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和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4372发布日期:2019-08-07 01:58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和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和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光伏组件投入到发电中,然而光伏组件质保的年限也被各种各样的环境所考验。因用户所在地维度不同,为使组件正对太阳所以安装组件时须将组件向地面方向倾斜,随着维度的减小倾斜的角度也会变大。由于组件与地面方向非垂直,雨后会在组件的下边框与玻璃之间储存一部分水量,若无强光照射,这一部分雨水会在组件上一直存在直至缓慢的蒸发完,然而雨水在落下的时候会附有大量的空气中的杂质,形成酸碱不同的溶液,具有腐蚀性,雨水长时间留在边框和玻璃之间,会一直腐蚀密封组件的硅胶,腐蚀硅胶之后继而向组将内部的EVA进行腐蚀,导致光伏组件提前黄变衰减,使用年限极大的缩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和光伏组件,解决了光伏组件易被雨水腐蚀,减小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边框本体;

其中,所述边框本体上具有镶嵌光伏电池边缘部的条形槽;

所述条形槽贴合所述光伏电池正面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溢胶槽,用于容纳所述光伏电池边框镶嵌连接所述条形槽时,从所述条形槽内溢出的液态胶;

所述条形槽位于所述光伏电池正面一侧的侧壁外表面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由所述条形槽外侧壁的槽口端贯穿至槽底端,且所述排水槽的槽底面靠近所述条形槽的槽口端的一端可与所述光伏电池上表面的玻璃平滑过渡。

其中,所述排水槽槽底面和所述条形槽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5°~30°。

其中,所述排水槽槽口的宽度为1cm~3cm。

其中,所述排水槽槽口宽度由所述条形槽的槽口端到槽底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其中,所述排水槽的槽底宽度大于槽口宽度。

其中,所述边框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所述排水槽。

其中,所述边框本体包括两个长边框和两个短边框;所述长边框上设置有6~8个所述排水槽,所述短边框上设置有4~6个所述排水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电池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绕所述光伏电池的边缘部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包括边框本体;其中,所述边框本体上具有镶嵌光伏电池边缘部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贴合所述光伏电池正面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溢胶槽,用于容纳所述光伏电池边框镶嵌连接所述条形槽时,从所述条形槽内溢出的液态胶;所述条形槽位于所述光伏电池正面一侧的侧壁外表面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由所述条形槽外侧壁的槽口端贯穿至槽底端,且所述排水槽的槽底面靠近所述条形槽的槽口端的一端可与所述光伏电池上表面的玻璃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光伏边框,考虑到边框本体和光伏电池相互连接后,由于边框本体的外表面突出于光伏电池的表面,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光伏电池和边框本体之间容易存留有积水,因此,在边框本体靠近光伏电池正面的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排水槽,使得落在光伏电池表面的积水能够快速的排出,避免了带有酸碱性的积水对边框本体产生腐蚀甚至腐蚀光伏电池,减少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槽的横截面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边框的结构示意图。该光伏边框可以包括:

边框本体;

其中,边框本体上具有镶嵌光伏电池边缘部的条形槽;

条形槽贴合光伏电池正面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溢胶槽,用于容纳光伏电池边框镶嵌连接条形槽时,从条形槽内溢出的液态胶;

条形槽位于光伏电池正面一侧的侧壁外表面设有排水槽;排水槽由条形槽外侧壁的槽口端贯穿至槽底端,且排水槽的槽底面靠近条形槽的槽口端的一端可与光伏电池上表面的玻璃平滑过渡。

如图1所示,边框本体1具有条形槽11,该条形槽11即用于镶嵌封装光伏电池的边缘位置。在对光伏组件进行组装时,需要将条形槽11中填充液态胶,并将光伏电池边缘部位向条形槽11内挤压,使得光伏电池边缘部位粘接在条形槽11内;但是随着光伏电池边缘部位向条形槽11内挤压,使得可容纳液态胶的空间减小,因此液态胶会向外溢出;为此,在条形槽1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溢胶槽12。

因为溢胶槽12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而条形槽11的槽壁也需要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够保证其稳固性,因此导致条形槽11靠经光伏电池正面的一侧的槽壁相对于光伏电池正面的表面存在很大程度的凸起。

在光伏组件实际应用过程中,光伏组件一般倾斜放置,那么边框本体1相对于光伏电池凸起的部位和光伏电池之间就形成一个近似凹槽的结构,极易存留雨水形成积水,且完全依靠太阳光照才能将积水逐渐蒸发干净。而积水往往易呈现弱酸或弱碱性,积水蒸发干净又需要持续较长时间,使得积水长时间的存留在光伏电池和边框之间,会对光伏组件产生腐蚀作用,导致光伏组件受损,减小了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为此,本实施例中在光伏组件的边框上设置排水槽,如图1所示,该排水槽13的延伸方向和条形槽11延伸方向垂直,也即是和光伏组件倾斜放置时,雨水的水流方向相同;并且排水槽13的上端可以和光伏电池的正面平滑过渡,使得光伏组件上的积水能够通过该排水槽13排出,减小积水在光伏组件上浸泡的时间,从而减少光伏组件的损伤,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排水槽13的槽底面和条形槽11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5°~30°。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槽的局部横截面示意图。因为考虑到条形槽11上设有排水槽13的位置的槽壁不能太薄。图2中为条形槽11设置有排水槽13的位置的横截面的示意图。排水槽13槽底需要和条形槽11的内壁呈一定夹角,使得设置有排水槽13的条形槽11的槽壁位置由槽口到槽底厚度逐渐增大,以增强边框的稳固性。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

排水槽13槽口的宽度为1cm~3cm,一般设置在2cm左右,也可以根据整个边框本体1的尺寸作适当的调整,对此本实用新型中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

排水槽13槽口宽度由条形槽11的槽口端到槽底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具体地,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水槽的结构示意图,排水槽13由上到下可以近似地呈现漏斗状结构,在排水槽13的上端能够尽可能多的收集更多的积水,而排水槽13下端能够尽可能少的减少条形槽11的槽壁厚度。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

排水槽11的槽底宽度大于槽口宽度。

具体地,如图3所示,排水槽13的两个槽壁131和一个槽底132的表面可以近似地呈现倒圆锥面的结构。进一步地减小排水槽13对边框本体1紧固性的影响。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边框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排水槽13。

如果边框长度相对较长,那么可以在整个边框本体1上设置对个排水槽13。而一般而言,光伏组件是由两个长边框和两个短边框首尾相接形成的矩形封闭式的边框封装而成。而在实际安装时,任意一边的边框均可能位于整个光伏组件的最下方,因此,常规情况下可以在四个边框上均设置排水槽13,长边框上设置6~8个排水槽,短边框上设置有4~6个排水槽。但是,本实用新型中也并不排除只在一个边框上设置排水槽或者只在一个长边框和一个短边框上设置排水槽,在安装光伏组件时,保证位于最下端的边框上存在排水槽13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如图4所示,该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电池20以及环绕封装光伏电池的边框本体,该边框本体即为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10。

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的光伏组件边框上设置有排水槽,能够及时的将光伏电池上的积水及时的排除,减少了带有弱酸或弱碱的积水对光伏组件的部件浸泡的时长,从而降低光伏组件的损耗,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