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冷却水圆周窜水的电机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5865发布日期:2019-05-11 00:2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冷却水圆周窜水的电机机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冷却水圆周窜水的电机机座。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机座就是电器设备的底架或部件,以便电器设备的使用或安装,机座材料应根据其结构、工艺、成本、生产批量和生产周期等要求正确选择。

电机机座还兼具冷却电机的作用,目前普遍使用的是水冷电机机座,通过在其基座上布置循环水到冷却系统,通过在机座内流入冷却水带走电机内部的热量,从而降低电机内部温度。目前的电机机座主要由外水套、内水套、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若干个圆周螺旋分布的折流筋组成,水通过进水口流入,沿着折流筋的分布走向行进,最后从出水口流出。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水流在进入进水口时容易在进水口部位向进水口两边圆周窜水,水不按指定路径行进,出水时也容易向出水口两边圆周窜水,影响了对电机的冷却效果。同时,窜出的水流向电机的话会严重损坏电机,大大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电机机座存在的冷却水进入进水口时容易在进水口部位向进水口两边窜水、水时也容易向出水口两边圆周窜水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冷却水圆周窜水的电机机座,能够有效防止冷却水在进口处和出口处圆周窜水的情况,增强冷却效果。

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冷却水圆周窜水的电机机座,包括端环、外水套、内水套、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端环、外水套、内水套接触处设有三个形状相同的塞焊孔,塞焊孔的形状为由处于同一中心轴的圆柱形状和圆台形状拼接而成,圆台最小的圆周与圆柱的圆周重合,圆台最大的圆周与电机机座外表面重合,三个塞焊孔的中心轴均位于端环与外水套、内水套接触面所在平面上,其中一个塞焊孔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中间位置,另外两个塞焊孔分别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外侧的对称位置并且它们的中心轴与位于中间位置的塞焊孔的中心轴形成的角度均为20~25°。

上述所述的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外侧的对称位置的两个塞焊孔与位于中间位置的塞焊孔的中心轴形成的角度均为25°。

上述所述的塞焊孔的圆柱形状部分的圆柱底面直径为16~20mm,高度为7~9mm;优选的,圆柱底面直径为18mm,高度为8mm。

上述所述的塞焊孔的圆台形状部分的圆台的锥度为1∶(0.4~0.7),高度为9~11mm;优选的,圆台的锥度为1∶0.5,高度为10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冷却水圆周窜水的电机机座,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水冷电机机座的端环、外水套、内水套接触位置上设置了三个塞焊孔,分别布置在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两侧和中间,使得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时不会出现向进水口两侧圆周乱窜的情况,从出水口出去时也不会出现向出水口两侧圆周乱窜的情况,冷却水只会沿着指定路径流入,起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同时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电机的使用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机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端环;2、外水套;3、内水套;4、进水口;5、出水口;6、塞焊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冷却水圆周窜水的电机机座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冷却水圆周窜水的电机机座,包括端环1、外水套2、内水套3、进水口4和出水口5,所述端环1、外水套2、内水套3接触处设有三个形状相同的塞焊孔6,塞焊孔6的形状为由处于同一中心轴的圆柱形状和圆台形状拼接而成,圆柱形状部分的圆柱底面直径为18mm、高度为8mm,圆台形状部分的圆台的锥度为1∶0.5、高度为10mm,圆台最小的圆周与圆柱的圆周重合,圆台最大的圆周与电机机座外表面重合,三个塞焊孔6的中心轴均位于端环1与外水套2、内水套3接触面所在平面上,其中一个塞焊孔6位于进水口4和出水口5的中间位置,另外两个塞焊孔6分别位于进水口4和出水口5外侧的对称位置并且它们的中心轴与位于中间位置的塞焊孔6的中心轴形成的角度均为25°。

当传统的电机机座全部焊接好后,在端环1、外水套2、内水套3接触处的指定位置开设三个塞焊孔6,然后对塞焊孔6继续进行焊接填满,塞焊孔6的圆柱形状和圆台形状拼接而成的形状便于焊条深入,便于焊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塞焊孔6,在对塞焊孔6进行塞焊填满,可以很好地加固端环1、外水套2、内水套3,使得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时不会出现向进水口两侧圆周乱窜的情况,从出水口出去时也不会出现向出水口两侧圆周乱窜的情况,冷却水只会沿着指定路径流入,起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同时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电机的使用可靠性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