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电机内装的稳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4958发布日期:2019-03-27 10:20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流电机内装的稳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稳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交流电机内装的稳压器。



背景技术:

接触式自动交流稳压器是由特殊设计的调压器或变压器与控制器或控制电路组成闭环控制系统通过自动调压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目的的电气装置。主要利用伺服电机驱动电刷组件在环形线圈组件上滑动接触,改变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的匝数比,来实现稳压目的。现有技术中,此种产品市场占有量大,但因伺服电机通常使用的是直流微电机与减速机组合而成,直流微电机内部结构复杂,内部存在电刷结构,长期使用后,微电机内的电刷易磨损损坏,因而出现故障,造成用户对接触式稳压器投诉与报怨,而且在行业内接触式伺服电机故障率高是普遍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交流电机内装的稳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交流电机内装的稳压器,稳压器经由基座板安装在机柜中,所述稳压器的环形线圈组件中心孔内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交流电机组件,交流电机组件嵌置在安装座的凹腔中,交流电机组件上设有电机安装板,安装板的外侧面上设有电机输出轴承座,电机输出轴承座内设有电机输出轴承,电机输出轴的上端连接设置电刷组件,驱动电刷组件在环形线圈组件上滑动;所述稳压器的柜门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环形线圈组件的线圈起止处设有支架,支架经由螺钉固定在环形线圈组件的芯体上,支架外端设有两个限位开关和移相电容,控制电路板自动检测电网电压并输出正反两种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经由移相电容和限位开关控制交流电机,驱动碳刷组件在环形线圈组件上滑动调压以实现稳压输出。

作为优选,所述交流电机组件的工作电压为AC220V、AC110V或AC48V,包括电机本体和减速机,电机本体经由减速机减速后再驱动电刷组件在环形线圈组件上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稳压器的柜门上设有电流电压显示仪表和输入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稳压器中还设有输出控制接触器和输入输出接线端子。

作为优选,所述稳压器的底部还设有脚轮。

针对现有产品伺服电机容易损坏,本实用新型采用交流无刷电机替代有刷直流电机,可以彻底有效解决现有接触式稳压器直流伺服电机故障率高的问题,并为此在产品结构上作出改进。交流无刷电机同样安装在形线圈组件中心内部的凹腔里面,便于快速替代,以达到经济可靠实用的设计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门,2-电流电压显示仪表,3-输入开关,4-脚轮,5-机柜,6-基座板,7-环形线圈组件,8-电刷组件,9-电机输出轴承座,10-电机输出轴承,11-电机输出轴,12-电机安装板,13-安装座,14-支架,15-限位开关,16-控制电路板,17-移相电容,18-输出控制接触器,19-输入输出接线端子,20-减速机,21-电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稳压器经由基座板安装在机柜中,所述稳压器的环形线圈组件中心孔内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交流电机组件,交流电机组件嵌置在安装座的凹腔中,交流电机组件上设有电机安装板,安装板的外侧面上设有电机输出轴承座,电机输出轴承座内设有电机输出轴承,电机输出轴的上端连接设置电刷组件,驱动电刷组件在环形线圈组件上滑动;所述稳压器的柜门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环形线圈组件的线圈起止处设有支架,支架经由螺钉固定在环形线圈组件的芯体上,支架外端设有两个限位开关和移相电容,控制电路板自动检测电网电压并输出正反两种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经由移相电容和限位开关控制交流电机,驱动碳刷组件在环形线圈组件上滑动调压以实现稳压输出。其中,所述交流电机组件的工作电压为AC220V、AC110V或AC48V,包括电机本体和减速机,电机本体经由减速机减速后再驱动电刷组件在环形线圈组件上滑动;所述稳压器的柜门上设有电流电压显示仪表和输入开关;所述稳压器中还设有输出控制接触器和输入输出接线端子;所述稳压器的底部还设有脚轮。

针对现有产品伺服电机容易损坏,本实用新型采用交流无刷电机替代有刷直流电机,可以彻底有效解决现有接触式稳压器直流伺服电机故障率高的问题,并为此在产品结构上作出改进。交流无刷电机同样安装在形线圈组件中心内部的凹腔里面,便于快速替代,以达到经济可靠实用的设计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