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水电用电力箱防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1580发布日期:2020-01-03 10:2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水电用电力箱防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水电用电力箱防潮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需要用到电力箱,电力箱因为靠近水源,且水源附近的水汽较重,造成环境空气潮湿,潮湿的空气进入电力箱的内部极易造成电力箱内部元器件的损坏,影响电力箱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水电用电力箱防潮装置,该水利水电用电力箱防潮装置,对水利水电用电力箱进行防潮,防止潮湿的空气进入电力箱的内部造成电力箱内部元器件的损坏。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利水电用电力箱防潮装置,包括箱体、防护壳、热气传输机构、第二散热窗,所述箱体顶部的中部与防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热气传输机构包括导热管、第一齿轮盘、第二齿轮盘、旋转电机、第一散热窗、加热管、加热器、连接管、空心扇叶、排气孔和出气管。

所述导热管的顶部依次贯穿箱体顶部的中部和防护壳底部的中部并通过轴承与箱体和防护壳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盘固定连接在导热管位于防护壳内腔一端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齿轮盘的侧面与第二齿轮盘的侧面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盘底部的中部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管的顶部通过密封轴承与加热管的一端活动连通,所述加热管远离导热管的一端与加热器固定连通,所述导热管位于箱体内腔的一端与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侧面与空心扇叶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底部与出气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空心扇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空心扇叶等角度分布在连接管的外表面,且空心扇叶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第一散热窗开设在防护壳的侧面,所述第二散热窗开设在箱体侧面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顶部与弧形挡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挡雨板顶部的形状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的底部卡接在第一卡座的顶部,所述第一卡座的底部与防护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的底部卡接在第二卡座的顶部,所述第二卡座的底部与防护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长方形。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第二散热窗的上方。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水电用电力箱防潮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水利水电用电力箱防潮装置,通过加热器经导热管将热气输入到箱体的内部,对潮湿的空气进行烘干,并增加电力箱内部的气压防止潮湿的空气经第二散热窗进入箱体的内部,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第二齿轮盘转动使第一齿轮盘带动导热管转动,使连接管带动空心扇叶转动,对经出气管和排气孔导出的热气进行吹拂,增加了热气流动的速度,使热气向箱体内腔的底部流动,增加了对潮湿的空气烘干的效果。

(2)、该水利水电用电力箱防潮装置,通过第一散热窗方便了对防护壳内部进行散热,并方便了加热器的进气,通过防护壳防止雨水造成旋转电机和加热器的损坏。通过弧形挡雨板方便了对落向防护壳的雨水进行阻挡,并防止雨水经第一散热窗进入防护壳的内部,通过导流板方便了对箱体侧壁上的雨水进行导流,防止经第二散热窗进入箱体的内部,通过支撑架增加了箱体的高度,防止下雨时地面水平面过高进入箱体的内部,对箱体内部电器元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空心扇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支撑架、3防护壳、4弧形挡雨板、5热气传输机构、501导热管、502第一齿轮盘、503第二齿轮盘、504旋转电机、505第一卡座、506第一散热窗、507加热管、508加热器、509第二卡座、510连接管、511空心扇叶、512排气孔、513出气管、6导流板、7第二散热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水电用电力箱防潮装置,包括箱体1、防护壳3、热气传输机构5、第二散热窗7,箱体1底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形状为长方形,通过支撑架2增加了箱体1的高度,防止下雨时地面水平面过高进入箱体1的内部,对箱体1内部电器元件的损坏,箱体1顶部的中部与防护壳3的底部固定连接,防护壳3的顶部与弧形挡雨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弧形挡雨板4顶部的形状为弧形,通过防护壳3防止雨水造成旋转电机504和加热器508的损坏。通过弧形挡雨板4方便了对落向防护壳3的雨水进行阻挡,并防止雨水经第一散热窗506进入防护壳3的内部,热气传输机构5包括导热管501、第一齿轮盘502、第二齿轮盘503、旋转电机504、第一散热窗506、加热管507、加热器508、连接管510、空心扇叶511、排气孔512和出气管513。

导热管501的顶部依次贯穿箱体1顶部的中部和防护壳3底部的中部并通过轴承与箱体1和防护壳3活动连接,第一齿轮盘502固定连接在导热管501位于防护壳3内腔一端的外表面,第一齿轮盘502的侧面与第二齿轮盘503的侧面啮合,第二齿轮盘503底部的中部与旋转电机50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旋转电机504的底部卡接在第一卡座505的顶部,第一卡座505的底部与防护壳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导热管501的顶部通过密封轴承与加热管507的一端活动连通,加热管507远离导热管501的一端与加热器508固定连通,加热器508的底部卡接在第二卡座509的顶部,第二卡座509的底部与防护壳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导热管501位于箱体1内腔的一端与连接管510的顶部固定连通,连接管510的侧面与空心扇叶511固定连通,连接管510的底部与出气管513的顶部固定连通,空心扇叶5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空心扇叶511等角度分布在连接管510的外表面,且空心扇叶511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孔512,第一散热窗506开设在防护壳3的侧面,通过第一散热窗506方便了对防护壳3内部进行散热,并方便了加热器508的进气,第二散热窗7开设在箱体1侧面的底部,箱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板6,导流板6位于第二散热窗7的上方,通过导流板6方便了对箱体1侧壁上的雨水进行导流,防止经第二散热窗7进入箱体1的内部。

通过加热器508经导热管501将热气输入到箱体1的内部,对潮湿的空气进行烘干,因为导热管501内部导入箱体1的空气增加了箱体1内部空气的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箱体1内部的气压,防止潮湿的空气经第二散热窗7进入箱体1的内部,通过旋转电机504带动第二齿轮盘503转动使第一齿轮盘502带动导热管501转动,使连接管510带动空心扇叶511转动,对经出气管513和排气孔512导出的热气进行吹拂,增加了热气流动的速度,使热气向箱体1内腔的底部流动,增加了对潮湿的空气烘干的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利水电用电力箱防潮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