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配电线路专用验电测距及清障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8400发布日期:2019-11-15 21:5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配电线路专用验电测距及清障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配电线路专用验电测距及清障工具。



背景技术:

对于城市高压配网来说,诸多因素影响其安全稳定运行。首先是线路下面亮化城市树木生长旺盛,其高度往往超过导线,树枝磨破绝缘层或短接裸线造成线路故障时有发生,宣传广告与横幅、风筝、高层建筑抛落异物于导线上,经常引发线路或设备故障。目前常用镰刀铲、鹰嘴剪、钢锯、修枝剪等工具来清除电线上的树枝、藤蔓、风筝线、塑料袋等异物,更常需要停电或采用带电作业车处理。停电处理势必会产生电量损失,而用带电作业车时可不用停电,但是车辆安排到现场比较耗费时间、人力和财力,同时树枝在清理的过程中其倒向不好控制,容易对输电电缆造成影响,并且目前在对电线进行清障工作时,还需要进行验电和测量线路与地面间的距离,这就致使需要工作人员携带各种工具来实现电线的清障、验电和测距功能,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因而设计一种集清障、验电和测距功能的低压配电线路专用验电测距及清障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低压配电线路维护需要携带诸多工具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线路专用验电测距及清障工具,通过在伸缩杆上设置刀具、反向挂钩和验电器,能够在对低压配电线路维护时完成测距、清障和验电的目的,进而能够减少工作人员携带的工具数量,有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压配电线路专用验电测距及清障工具,包括验电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验电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挂钩2,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相对设置有反向挂钩3和刀具7,支撑杆底端固定连接在二级伸缩杆4上;

所述二级伸缩杆4滑动连接在一级伸缩杆5内部,且其上设置有刻度表6。

所述反向挂钩3和刀具7均通过套筒套设固定在支撑杆上。

所述刀具7为弧形结构。

所述一级伸缩杆5的外部包裹设置有绝缘橡胶防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伸缩杆上设置刀具、反向挂钩和验电器,能够在对低压配电线路维护时完成测距、清障和验电的目的,进而能够减少工作人员携带的工具数量,有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背部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验电器本体1、挂钩2、反向挂钩3、二级伸缩杆4、一级伸缩杆5、刻度表6、刀具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低压配电线路专用验电测距及清障工具,包括验电器本体1,所述验电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挂钩2,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相对设置有反向挂钩3和刀具7,支撑杆底端固定连接在二级伸缩杆4上,验电器本体1顶部设置的挂钩能够有效的勾住低压配电线,从而能够能为便捷的对低压配电线路进行验电操作;

所述二级伸缩杆4滑动连接在一级伸缩杆5内部,且其上设置有刻度表6,刻度表6的存在能够用于带电测量线路弧垂和线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的帮助工作人员对低压配电线的高度进行记录,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后期检修维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初始刻度为一级伸缩杆5、支撑杆和验电器本体1的总和,在二级伸缩杆4向外拉出时就能够通过读取其上的刻度来进行测距工作。

所述反向挂钩3和刀具7均通过套筒套设固定在支撑杆上,反向挂钩3和刀具7具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套筒上,套筒通过紧定螺钉套设固定在支撑杆上,便于更换和存储,还能够有效的防止方向挂钩3和刀具7发生转动现象,保证了清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反向挂钩3的存在能够将卡在配电线路上的杂物进行勾取,勾取分为方便。

所述刀具7为弧形结构,刀具7能够有效的对缠绕在配电线路之间的风筝线等异物进行切割,弧形结构的合理利用则能够有效提高切割效率。

所述一级伸缩杆5的外部包裹设置有绝缘橡胶防护套,能够有效降低触电现象的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伸缩杆上设置刀具7、反向挂钩3和验电器本体1,能够在对低压配电线路维护时完成测距、清障和验电的目的,进而能够减少工作人员携带的工具数量,有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