圈,连接于所述第二相位输入端和第二相位输出端之间;第三电感线圈,连接于所述第三相位输入端和第三相位输出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RC阻容吸收回路包括第一吸收回路,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以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电感线圈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第二吸收回路,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以及第五电容,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二电感线圈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第三吸收回路,包括第三电容和第三电阻以及第六电容,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电感线圈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RC阻容吸收回路还包括第四电阻,两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电容的两端;第五电阻,两端连接至所述第五电容的两端;第六电阻,两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容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PCB板装式三相MEI滤波器,还包括保护电路,连接至所述接地线和第四电容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七电容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两端连接至所述第七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线连接。

进一步的,PCB板为1.5mm的双面敷铜PCB基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PCB板装式三相MEI滤波器,可用于电梯停电人工自动松闸平层,也可用于其他逆变供电需要领域。其具有充电、逆变供电、平层位置检测自动断电功能。结构外观设计造价低,简洁可靠,便于安检和目测装置情况。有效的降低了电磁干扰的影响,降低了设备故障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板装式三相MEI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板装式三相MEI滤波器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

1电压输入端;2电压输出端;3电感电路;4 RC阻容吸收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PCB板装式三相MEI滤波器,包括电压输入端1、电压输出端2、电感电路3、RC阻容吸收回路4;其中,本实施例中,PCB板为1.5mm的双面敷铜PCB基板。双面敷铜PCB基板上安装EMI各功能电子元件,电感电路3即图1中的EMI部分所示,电感电路3连接于所述电压输入端1和电压输出端2之间;RC阻容吸收回路4分别设于所述电感电路3和电压输出端2之间以及设于电压输入端1和电感电路3之间。

如图2所示,图2 为本实施例的三相MEI滤波器电路原理图。所述电压输入端1包括第一相位输入端,对应图1中的A以及图2中的相位1、第二相位输入端,对应图1中的B以及图2中的相位2、第三相位输入端对应图1中的C以及图2中的相位3;所述电压输出端2包括第一相位输出端对应图1中的A’以及图2中的相位1、第二相位输出端对应图1中的B’以及图2中的相位2,第三相位输出端对应图1中的C’以及图2中的相位3;所述电感电路3包括第一电感线圈L1、第二电感线圈L2、第三电感线圈L3,第一电感线圈L1连接于所述第一相位输入端A和第一相位输出端A’之间;第二电感线圈L2连接于所述第二相位输入端B和第二相位输出端B’之间;第三电感线圈L3连接于所述第三相位输入端C和第三相位输出端C’之间。所述RC阻容吸收回路4包括第一吸收回路、第二吸收回路和第三吸收回路,第一吸收回路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以及第四电容C4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两端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两端,第四电阻R4两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电感线圈L1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二吸收回路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二电阻R2以及第五电容C5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两端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两端,第五电阻R5两端连接至所述第五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至第二电感线圈L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R5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第三吸收回路包括第三电容C3和第三电阻R3以及第六电容C6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两端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两端,第六电阻R6两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电感线圈L3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

所述的PCB板装式三相MEI滤波器,还包括保护电路,连接至所述接地线和第四电容之间。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七电容C7和第七电阻R7,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两端连接至所述第七电容C7的两端,所述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C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线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