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微型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428发布日期:2019-08-16 22:11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防振微型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振微型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微型直流电机包括壳体、转子和若干块磁石,转子和磁石均位于壳体内,转子可转动安装在壳体内,磁石固定在壳体内;在直流电机装配完成之后,采用外部充磁设备对磁石进行充磁,其中外部充磁设备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对磁石进行充磁的充磁线圈,每个线圈对应一块磁石,且各充磁线圈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但是,现有的直流电机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直流电机的磁石通过胶水等粘合在机体内,滴胶过程中易出现胶水滴多或者滴少的情况,而导致在完成磁石的安装后,磁石的位置出现偏移,亦或在使用时导致磁石的位置发生偏移,因此在与外部充磁设备的线圈对准时,偏移的磁石不能正对外部充磁线圈,而导致外部充磁线圈的磁场不能得到完全的利用,磁石充磁后的磁场较弱,进而导致直流电机的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振微型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壳体和盖设于所述壳体两端的盖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磁石,所述磁石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磁石之间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轴向中央位置,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盖体,所述壳体包括两半圆筒形的子壳,所述子壳的一侧的中部突出设置,形成插块,所述子壳的另一侧对应所述插块内凹设置,形成插槽,所述子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磁石的安装框,所述磁石的边缘与所述安装框相抵。

其中,磁石安装在子壳内壁处的安装框内,安装框的内侧壁与磁石的边缘相抵,可以有效避免磁石在电机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的现象,从而保证磁石能被外部充磁设备完全充磁,提高充磁效率。另外,在将磁石安装到安装框内时,可以在位于安装框内的子壳的内壁上涂覆一层胶水,用以进一步地将磁石固定在子壳内壁上;然后通过将一子壳上的插块自上而下的插入到另一子壳的插槽中,即可将子壳组装为壳体,该组合式的壳体结构保证了能方便地将磁石安装到安装框内。

优选的,所述插块呈圆弧状,所述插块与所述子壳同圆心设置。

圆弧状的插块在插入到圆弧状的插槽中后,插块仅能在插槽内上下移动,无法转动,增加了子壳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然后通过将盖体盖设在壳体的两端可以限制插块在插槽的上下移动,进而固定壳体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插块的上端和/或下端呈收缩状,形成插入部。

插块上的收缩状的上端和下端便于其插入到插槽中。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子壳内壁上的上挡块、下挡块、左挡块和右挡块,所述左挡块和所述右挡块位于所述安装框内的侧壁朝安装框外倾斜设置。

磁石左右两侧的边缘一半不与壳体的内壁垂直,因此左挡块和右挡块的内侧壁朝外倾斜设置,其内壁与子壳的内壁的夹角大于90°,可以保证磁石不规则的两侧边缘能顺利地被嵌入到安装框内,而磁石的上下端的缘一般与壳体内壁垂直,因此上挡板和下挡板的内侧壁与子壳的内壁垂直设置,即可保证磁石能顺利的嵌入安装到安装框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挡块、下挡块、左挡块和右挡块互不接触地设置。

互不接触的上挡块、下挡块、左挡块和右挡块在安装磁石时,可以使得磁石与子壳内壁之间的胶水能从上挡块、下挡块、左挡块和右挡块之间的间隙被挤出,进而保证磁石能平整地被粘合在子壳的内壁,进一步地保证磁石的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优选的,所述盖体对应所述壳体的边缘设置有环形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宽度与所述壳体的宽度一致,所述壳体的边缘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限位槽将壳体上下两端的边缘包裹在内,从而可以将盖体安装在壳体的两端,进而限制两个子壳的相对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对应所述外螺纹设置于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盖体通过其上的内螺纹安装在壳体的端部,进而封闭壳体以及限制两个子壳的相对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所述盖体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壳体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有第二螺纹孔。

通过设置一个贯穿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螺栓可以将盖体固定在壳体上,进而封闭壳体以及限制两个子壳的相对移动。

其中,本实用新型近针对电机本体的壳体与盖体的连接结构以及磁石与壳体的连接结构进行了改进,对于微型直流电机内的其他结构仍沿用现有技术的结构,因此本申请说明书未对其进行赘述。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的磁石安装在子壳内壁处的安装框内,安装框的内侧壁与磁石的边缘相抵,可以有效避免磁石在电机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的现象,从而保证磁石能被外部充磁设备完全充磁,提高充磁效率。另外,在将磁石安装到安装框内时,可以在位于安装框内的子壳的内壁上涂覆一层胶水,用以进一步地将磁石固定在子壳内壁上;然后通过将一子壳上的插块自上而下的插入到另一子壳的插槽中,即可将子壳组装为壳体,该组合式的壳体结构保证了能方便地将磁石安装到安装框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子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子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子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盖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盖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盖体的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

11-子壳,111-上挡块,112-下挡块,113-左挡块,114-右挡块,115-插块,1151-插入部,116-插槽,2-磁石,3-盖体,31-限位槽,311-内螺纹,312-第一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名词均以附图3为准。

如图1-7,一种防振微型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壳体和盖设于所述壳体两端的盖体3,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磁石2,所述磁石2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磁石2之间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轴向中央位置,且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盖体3,所述壳体包括两半圆筒形的子壳11,所述子壳11的一侧的中部突出设置,形成插块115,所述子壳11的另一侧对应所述插块115内凹设置,形成插槽116,所述子壳1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磁石2的安装框,所述磁石2的边缘与所述安装框相抵。

其中,磁石2安装在子壳11内壁处的安装框内,安装框的内侧壁与磁石2的边缘相抵,可以有效避免磁石2在电机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的现象,从而保证磁石2能被外部充磁设备完全充磁,提高充磁效率。另外,在将磁石2安装到安装框内时,可以在位于安装框内的子壳11的内壁上涂覆一层胶水,用以进一步地将磁石2固定在子壳11内壁上;然后通过将一子壳11上的插块115自上而下的插入到另一子壳11的插槽116中,即可将子壳11组装为壳体,该组合式的壳体结构保证了能方便地将磁石2安装到安装框内。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插块115呈圆弧状,所述插块115与所述子壳11同圆心设置。

圆弧状的插块115在插入到圆弧状的插槽116中后,插块115仅能在插槽116内上下移动,无法转动,增加了子壳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然后通过将盖体3盖设在壳体的两端可以限制插块115在插槽116的上下移动,进而固定壳体的结构。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插块115的上端和/或下端呈收缩状,形成插入部1151。

插块115上的收缩状的上端和下端便于其插入到插槽116中。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安装框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子壳11内壁上的上挡块111、下挡块112、左挡块113和右挡块114,所述左挡块113和所述右挡块114位于所述安装框内的侧壁朝安装框外倾斜设置。

磁石2左右两侧的边缘一半不与壳体的内壁垂直,因此左挡块113和右挡块114的内侧壁朝外倾斜设置,其内壁与子壳11的内壁的夹角大于90°,可以保证磁石2不规则的两侧边缘能顺利地被嵌入到安装框内,而磁石2的上下端的缘一般与壳体内壁垂直,因此上挡板和下挡板的内侧壁与子壳11的内壁垂直设置,即可保证磁石2能顺利的嵌入安装到安装框内。

其中一种实施例的,所述上挡块111、下挡块112、左挡块113和右挡块114互不接触地设置。

互不接触的上挡块111、下挡块112、左挡块113和右挡块114在安装磁石2时,可以使得磁石2与子壳11内壁之间的胶水能从上挡块111、下挡块112、左挡块113和右挡块114之间的间隙被挤出,进而保证磁石2能平整地被粘合在子壳11的内壁,进一步地保证磁石2的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其中一种实施例的,所述盖体3对应所述壳体的边缘设置有环形限位槽31,所述限位槽31的宽度与所述壳体的宽度一致,所述壳体的边缘插设于所述限位槽31内。

限位槽31将壳体上下两端的边缘包裹在内,从而可以将盖体3安装在壳体的两端,进而限制两个子壳11的相对移动。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槽31的内侧壁对应所述外螺纹设置于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311。

盖体3通过其上的内螺纹311安装在壳体的端部,进而封闭壳体以及限制两个子壳11的相对移动。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限位槽31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所述盖体3的第一螺纹孔312,所述壳体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312设置有第二螺纹孔。

通过设置一个贯穿第一螺纹孔312和第二螺纹孔的螺栓可以将盖体3固定在壳体上,进而封闭壳体以及限制两个子壳11的相对移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