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接口车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1272发布日期:2019-06-29 01:2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接口车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充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接口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车载充电器是为了方便用户在汽车上用车载电源给数码产品充电的配件,具有便携,可靠,充电快速安全,兼容性高的优点。车载充电器大量使用在各种移动通信终端领域,如:手机、MP3、PDA、GPS、ipad等。车载充电器的使用方法是用汽车点烟器作为电源插座直接其他设备充电,车载充电器的一端插入点烟器,另一端连接其他设备。

现有的车载充电器,通常配备有多个接口,以供多个设备同时使用充电,但是,多接口的车载充电器的接口往往没有在接口处配备相应的防护装置,导致接口容易进入灰尘,导致接触不良,影响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接口车载充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接口车载充电器的接口处没有配备相应的防护装置的问题,提高接口处的保护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接口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电路板、正极帽以及负极片;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所述电路板,所述正极帽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正下端,所述正极帽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负极片有两片,对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所述负极片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

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以及第三主动齿轮;

所述壳体的顶面中心处开设有转动腔,所述壳体的顶面绕着所述转动腔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隔°,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隔°;

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转动腔的顶端,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高出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第一转轴内套设有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内套设有所述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和底端均超出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顶部和底部均超出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设有第一被动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设有第二被动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三盖板,所述第三转轴的底端设有第三被动齿轮,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一部分伸入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被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一部分凸出在所述壳体外;

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一部分伸入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二被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一部分凸出在所述壳体外;

所述第三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第三主动齿轮一部分伸入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三被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主动齿轮的一部分凸出在所述壳体外。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底部为圆弧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污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盖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盖板。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如需要三个接口都同时使用,转动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使得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均处于同一位置,并且此位置不再三个接口的上面,使得三个接口都不被阻挡,

当需要使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接口时,转动第一主动轮或者第二主动轮,使得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覆盖在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中,当三个接口都不需要使用时,那么即可将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分别转动至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的上方,使得三个接口均被保护,无法进入尘埃,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多接口车载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多接口车载充电气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腔内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正极帽,3负极片,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第三转轴,7第一主动齿轮,8第二主动齿轮,9第三主动齿轮,11电路板,12第一接口,13第二接口,14第三接口,15转动腔,41第一盖板,42第一被动齿轮,51第二盖板,52第二被动齿轮,61第三盖板,62第三被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多接口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1、电路板11、正极帽2以及负极片3;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所述电路板11,所述正极帽2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正下端,所述正极帽2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11,所述负极片3有两片,对称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负极片3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11;

包括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第三转轴6、第一主动齿轮7、第二主动齿轮8以及第三主动齿轮9;

所述壳体1的顶面中心处开设有转动腔15,所述壳体1的顶面绕着所述转动腔15设有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以及第三接口14,所述第一接口12与所述第二接口13相隔90°,所述第二接口13与所述第三接口14相隔90°;

所述第一转轴4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转动腔15的顶端,所述第一转轴4的顶端高出所述壳体1的顶端;所述第一转轴4内套设有所述第二转轴5、所述第二转轴5内套设有所述第三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5的顶端和底端均超出所述第一转轴4,所述第三转轴6的顶部和底部均超出所述第二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4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一盖板41,所述第一转轴4的底端设有第一被动齿轮42,所述第二转轴5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二盖板51,所述第二转轴5的底端设有第二被动齿轮52,所述第三转轴6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三盖板61,所述第三转轴6的底端设有第三被动齿轮62,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7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侧面,所述第一主动齿轮7一部分伸入所述壳体1内部,并与所述第一被动齿轮42啮合,所述第一主动齿轮7的一部分凸出在所述壳体1外;

所述第二主动齿轮8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侧面,所述第二主动齿轮8一部分伸入所述壳体1内部,并与所述第二被动齿轮52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8的一部分凸出在所述壳体1外;

所述第三主动齿轮9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侧面,所述第三主动齿轮9一部分伸入所述壳体1内部,并与所述第三被动齿轮62啮合,所述第三主动齿轮9的一部分凸出在所述壳体1外。

具体的工作方式为: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多接口车载充电器中,壳体1的顶端设有三个接口以供至多三个不同的设备同时进行充电,并且每个接口都有相应的盖板用以保护,盖板设置相应的转轴顶端,使得盖板可以随着转轴的旋转而转动;并且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第三转轴6的高度差为从外至内依次增高,使得内部的第三转轴6不会影响第二转轴5的转动,第二转轴5不会影响第一转轴4的转动,并且转轴的底端设置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可由显露在壳体1外部的主动齿轮带动旋转。

在具体的工作中,如需要三个接口都同时使用,转动第一主动齿轮7、第二主动齿轮8、第三主动齿轮9,使得第一盖板41、第二盖板51、第三盖板61均处于同一位置,并且此位置不再三个接口的上面,使得三个接口都不被阻挡,

当需要使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接口时,转动第一主动轮或者第二主动轮,使得第一盖板41或第二盖板51覆盖在第一接口12或第二接口13中,当三个接口都不需要使用时,那么即可将第一盖板41、第二盖板51、第三盖板61分别转动至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以及第三接口14的上方,使得三个接口均被保护,无法进入尘埃,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底部为圆弧形。

壳体1的底部设为圆弧形,提高安全性能,防止棱角伤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污膜。

壳体1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污膜,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污水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第二转轴5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与所述第三转轴6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5之间通过轴承连接,第二转轴5与第三转轴6之间也通过轴承连接,使得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5之间的转动平滑、第二转轴5与第三转轴6之间的转动平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41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盖板51,所述第二盖板51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盖板61。

第一盖板41的面积小于第二盖板51,第二盖板51的面积小于第三盖板61,肉眼看过去时,第一盖板41不会遮蔽住第二盖板51、第二盖板51不会遮蔽住第三盖板61。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