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络保护电路及闪络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2487发布日期:2019-03-02 01:52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闪络保护电路及闪络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闪络保护电路及闪络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力装置的使用更多的需要在高压情况下,但是在高电压的作用下,闪络效应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现象。闪络效应,是指在高电压作用下,气体或液体介质沿绝缘表面发生的破坏性放电,其放电时的电压称为闪络电压。发生闪络后,电极间的电压迅速下降到零或接近于零,闪络通道中的火花或电弧使绝缘表面局部过热造成炭化,损坏表面绝缘。沿绝缘体表面的放电叫闪络,而沿绝缘体内部的放电则称为是击穿。

在对高压设备进行高压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或者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过程中,当被试品的绝缘度达不到要求时都有可能出现闪络的情况,而且当高压出现闪络时,对高压试验设备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如果防御不当70%的可能性把高压试验设备进行烧毁,90%的可能性把高压试验设备的开关电源烧毁或者损坏,使得整个高压试验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和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闪络保护电路及闪络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闪络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护模块、第二保护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所述第一保护模块的一端与外部火线耦合,所述第一保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的一端与外部零线耦合,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外部火线还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合,所述外部零线还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保护模块,所述第三保护模块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三保护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一设备地和第二设备地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外部设备的第一供电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外部设备的第二供电端连接,所述外部设备的第一供电端相对于所述第一设备地具有第一参考电压,所述外部设备的第二供电端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地具有第二参考电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模块、第二保护模块以及第三保护模块均包括压敏电阻以及放电管,所述压敏电阻与所述放电管并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保险管,所述第一保护模块远离地的一端经过所述保险管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整流滤波单元、控制单元、变压单元以及反馈单元;

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耦合,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入端耦合,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入端耦合;

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反馈输入端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包括第一子电路以及第二子电路;

所述第一子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耦合,所述第一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子电路的输入端耦合,所述第二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芯片以及功率场效应管;

所述主控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场效应管的栅极耦合,所述功率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功率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变压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耦合;

所述主控芯片的供电端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耦合;

所述主控芯片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出端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反馈单元包括光耦以及三端稳压管;

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出端经第一电阻与所述光耦输入端的正极耦合,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出端经第二电阻与所述光耦输入端的负极耦合;

所述光耦输出端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反馈输入端耦合,所述光耦输出端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三端稳压管的阴极与所述光耦输入端的负极以及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出端耦合,所述三端稳压管的阳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闪络保护装置,包括电路板以及上述的闪络保护电路,所述闪络保护电路设于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闪络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护模块、第二保护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所述第一保护模块的一端与外部火线耦合,所述第一保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的一端与外部零线耦合,所述第二保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外部火线还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合,所述外部零线还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闪络保护装置还包括外罩,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外罩内,所述外罩接地且与所述电源模块绝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闪络保护电路及闪络保护装置,所述闪络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护模块、第二保护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第一保护模块的一端与外部火线耦合,第一保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保护模块的一端与外部零线耦合,第二保护模块的另一端接地,外部火线还与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合,外部零线还与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耦合。所述闪络保护装置采用了所述闪络保护电路,当发生闪络现象时,第一保护模块可以将从接地端涌入的高压电流消耗掉,避免其涌入外部火线,第二保护模块也可以将从接地端涌入的高压电流消耗掉,避免其涌入外部零线,从而能够有效的抗击高压闪络的作用,从而防止与所述闪络保护电路连接的设备被损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闪络保护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流滤波单元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单元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压单元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馈单元的电路图。

图标:10-闪络保护电路;100-第一保护模块;110-第一压敏电阻;120- 第一放电管;200-第二保护模块;210-第二压敏电阻;220-第二放电管;300- 电源模块;310-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320-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330- 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340-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350-整流滤波单元; 351-第一子电路;352-第二子电路;360-控制单元;370-变压单元;380-反馈单元;400-第三保护模块;410-第三压敏电阻;420-第三放电管;500-保险管;610-外部火线;620-外部零线;630-大地;640-第一设备地;650-外部设备的第一供电端;660-第二设备地;670-外部设备的第二供电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闪络保护电路10,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闪络保护电路10包括第一保护模块100、第二保护模块200以及电源模块300;第一保护模块100的一端与外部火线610耦合,第一保护模块100 的另一端接大地630,第二保护模块200的一端与外部零线620耦合,第二保护模块200的另一端接大地630;外部火线610还与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310耦合,外部零线620还与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320耦合。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300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外部火线610和外部零线620,输入电压范围可以是90-460V。需要说明的是,该电压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在高压设备发生闪络效应的时候,该设备会在大地630上瞬间产生一个几十千伏的高压,如果这个电压不进行泄放,会瞬间将电源模块300内部的元器件或者其他元器件烧毁,进一步损坏与电源模块300连接的其他仪器或设备。在本实施例中,经过第一保护模块100和第二保护模块200以后,可以将大地630上的闪络高压进行有效泄放,进一步保证电源模块300以及其他仪器的元器件不被烧毁。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闪络保护电路10还包括第三保护模块400,第三保护模块400的一端接大地630,第三保护模块400的另一端与第一设备地640和第二设备地660连接;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330与外部设备的第一供电端650连接,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340与外部设备的第二供电端670连接,外部设备的第一供电端650相对于第一设备地640具有第一参考电压,外部设备的第二供电端670相对于第二设备地660具有第二参考电压。

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地640和第二设备地660共地。其中,第一设备地640和第二设备地660可以是所述电源模块300的参考地,同时也可以作为外部设备的参考地,以提供参考电平。

由于产生闪络效应的时候,大地630上会携带着几十千伏的高压,将大地630和设备本身的参考电平进行连接,可以将设备的参考电平整体抬高,而不至于使电源模块300的输出回路被烧毁,从而有效保证了内部器件的正常工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330可以输出24V的电压,并将该24V的电压送入外部设备的第一供电端650,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340可以输出5V的电压,并将该5V的电压送入外部设备的第二供电端 670,以满足同一个外部设备的不同供电需求。此时,第一设备地640和第二设备地660可以共地,并同时作为该外部设备的参考电平。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330可以输出24V的电压,并将该24V的电压送入一个外部设备的供电端,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340也可以输出24V的电压,并将该24V的电压送入另一个外部设备的供电端,以实现对多个外部设备的同时供电。其中,第一设备地640和第二设备地660共地,第一设备地640可以为其中一个外部设备提供参考电平,第二设备地660可以为另一个外部设备提供参考电平,以此便于进行设备连线。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模块300可以只有一个输出端输出电压以对外部设备供电,也可以由多个输出端输出电压以满足多种供电需求。即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330后所接设备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设备数量的多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电源模块300产生的电压也不限于+24V或者+5V,只要是可以正常工作的电压,都可以与外部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第一保护模块100、第二保护模块200以及第三保护模块400均可以包括压敏电阻以及放电管,压敏电阻与放电管并联。更具体的,第一保护模块100包括第一压敏电阻110以及第一放电管120,第一压敏电阻110与第一放电管120并联后分别与外部火线610和大地630 耦合。第二保护模块200包括第二压敏电阻210以及第二放电管220,第二压敏电阻210与第二放电管220并联后分别与外部零线620和大地630耦合。第三保护模块400包括第三压敏电阻410以及第三放电管420,第三压敏电阻410与第三放电管420并联后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设备地640、大地 630耦合,第三压敏电阻410与第三放电管420并联后的两端还分别与第二设备地660、大地630耦合。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敏电阻110、第二压敏电阻210以及第三压敏电阻410的型号为68020D,第一放电管120、第二放电管220以及第三放电管420可以为1000V的高压陶瓷放电管。其中,压敏电阻是一种以氧化锌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非线性电阻,具有非线性特性好、通流容量大、常态泄漏电流小、残压水平低、动作响应快和无续流等诸多优点。而高压陶瓷放电管是一种间隙式的防雷保护元件,起泄放雷电暂态过电流和限制过电压作用。由于高压陶瓷放电管的极间绝缘电阻很大、寄生电容很小,因此对高频电子线路的雷电防护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高压陶瓷放电管的放电时延较大,动作灵敏度不够理想,对于波头上升陡度较大的雷电波难以有效地抑制。因此,为了提供较好的抵御闪络的效果,本实施例将此两种保护元件合理组合为第一保护模块100、第二保护模块 200以及第三保护模块40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压敏电阻和放电管并不限于上述型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压敏电阻和放电管的具体型号。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闪络保护电路10还包括保险管500,第一保护模块100远离大地630的一端经过保险管500与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 310耦合。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保险管500可以采用高压耐压的2A保险管,并通过保险底座安装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上,其中,所述闪络保护电路10可以印制在所述PCB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电源模块300出现短路或者过电流时,该保险管500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自我熔断,以保证其他元器件不被烧毁。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保险管500的最大电流不可以太小,因为上电瞬间设备有较大电流的冲击,如果保险管500选择太小的型号,就会在上电瞬间导致经过保险管500电流过大而烧毁保险管500。在一个实例中,保险管500的电流参数可以大于1A。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图2为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300的电路图。其中,图2中的“P2”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电源模块300包括整流滤波单元350、控制单元360、变压单元370以及反馈单元380;整流滤波单元350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310和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320耦合,整流滤波单元350的输出端与变压单元370的输入端耦合,变压单元370的输出端与反馈单元380的输入端耦合;反馈单元380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360 的反馈输入端耦合。整流滤波单元350用于将输入信号进行整流滤波,并将整流滤波后得到的信号送入控制单元360和变压单元370,变压单元370 用于输出变压后的输出信号,反馈单元380可以采集所述输出信号并将其反馈至控制单元360的反馈输入端,以使控制单元360根据反馈信号控制变压单元370输出稳定电压。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中整流滤波单元350的电路图。整流滤波单元350包括第一子电路351以及第二子电路352;第一子电路 351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310和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320耦合,第一子电路351的输出端与第二子电路352的输入端耦合,第二子电路352的输出端与变压单元370的第一输入端耦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子电路351为一个共模电感电路,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310和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320与电容C1的两端连接后,再与共模电感T1的输入端连接,起到了抑制共模干扰噪声的作用。在一个实例中,共模电感T1的型号可以是UU9.8/10Mh,电容C1大小可以是0.1uF。

第二子电路352可以是桥式整流电路,共模电感T1的输出端分别与二极管D2、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二极管D1、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和二极管D3的负极与变压单元37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2 和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在一个实例中,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的型号均可以为1N4007。整流滤波单元350将交流降压电路输出的电压转换成单向脉动直流电,以得到波形平直的直流电,方便后续电路的流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子电路351和第二子电路352的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连接方式,所有可以实现整流滤波作用的连接方式都可以作为整流滤波单元350。其中的元器件的型号也不限于上述型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更改。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图4为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60的电路图。控制单元360包括主控芯片U1以及功率场效应管Q1;主控芯片U1的输出端与功率场效应管Q1的栅极耦合,功率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功率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变压单元370的第二输入端耦合;主控芯片U1的供电端与第二子电路352的输出端耦合;主控芯片U1的反馈输入端与反馈单元 380的输出端耦合。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U1可以是CR6848T,有八个引脚。主控芯片U1的第一引脚为GATE端,经过电阻R3与功率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驱动功率场效应管Q1导通或截止。主控芯片U1的第二引脚为 VDD端,与第二子电路352的输出端连接,给主控芯片U1提供电源。主控芯片U1的第三引脚和第六引脚悬空。主控芯片U1的第四引脚为SENSE 端,与电阻R6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6和电阻R8并联,电阻R6 和电阻R8的另一端均接地。主控芯片U1的第四引脚可以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当电压达到主控芯片U1内部阈值时,输出被禁用,以此实现过电流保护,同时,该引脚还可以提供电流幅值信息的电流模式控制。主控芯片 U1的第五引脚为RI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连接大地630,将产生一个恒定电流源,用来确定主控芯片U1内部电容器的开关频率,可以通过增加电阻R1的大小来调节电流幅值或者切换开关频率。主控芯片U1的第七引脚为反馈输入端,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该引脚同时还与反馈单元380的输出端连接,将反馈单元380提供的反馈信号送入主控芯片U1内部进行比较,从而使主控芯片U1控制功率场效应管Q1的占空比,进一步达到改变输出电压的目的。主控芯片U1的第八引脚为接地端,用于接地。其中,功率场效应管 Q1的型号可以为2N60,电阻R1的阻值可以为100千欧姆,电阻R3的阻值可以为22欧姆,电阻R6的阻值可以为2.2欧姆,电阻R8的阻值可以为 2.2欧姆,电容C3的型号可以为103/50V。主控芯片U1在接收到反馈单元 380传来的反馈信号之后,可以调节功率场效应管Q1的占空比,进一步调节变压单元370的输出电压,最终使电源模块300的输出电压更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主控芯片U1的型号不限于上述CR6848T,可以实现通过反馈调节电压的芯片都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控芯片U1,如 SG6848J等。上述所有元器件,包括功率场效应管Q1、电阻R1、电阻R3、电阻R6、电阻R8以及电容C3的型号大小不限于上述型号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图5为本实施例中变压单元370的电路图。在本实施例中,变压单元370是一个高磁通高频变压器,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整流滤波单元350连接,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与功率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电源模块300的第一输出端、反馈单元380 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接地。高磁通高频变压器可以有效适应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同时在控制单元360的控制作用下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以保证电源模块300输出稳定电压。在一个实例中,输入电压范围可以是90-460V。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整流滤波单元350和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之间,可以加入一个电阻R2,电阻R2的大小可以为1.5兆欧姆。通过改变电阻R2的大小可以调整电源模块300的输出电压大小。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图6为本实施例中反馈单元380的电路图。反馈单元380包括光耦U2以及三端稳压管U3;变压单元370的输出端经第一电阻R9与光耦U2输入端的正极耦合,变压单元370的输出端经第二电阻R10与光耦U2输入端的负极耦合;光耦U2输出端的第一端与主控芯片 U1的反馈输入端耦合,光耦U2输出端的第二端接地;三端稳压管U3的阴极与光耦U2输入端的负极以及变压单元370的输出端耦合,三端稳压管 U3的阳极接地。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光耦U2的型号可以为PC817A,三端稳压管 U3的型号可以为TL431,第一电阻R9的阻值可以为1千欧姆,第二电阻 R10的阻值可以为3.3千欧姆。由于三端稳压管U3在反向击穿时,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可以提供一个几乎不变的电压信号,可以给光耦U2输入端的负极提供一个恒定的电压,光耦U2将该恒定电压与变压单元370的输出电压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通过光敏半导体管反馈给主控芯片U1,使主控芯片U1可以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变压单元370的输出电压。这样,通过光耦U2和三端稳压管U3可以形成闭环反馈,有效避免在电源模块300的输入电压波动时,输出电压随之波动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光耦U2、三端稳压管U3、第一电阻R9以及第二电阻R10的型号和大小不限于上述型号和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其中,图2-图6中出现的“EARTH”表示大地,“P1”表示电源模块300 的输入端,“P2”表示电源模块300的输出端,可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闪络保护电路10可以被封在外罩(图未示)内,所述外罩接地且与电源模块300绝缘。设置外罩可以将电源模块300内部电路与外界进行有效绝缘,可以屏蔽由于高压闪络产生的电磁波冲击干扰。同时外罩可靠良好接地,可以使得整体电势在高压闪络期间得到提高,有效减少外罩的壳体与电源模块300内部器件之间的电压差。

在一种应用测试场景中,所述闪络保护电路10可以与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的变频源配合。串联谐振设备的型号可以是HTXZ-270kV,闪络保护电路10的输入电压可以为AC100-AC460V,所述闪络保护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的设备可以是显示屏、变送器以及热敏打印机。使用串联谐振设备进行升压,并使用放电球隙来模拟闪络发生的情况。当电压升到200kV 时,球隙进行放电。

在一种情况下,没有采用本实施例的闪络保护电路10,当电压达到 200kV时,球隙进行第一次放电,串联谐振装置的显示屏熄灭。后检测发现开关电源烧毁,无电压输出,整个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更换新开关电源,再次做同样的放电试验,第二次放电,串联谐振无法工作,拆开发现,串联谐振显示屏烧毁,开关电源场管炸裂。

当采用本实施例的闪络保护电路10组成的开关电源后,将电压升到 200kV,球隙进行放电,设备工作正常,可以对闪络进行判断,并进行闪络保护,整个设备运行正常。同样的试验,反复试验20次,整套设备仍正常工作,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拆开设备的开关电源做检测,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闪络保护电路10,包括第一保护模块 100、第二保护模块200以及电源模块300;第一保护模块100的一端与外部火线610耦合,第一保护模块100的另一端接大地630,第二保护模块200的一端与外部零线620耦合,第二保护模块200的另一端接大地630;外部火线610还与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310耦合,外部零线620还与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320耦合。当发生闪络现象时,第一保护模块100可以将从接地端涌入的高压电流消耗掉,避免其涌入外部火线610或涌入电源模块300;第二保护模块200也可以将从接地端涌入的高压电流消耗掉,避免其涌入外部零线620或涌入电源模块300,从而能够有效的抗击高压闪络的作用,从而防止与所述闪络保护电路10连接的设备被损坏。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闪络保护装置(图未示),所述闪络保护装置包括电路板以及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闪络保护电路10,所述闪络保护电路10 设于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闪络保护电路10包括第一保护模块100、第二保护模块200以及电源模块300。

所述第一保护模块100的一端与外部火线610耦合,所述第一保护模块10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保护模块200的一端与外部零线620耦合,所述第二保护模块200的另一端接大地630。

所述外部火线610还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310耦合,所述外部零线620还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320耦合。

其中,将所述闪络保护电路10集成在电路板上可以减小电路体积,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并且易于制造和使用。通过采用所述闪络保护电路 10的闪络保护装置可以在发生闪络现象时进行闪络保护。其中,所述电路板可以是PCB,在一种布线方式中,PCB中与地连接的线路可以比其他线路宽。在另一种布线方式中,进入电源模块300的信号线路比其他线路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闪络保护装置还包括外罩,所述电源模块300设置于外罩内,所述外罩接地且与电源模块300绝缘。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外罩为不锈钢外罩,所述电源模块300可以被罩在所述外罩内部,以此保证外罩和电源模块300内部电路的有效绝缘距离,可以屏蔽由于高压闪络产生的电磁波冲击干扰。同时外罩可靠良好接地,使得整体电势在高压闪络期间得到提高,有效减少外罩的壳体与电源模块300内部器件之间的电压差。

需要说明的是,外罩的材料并不限于不锈钢,所有可以满足绝缘要求的材料都可作为外罩,例如陶瓷、橡胶等。

关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闪络保护电路10的其他细节可以进一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所述闪络保护电路10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