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速永磁电机液冷自循环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7761发布日期:2019-04-17 03:0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速永磁电机液冷自循环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速永磁电机液冷自循环机壳。



背景技术:

在高温环境中,传统的高速永磁电机水冷系统,通过在高速永磁电机机壳外部安装提供水源的水泵,使冷却水得以循环,并且这种传统水冷系统通常需要外加散热装置,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增加了电机的运行成本,还限制了高速永磁电机机壳的使用寿命,并且不能满足高温环境中的高速永磁电机水冷系统节能环保的要求。

由于高温环境中的传统冷却系统需要外加散热装置和水泵,因此对高速永磁电机机壳的拆装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速永磁电机液冷自循环机壳,解决在高温环境中,传统水冷系统带来的运行成本高,资源浪费以及外部水泵和散热装置的存在对高速永磁电机机壳拆装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高速永磁电机液冷自循环机壳,包括:合金电机外壳、铝制电机内壳、铝制中间层、铝制散热翅、竖直隔板、端盖、注液管、管盖、减压管、减压阀门、排液管、管塞、支撑脚、圆弧型口和蒸发室,

所述合金电机外壳两端均设置有端盖;

所述合金电机外壳侧壁上设置有铝制散热翅,合金电机外壳下端设置有支撑脚,合金电机外壳内部设置有铝制电机内壳,合金电机外壳与铝制电机内壳之间设置有铝制中间层,所述合金电机外壳、铝制电机内壳和铝制中间层同轴设置;

所述铝制中间层包括左隔层和右隔层,所述左隔层和右隔层上端均通过竖直隔板与合金电机外壳圆形侧壁相连,左隔层下端与右隔层下端存在有圆弧型口,两个竖直隔板之间形成了蒸发室;

所述合金电机外壳上端设置有注液管,注液管上端设置有管盖,冷却液从注液管进入,合金电机外壳上设置有减压管,减压管上端设置有减压阀门,并且减压管位于注液管的左侧;

所述合金电机外壳下端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管塞。

进一步,所述铝制散热翅是空心结构。

进一步,所述冷却液为硅酸盐型冷却液。

本发明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向机壳内注入一定量的液体,并用中间层将液体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液体受热后在竖直隔板与电机内壳和电机外壳构成的蒸发室快速蒸发,遇到上层温度相对较低的电机外壳及中空的散热翅而液化,并沿着环形电机外壳内壁流入外层,由于机壳内外层压强相同,外层液体会通过中间层最下面的圆弧型切口流入内层补充内层液体,实现液体的自循环,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高温环境中的传统液冷高速永磁电机机壳散热效果差,材料成本高,需要外接水源并提供水循环动力而造成的能源浪费以及运输和拆装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二分之一正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八分之五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二分之一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新型高速永磁电机液冷自循环机壳,包括:合金电机外壳1、铝制电机内壳2、铝制中间层3、铝制散热翅4、竖直隔板5、端盖6、注液管7、管盖8、减压管9、减压阀门10、排液管11、管塞12、支撑脚13、圆弧型口14和蒸发室15,所述合金电机外壳1两端均设置有端盖6;所述合金电机外壳1侧壁上设置有铝制散热翅4,合金电机外壳1下端设置有支撑脚13,合金电机外壳1内部设置有铝制电机内壳2,合金电机外壳1与铝制电机内壳2之间设置有铝制中间层3,所述合金电机外壳1、铝制电机内壳2和铝制中间层3同轴设置;所述铝制中间层3包括左隔层3-1和右隔层3-2,所述左隔层3-1和右隔层3-2上端均通过竖直隔板5与合金电机外壳1圆形侧壁相连,左隔层3-1下端与右隔层3-2下端存在有圆弧型口14,两个竖直隔板5之间形成了蒸发室15;所述合金电机外壳1上端设置有注液管7,注液管7上端设置有管盖8,冷却液从注液管7进入,合金电机外壳1上设置有减压管9,减压管9上端设置有减压阀门10,并且减压管9位于注液管7的左侧;所述合金电机外壳1下端设置有排液管11,排液管11上安装有管塞12,如此设置合金电机外壳1、铝制电机内壳2和铝制中间层3同轴放置,与两端金属材料连接构成高温腔,将液体从注液管7注入机壳内,通过注液管7观察液位高度,使液面刚好接触竖直隔板5,然后拧紧管盖8,铝制中间层3将液体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液体受热后,在蒸发室15内迅速蒸发成为气体,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电机外壳1的内壁及中空的散热翅4放热,液化成液体,并沿着内壁流到外层;外层液体会通过铝制中间层3最下面的圆弧型切口14流入内层补充内层液体,实现液体的自循环。液体散出的热量最终由合金电机外壳1和散热翅4散出。当机壳内压力过大时,减压阀门10会被打开,防止机壳受压变形。铝制中间层3表面涂有绝缘和隔热物质,有助于加快液体的蒸发速率。电机外壳1的下端有排液管11,管口有管塞12。机壳前后各有一个端盖6,此端盖与机壳构成非高温腔。机壳的两侧有支撑脚13,支撑电机。电机内壳2与中间层3之间的轴向间距与电机外壳1和中间层3之间的轴向间距相等,所述中间层3最下端的圆弧型切口14,连通内外机壳,使中间层3两侧液体保持相同高度,所述检压管9检测机壳内的压强,当机壳内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打开检压阀门10,有效的防止了机壳的形变。

实施例二:所述铝制散热翅4是空心结构,如此设置不仅节约了使用材料,而且增大了机壳的散热面积,减少了液体的冷却时间。

实施例三:所述冷却液为硅酸盐型冷却液,如此设置硅酸盐是铝的特效缓蚀剂,对冷却系统中的多种金属都具有保护作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材质发生了显著变化,冷却系统广泛使用铸铝合金材料,增强冷却液对铸铝合金的保护作用尤其重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速永磁电机液冷自循环机壳,包括:合金电机外壳、铝制电机内壳、铝制中间层和蒸发室,合金电机外壳两端均设置有端盖,合金电机外壳侧壁上设置有铝制散热翅,合金电机外壳下端设置有支撑脚,合金电机外壳内部设置有铝制电机内壳,合金电机外壳与铝制电机内壳之间设置有铝制中间层,合金电机外壳、铝制电机内壳和铝制中间层同轴设置,合金电机外壳下端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管塞。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高温环境中的传统液冷高速永磁电机机壳材料成本高,散热效果差,使用寿命短,性能差,需要外接水源造成的能源浪费和拆装电机机壳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戈宝军;刘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1.09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