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7712发布日期:2019-09-12 09:0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是一种用于将太阳能转环成电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装置,其在光伏发电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一组支杆、底板和太阳能电池板,一组支杆底端分别与底板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一组支杆顶端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现有的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使用时,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通过电能传输系统传输到电网,供给居民使用;现有的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使用中发现,当太阳能电池板发生故障时,不方便更换,使用灵活性较差;太阳光的照射方向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会发生角度变化,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固定,当太阳光的照射角度发生变化时,太阳能电池板对于太阳光的利用率较低,导致发电效率较低;不方便移动太阳能电池板,具有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更换太阳能电池板,提高使用灵活性;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发电效率;可方便移动太阳能电池板,降低使用局限性的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一组支杆、底板和太阳能电池板,一组支杆底端分别与底板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一组支杆顶端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还包括固定板、一组限位块、一组固定块、一组第一螺钉,所述固定板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所述固定板左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与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相通,固定板前面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分别与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相通,所述一组支杆右端分别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插入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一组支杆右端分别与一组限位块左端连接,所述一组固定块顶端分别与一组支杆底面左半区域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右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所述一组固定块右侧壁与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与一组螺钉相对应的内螺纹,所述一组螺钉左端分别穿过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一组螺钉左端分别螺装并插入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内;还包括半圆柱板、多组插板、固定杆、移动板和插杆,所述固定板底端与半圆柱板顶面左半区域连接,所述半圆柱板外侧壁设置有多组第一矩形凹槽,所述多组插板底端均与底板顶面连接,所述固定杆后端下半区域与半圆柱板前面中央区域连接,所述移动板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所述固定杆前端穿过第三圆孔,底面前面上半区域设置有与多组第三圆形凹槽,所述插杆后端穿过第四圆孔并插入中央区域一组第三圆形凹槽内;还包括左滚珠轴承、右滚珠轴承、一组左挡块、一组右挡块、左螺纹杆、右螺纹杆、左螺纹管、右螺纹管和一组万向轮,所述底板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四圆形凹槽和第五圆形凹槽,所述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分别安装在第四圆形凹槽和第五圆形凹槽内,所述一组左挡块顶端均与底板底面左半区域连接并与左滚珠轴承接触,所述一组右挡块顶端均与底板底面右半区域连接并与右滚珠轴承接触,所述左螺纹杆顶端和右螺纹杆顶端分别插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左螺纹杆底端和右螺纹杆底端分别螺装并插入左螺纹管内部和右螺纹管内部,所述一组万向轮顶端分别与底板底面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透明挡板,所述固定杆前端与透明挡板后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拉杆,所述插杆前端与拉杆后端中央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连接板和推板,所述连接板底端与底板顶面左半区域连接,连接板顶端与推板底面右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防滑套,所述防滑套包裹在推板外侧壁左半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一组拦板、一组第二螺钉和一组第三螺钉,固定板前面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一组第六圆形凹槽和一组第七圆形凹槽,一组第六圆形凹槽和一组第七圆形凹槽内部分别设置有与一组第二螺钉和一组第三螺钉相对应的内螺纹,一组拦板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五圆孔和一组第六圆孔,一组第二螺钉和一组第三螺钉分别穿过一组第五圆孔和一组第六圆孔,一组第二螺钉后端和一组第三螺钉后端分别螺装并插入一组第六圆形凹槽和一组第七圆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一组转杆,所述一组转杆左端分别与左螺纹杆右侧壁上半区域和右螺纹杆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左端与底板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向前拉动太阳能电池板,使得一组支杆分别在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内向前滑动,一组支杆分别自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向前滑出,将一组第一螺钉自太阳能电池板和一组固定块上螺装取下,更换新的太阳能电池板,重新使得一组第一螺钉将一组固定块和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将一组固定块重新插入固定板内,便于更换太阳能电池板,提高使用灵活性;将插杆自中央区域一组第三圆形凹槽内取出,向右旋转半圆柱板,使得半圆柱板带动固定板及太阳能电池板向右旋转,使得太阳光直射太阳能电池板,提高发电效率,当太阳光完全直射太阳能电池板时,停止移动半圆柱板,使得第四圆孔与对应位置的一组第三圆形凹槽对应,将插杆通过第四圆孔插入底板前面对应位置的一组第三圆形凹槽内,插杆阻挡半圆柱板继续转动,从而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发电效率;同时旋转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使得左螺纹杆顶端和右螺纹杆顶端分别在租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内旋转,使得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分别沿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螺装向上移动,使得一组万向轮底端均与地面接触,推动底板,移动底板及太阳能电池板到适宜位置即可,降低使用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1、支杆;2、底板;3、太阳能电池板;4、固定板;5、限位块;6、固定块;7、第一螺钉;8、半圆柱板;9、插板;10、固定杆;11、移动板;12、插杆;13、左滚珠轴承;14、左挡块;15、左螺纹杆;16、左螺纹管;17、万向轮;18、透明挡板;19、拉杆;20、连接板;21、推板;22、防滑套;23、拦板;24、第二螺钉;25、第三螺钉;26、转杆;27、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3,包括一组支杆1、底板2和太阳能电池板3,一组支杆1底端分别与底板2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一组支杆1顶端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3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还包括固定板4、一组限位块5、一组固定块6、一组第一螺钉7,固定板4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固定板4左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与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相通,固定板4前面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分别与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相通,一组支杆1右端分别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插入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一组支杆1右端分别与一组限位块5左端连接,一组固定块6顶端分别与一组支杆1底面左半区域连接,太阳能电池板3右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一组固定块6右侧壁与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与一组螺钉相对应的内螺纹,一组螺钉左端分别穿过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一组螺钉左端分别螺装并插入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内;还包括半圆柱板8、多组插板9、固定杆10、移动板11和插杆12,固定板4底端与半圆柱板8顶面左半区域连接,半圆柱板8外侧壁设置有多组第一矩形凹槽,多组插板9底端均与底板2顶面连接,固定杆10后端下半区域与半圆柱板8前面中央区域连接,移动板11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固定杆10前端穿过第三圆孔,底面前面上半区域设置有与多组第三圆形凹槽,插杆12后端穿过第四圆孔并插入中央区域一组第三圆形凹槽内;还包括左滚珠轴承13、右滚珠轴承、一组左挡块14、一组右挡块、左螺纹杆15、右螺纹杆、左螺纹管16、右螺纹管和一组万向轮17,底板2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四圆形凹槽和第五圆形凹槽,左滚珠轴承13和右滚珠轴承分别安装在第四圆形凹槽和第五圆形凹槽内,一组左挡块14顶端均与底板2底面左半区域连接并与左滚珠轴承13接触,一组右挡块顶端均与底板2底面右半区域连接并与右滚珠轴承接触,左螺纹杆15顶端和右螺纹杆顶端分别插左滚珠轴承13和右滚珠轴承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左螺纹杆15底端和右螺纹杆底端分别螺装并插入左螺纹管16内部和右螺纹管内部,一组万向轮17顶端分别与底板2底面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向前拉动太阳能电池板,使得一组支杆分别在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内向前滑动,一组支杆分别自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向前滑出,将一组第一螺钉自太阳能电池板和一组固定块上螺装取下,更换新的太阳能电池板,重新使得一组第一螺钉将一组固定块和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将一组固定块重新插入固定板内,便于更换太阳能电池板,提高使用灵活性;将插杆自中央区域一组第三圆形凹槽内取出,向右旋转半圆柱板,使得半圆柱板带动固定板及太阳能电池板向右旋转,使得太阳光直射太阳能电池板,提高发电效率,当太阳光完全直射太阳能电池板时,停止移动半圆柱板,使得第四圆孔与对应位置的一组第三圆形凹槽对应,将插杆通过第四圆孔插入底板前面对应位置的一组第三圆形凹槽内,插杆阻挡半圆柱板继续转动,从而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发电效率;同时旋转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使得左螺纹杆顶端和右螺纹杆顶端分别在租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内旋转,使得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分别沿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螺装向上移动,使得一组万向轮底端均与地面接触,推动底板,移动底板及太阳能电池板到适宜位置即可,降低使用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3,还包括透明挡板18,固定杆10前端与透明挡板18后端连接;透明挡板将固定杆挡住,减少移动板自固定杆上滑落,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3,还包括拉杆19,插杆12前端与拉杆19后端中央区域连接;拉杆便于向前拉动插杆,提高使用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3,还包括连接板20和推板21,连接板20底端与底板2顶面左半区域连接,连接板20顶端与推板21底面右半区域连接;连接板和推板便于向右推动底板,移动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提高使用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3,还包括防滑套22,防滑套22包裹在推板21外侧壁左半区域;在通过推杆推动底板时,防滑套减少手与推杆打滑,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3,还包括一组拦板23、一组第二螺钉24和一组第三螺钉25,固定板4前面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一组第六圆形凹槽和一组第七圆形凹槽,一组第六圆形凹槽和一组第七圆形凹槽内部分别设置有与一组第二螺钉24和一组第三螺钉25相对应的内螺纹,一组拦板23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五圆孔和一组第六圆孔,一组第二螺钉24和一组第三螺钉25分别穿过一组第五圆孔和一组第六圆孔,一组第二螺钉24后端和一组第三螺钉25后端分别螺装并插入一组第六圆形凹槽和一组第七圆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3,还包括一组转杆26,一组转杆26左端分别与左螺纹杆15右侧壁上半区域和右螺纹杆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一组转杆便于旋转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提高使用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3,还包括挂钩27,挂钩27左端与底板2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可将拆卸一组第一螺钉、一组第二螺钉和一组第三螺钉的工具悬挂于挂钩上,提高使用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3,其在工作时,向前拉动太阳能电池板,使得一组支杆分别在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内向前滑动,一组支杆分别自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向前滑出,将一组第一螺钉自太阳能电池板和一组固定块上螺装取下,更换新的太阳能电池板,重新使得一组第一螺钉将一组固定块和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将一组固定块重新插入固定板内,便于更换太阳能电池板,提高使用灵活性;将插杆自中央区域一组第三圆形凹槽内取出,向右旋转半圆柱板,使得半圆柱板带动固定板及太阳能电池板向右旋转,使得太阳光直射太阳能电池板,提高发电效率,当太阳光完全直射太阳能电池板时,停止移动半圆柱板,使得第四圆孔与对应位置的一组第三圆形凹槽对应,将插杆通过第四圆孔插入底板前面对应位置的一组第三圆形凹槽内,插杆阻挡半圆柱板继续转动,从而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发电效率;同时旋转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使得左螺纹杆顶端和右螺纹杆顶端分别在租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内旋转,使得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分别沿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螺装向上移动,使得一组万向轮底端均与地面接触,推动底板,移动底板及太阳能电池板到适宜位置即可,降低使用局限性;透明挡板将固定杆挡住,减少移动板自固定杆上滑落,提高使用稳定性;拉杆便于向前拉动插杆,提高使用实用性;连接板和推板便于向右推动底板,移动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提高使用灵活性;在通过推杆推动底板时,防滑套减少手与推杆打滑,提高使用稳定性;一组转杆便于旋转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提高使用灵活性;可将拆卸一组第一螺钉、一组第二螺钉和一组第三螺钉的工具悬挂于挂钩上,提高使用实用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