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动电机及其轮毂转子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288发布日期:2019-05-07 21:0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驱动电机及其轮毂转子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驱动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驱动电机及用于该电驱动电机的轮毂转子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永磁同步的电驱动电机的磁场是由永磁体—N/S极磁钢产生的。从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电驱动电机的轮毂转子总成1中可以看出,永磁体—N/S磁钢13、14被有规律的粘接固定在轮毂11内壁上,构成外转子驱动电机。其中驱动电机的N/S磁钢13、14涂环氧树脂胶后是依靠人工一片片的粘结到轮毂11内壁的环形定位阶梯槽上,其中贴磁钢工艺复杂、操作困难,且极易粘贴不到位或者混淆磁极;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永磁同步的电驱动电机采用全密闭结构,结构简单,体积小,广泛用于车辆的直驱。目前客户在整车电驱动电机应用中,时常出现因电机磁钢破碎或者掉落而造成与定子扫膛异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驱动电机的轮毂转子总成,该轮毂转子总成无需一片片粘接磁钢,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可有效避免磁钢破碎掉落后造成的扫膛异响。

作为同一个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安装有上述轮毂转子总成的电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了一种用于电驱动电机的轮毂转子总成,所述轮毂转子总成包括轮毂,贯穿于所述轮毂中心的轴和设置于所述轮毂内壁的磁钢,还包括双列磁钢保持架。

所述双列磁钢保持架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呈镜像对称的磁钢保持架单体,两个所述磁钢保持架单体的内侧部均开设有多段磁钢定位槽,两个所述磁钢保持架单体对应的每段所述磁钢定位槽之间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磁钢,所述磁钢与所述磁钢定位槽紧配合,且相邻两个所述磁钢之间预留有粘接间隙。

所述轮毂内壁均布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周向定位槽,每个所述双列磁钢保持架安装于两个所述周向定位槽内;设置于所述双列磁钢保持架上的所述磁钢与所述轮毂内壁粘接。

进一步,所述磁钢的粘接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与所述轮毂内壁相适配,所述磁钢通过所述圆弧面与所述轮毂径向贴合定位。

进一步,所述轮毂内壁上下侧设有磁钢轴向限位阶梯槽。

进一步,每段所述磁钢定位槽长度W大于整数倍所述磁钢的高度h,且所述双列磁钢保持架的总长度L小于等于所述轮毂的深度H。

进一步,每个所述磁钢保持架单体的内侧部均设置有分段槽挡块,相邻两段所述磁钢定位槽被所述分段槽挡块隔开。

进一步,每个所述双列磁钢保持架上设置的所述磁钢为同极性磁钢,且相邻两个所述双列磁钢保持架上设置的所述磁钢为异性磁钢。

进一步,所述轮毂为整体式轮毂,或分体式轮毂。

进一步,所述双列磁钢保持架由非导磁材质制成。

进一步,所述非导磁材质为铝合金材质,或塑料材质。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驱动电机,包括上述用于电驱动电机的轮毂转子总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双列磁钢保持架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呈镜像对称的磁钢保持架单体,两个磁钢保持架单体通过安装磁钢连成整体,涂环氧树脂胶后成列的安装到轮毂内壁;即,同极性磁钢先被紧固安装在双列磁钢保持架的磁钢定位槽中,相邻两个磁钢之间预留有粘接间隙,在该粘接间隙中加入环氧树脂胶,实现磁钢间的固定连接;并在双列磁钢保持架及磁钢与轮毂内壁的贴合面涂环氧树脂胶后,再将安装有磁钢的双列磁钢保持架安装到轮毂内壁周向定位槽中。从生产工艺角度,避免了一片片的磁钢粘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磁钢在双列磁钢保持架的紧固下,可有效避免破碎掉落后造成的扫膛异响等不良故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专利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驱动电机轮毂转子总成的轴测图;

图2是现有电驱动电机轮毂转子总成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驱动电机分体式轮毂转子总成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驱动电机分体式轮毂转子总成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驱动电机整体式轮毂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驱动电机整体式轮毂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驱动电机分体式轮毂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驱动电机分体式轮毂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驱动电机第一种双列磁钢保持架和磁钢的组装图;

图11是图10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0中第一种双列磁钢保持架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电驱动电机第二种双列磁钢保持架的剖视图;

图中:1—轮毂转子总成,11—轮毂,110—周向定位槽,111—磁钢轴向限位阶梯槽,12—轴,13—N极磁钢,131—圆弧面,14—S极磁钢,15—双列磁钢保持架,150-磁钢保持架单体,151—磁钢定位槽;152—分段槽挡块,153—粘接间隙,16—环氧树脂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转子总成1包括轮毂11,贯穿轮毂中心的轴12,设置于轮毂11内壁的磁钢,还包括双列磁钢保持架15和环氧树脂胶16。

其中:轮毂11包括圆柱形外壳和固定安装轴12的端盖;如图6和图7所示,轮毂11为整体式轮毂时,圆柱形外壳和端盖为一个部件,一体加工成型;如图8和图9所示,轮毂11为分体式轮毂时,圆柱形外壳和端盖为两个部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无论是整体式轮毂还是分体式轮毂均适用本实用新型。

轮毂11内壁均布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周向定位槽110,该周向定位槽110用于轴向安装双列磁钢保持架15,该周向定位槽110可通过机加工获得,也可通过精密铸造获得。双列磁钢保持架15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呈镜像对称的磁钢保持架单体150,两个磁钢保持架单体150相对的内侧部均开设有多段磁钢定位槽151,磁钢保持架单体150的内侧部设置有分段槽挡块152,相邻两段磁钢定位槽151通过分段槽挡块152间隔开。两个磁钢保持架单体150相对应的每段磁钢定位槽151之间至少设置一个磁钢,磁钢与磁钢定位槽151紧配合,且相邻两个磁钢之间预留有粘接间隙153,该粘接间隙153做为涂设环氧树脂胶的冗余空间。轮毂11内壁还设有磁钢轴向限位阶梯槽111,当电驱动电机工作时,磁钢被该磁钢轴向限位阶梯槽111挡住,避免轴向发生窜动。

每个双列磁钢保持架15上设置的磁钢为同极性磁钢(N极磁钢13或者S极磁钢14),且相邻两个双列磁钢保持架15上设置的磁钢为异性磁钢(一个双列磁钢保持架15上设置的磁钢为N极磁钢13,与其相邻的双列磁钢保持架15上设置的磁钢为S极磁钢14)。

每段磁钢定位槽151长度W略大于整数倍磁钢的高度h(确保预留出粘接间隙153),且双列磁钢保持架15的总长度L小于等于轮毂11的深度H。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磁钢保持架单体150相对的内侧部均开设有三段磁钢定位槽151,每段磁钢定位槽151的长度为W,W略大于2倍的磁钢高度h,该双列磁钢保持架15每段磁钢定位槽151中可安装容纳2片磁钢,磁钢与两个磁钢保持架单体150采用紧配合。

具体安装如下:将三组同极性6个磁钢同向安装到双列磁钢保持架15的磁钢定位槽151中,每段磁钢定位槽151多余部可做为环氧树脂胶的冗余空间,即每段磁钢定位槽151中相邻两个磁钢之间预留有粘接间隙153,相邻两段磁钢定位槽151中邻近的两个磁钢通过分段槽挡块152来间隔,其间隔的间隙相当于预留的粘接间隙153,在该粘接间隙153中加入环氧树脂胶,实现磁钢间的固定连接。此时的双列磁钢保持架15可保持为一个整体结构。磁钢与轮毂11内壁贴合的面为粘接面,粘接面为与轮毂11内壁相适配的圆弧面131,可通过在磁钢表面做标识来进行识别,该磁钢的圆弧面是作为与轮毂11内壁贴合的重要配合面,磁钢通过该圆弧面131与轮毂11径向贴合定位。在双列磁钢保持架15及磁钢的圆弧面131涂环氧树脂胶后,再将安装有磁钢的双列磁钢保持架15安装到轮毂11内壁的周向定位槽151中;磁钢在双列磁钢保持架15的紧固下,可防止磁钢在环氧树脂胶16长期工作失效后的破损掉落,进而避免破碎掉落后造成的扫膛异响等不良故障。多个双列磁钢保持架15呈规律状的均布在轮毂11内壁上;避免了一片片的磁钢粘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其中:

双列磁钢保持架15由非导磁材质制成;非导磁材质为铝合金材质,或塑料材质。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构思相同,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双列磁钢保持架15中磁钢定位槽151的段数不同。

如图13所示,双列磁钢保持架15的总长度L仍然小于等于轮毂11的深度H。两个磁钢保持架单体150相对的内侧部均开设有六段磁钢定位槽151,每段磁钢定位槽151的长度为W',W'略大于单倍的磁钢高度h,也就是说该双列磁钢保持架15每段磁钢定位槽151中只能安装容纳一片磁钢,此时相邻两个磁钢之间主要通过分段槽挡块152来间隔,具体安装过程和实施例一中描述的安装过程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将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描述的轮毂转子总成安装在电驱动电机中。电驱动电机的其他部件为公知技术,没有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再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一种电驱动电机及其轮毂转子总成的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